周春葵
目前,新一輪的教改將重心放在以學生為本,強調培育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形成終身學習能力、自主發展能力以及溝通合作能力等,這就要求在學習中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使學生能夠產生濃厚的興趣。而初中語文課中有不少探究性的內容,難以在受限的課堂時間內教授,可以由學生在預習環節自主學習,并將產生的問題在課堂上反饋,使學生能夠把握學習的主動權。
一、初中語文預習環節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對語文預習的設計
教師在工作中更偏愛于采取掌控的形式安排學生預習,這反映出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預習目的方面仍然存在錯誤的認識,以為預習的目的是促進教學,而非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因而,教師在實踐中較少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具有差異性的預習內容和形式,這就造成了預習目的的不明確,僅僅簡單地告訴學生要預習新課而已。當前學生的課前預習也僅限于教材、參考書與學案方面,而實踐性、探索性的預習內容相當少見。在預習的形式和內容方面都不夠豐富,教師很少考量進行層次性或針對性的安排。這就造成預習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難以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學生進行的預習基本上都是單調重復的,缺少興趣,往往都是應付了事,這就造成預習難以產生預期的作用。長此以往,學生在預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受到挫傷。教師在安排預習工作時并沒有完全把預習與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就難以真正發揮學生在預習中的主體作用。
(二)教師缺少對預習的指導,且未形成有效的評價機制
有一部分教師精心設計了預習環節,而且形成學案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預習,但卻未能產生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缺少充分的指導。盡管老師對預習的要求與方面進行了明確,但未能就預習的方式方法對學生加以指導,也未與學生共同探討,師生之間缺少溝通,這樣就會造成教師不能掌握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障礙。]學生沒有科學的預習方法,預習效率就會降低。而且,目前各學校的教師對學生預習的檢查仍然是以傳統的檢查筆記或習題為主,對學生的評價僅僅根據預習結果的正確性標準加以評估,與學生考試所取得的成績相掛鉤。不少學生本來希望教師能夠在評價時能夠考量到自己的積極性,以及課堂互動的主動性,而不能唯分數論。但目前在教學中,教師普遍未能設置合理的評價機制,換言之,教師難以掌握學生預習的效果。由于缺少學生的反饋,教師難以形成科學有效的預習安排。
(三)學生對語文課預習的意識淡薄,不少人未養成預習的習慣
當前,在初中堅持進行預習的學生較少,僅有少數學生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與作用。因而,大部分學生未能養成預習的習慣。學生往往認為,預習只是教師安排的工作,不具有主動預習的意識,只有當老師明確提出要求時,他們才去完成。如果教師沒有布置,學生就不會主動去完成。
(四)學生和教師溝通不足,缺乏合作預習意識
目前,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往往只能通過檢查練習題、筆記與學案的形式對學生完成預習任務的狀況加以評價。而學生在完成預習任務時,基本上是單獨完成的,大多未經過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共同探討。[6]學生遇到問題,也往往依賴于在課堂上得到解決。在預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有困難或疑問,但教師和學生缺乏交流, 學生之間也缺乏合作。
二、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的優化策略
(一)明確預習目標
語文課預習的最終目的是有效提升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質。但對于不同類型的課程內容,預習的階段性目標存在差異。在新授課程的預習方面,目標應當放在新舊知識的聯系與新知識的掌握理解上,促使學生懂得分析和融會貫通。而對于復習課的預習,目標則應是促使學生掌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形成知識的脈絡。而對于習題講評課的預習,則側重于總結與反思,歸納不同的題型,使學生能夠了解自身的錯誤。
(二)掌握預習時間
語文課教師在安排預習時,應當保障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預習,不應讓學生完成過偏過難的任務,預習量也應合理,避免讓學生將過多的時間與精力耗費在預習上,事倍功半。因此,教師應當按照課程目標以及預習目標,充分掌握本班學生的能力,安排適量、適度的預習任務,同時培養學生進行時間管理的能力。在每次安排預習內容時,教師應當將預習應該所用的時間明確告知學生,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時間的能力。一開始,學生可能不懂得如何開展預習工作,隨著預習的常態化,他們可以逐漸培養起自身的預習習慣,也懂得自行安排合理的時間。
(三)預習內容應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
教師可以按照不同學生在理解能力和個體方面存在的差異,讓學生開展分層預習,并以不同的方式要求能力存在差異的學生。在安排預習任務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靈活調整預習完成量以及完成目標方面的要求。
(四)加強預習環節的師生交流
在預習過程中,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在情感方面所產生的變化,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學生一旦在預習中陷入困境,產生畏難情緒,教師應當認真對待,協助學生共同采取措施解決,通過真誠的幫助獲取學生的信任。對于語文課學習而言,若教師能夠在情感上接近學生,師生之間的信賴關系就可以逐漸形成,這就更能達到預習的目標和效果。
(五)加強預習的檢查和評價
教師安排預習工作后,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教師及時進行檢查,有助于向學生展示預習的重要性,促使學生以更加嚴謹認真的精神對待預習工作。對于認真進行預習的學生,教師的檢查是對其的認可;而對那些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檢查則是一種督促。而且,通過檢查,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進展來評估自己所布置的預習任務難度是否適中、工作量是否過度繁重,從而采取措施加以改進。
綜上所述,本文對當前初中語文課預習環節進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預習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通過研究,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教師要明確預習的目標,合理安排預習時間,豐富預習的內容,使之更有針對性。在具體指導學生預習時,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及時檢查預習狀況,并采取多樣化的形式對預習加以評價。希望通過此次的研究可以有效為一線教師和學生提供預習的優化策略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