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再玲
摘要:在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持續多年下降的形勢下,教育部出臺多個有關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建設方面的意見,但在實施學生體質提升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因此,結合實際問題,以家校合作,社會聯動,政府支持等后盾為實際行動保障,全面促進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綜合性方向。
關鍵詞: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問題背景;六大行動
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問題背景
(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
2020年CCTV2財經新聞播出,我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統計出來數據顯示,近半年全國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11.7%,小學生近視率增加15.2%。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0%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隱患。長期以來我國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體質監測和干預體系,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各種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已成為威脅我國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二)校園體育鍛煉存在的問題
1.體育課堂學生身體鍛煉質量問題
專職體育教師業務水平不高,體育教師缺額,非專業的體育教師擔任體育教學工作等問題嚴重影響體育教學質量。
2.大課間鍛煉內容欠缺科學規劃問題
2021年4月21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21]16號)要求“全面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但部分地區學校在設置大課間內容時欠缺科學的統籌與規劃,使得學生參與熱情不高、運動負荷不夠,達不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3.課間休息戶外活動少的問題
中小學生都是處于發育階段,長時間困在教室,既不利于視力的保護,長時間久坐不動更是影響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4.課后鍛煉活動不足問題
部分地區學校過于重視文化學科,甚至占用學生各種體育鍛煉時間,在這種管理制度下,學校體育給嚴重的邊緣化,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三)校外體育鍛煉存在的問題
1.體育家庭作業落實不到位問題
作業內容欠缺研究,忽略指導過程,沒有建立好有效的質量跟蹤機制,導致出現體育家庭作業流于形式,布置任務下去沒有指導好、沒有跟蹤好。
2.社區青少年體育活動少的問題
大部分社區體育活動以成年人居多,真正適合中小學生年齡段參加的活動相對比較少。
3.校外體育鍛煉場地器材制約問題
部分地區體育場地和器材的分配很難平衡化,更甚至有的把場地承包給一些以盈利為目的的體育俱樂部,消費性的鍛煉造成一定的影響。
(四)中小學生成長環境存在的問題
1.家校問題
在各級各類的考試制度及教育質量評價體制下,應試教育越演越烈。父母過分重視孩子的知識學習,惟考定終身,寧愿把所有的校外時間讓孩子困在各種培訓輔導和作業功課上,也不讓他們參加足夠的體育鍛煉,導致學生體質健康不斷下滑。
2.自身問題
學生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失調,青少年對健康美等認識的偏差,認為越瘦越美,盲目的節食減肥造成營養不良。
3.社會問題
人類文明進步給生活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自動化和便捷化,各種亞健康問題越來越明顯。電腦、手機、網絡游戲的普及導致青少年出現不良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各種視力問題,健康問題越來越普遍。
二、“六大行動”干預
(一)體育課提質行動
1.確保體育課由體育專業老師擔任;2.提高體育課堂的練習和運動密度;3.提高體育課堂的體能鍛煉實效。
(二)大課間改革行動
1.提高集體練習運動負荷
大課間要注意學生體育鍛煉的運動負荷問題。比如一些自編的武術操、韻律操、腰鼓操等等,在內容的設計中跑、跳、以及其他幅度大的動作要適當設計好,應當從接近中等運動負荷的目標去考慮。
2.增設打卡健康體能練習
有效利用學校每塊場地,設計豐富多樣的練習項目,每天在大課間里安排10分鐘的練習時間,讓學生有目的性、選擇性地打卡完成各種各樣的健康體能練習,保證每天大課間有足夠的運動量,進一步促進孩子們的身體健康發展。
(三)課間休息教室清空行動
課間休息10分鐘讓學生到教室外面活動或參加簡單的體育鍛煉。由值班老師引導和組織一些簡單的體育活動。如模仿老師做燕式平衡動作,跟著老師練習太極拳,和老師一起學習鬼步舞等等,愉悅一下身心,舒展一下筋骨。
(四)校外體育鍛煉平臺搭建行動
首先家庭體育作業小學階段的作業可側重于親子游戲活動,初中階段的作業可側重于體能或技能方面的挑戰完成,高中階段的作業可側重于實踐與探究性活動。其次是社區配合組織開展針對青少年的各類體育比賽,合理利用寒暑假、法定節假日、周末等時間開展趣味性、挑戰性、競技性等豐富多樣的體育比賽。最后是加強配套適合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場地和器材,政府教體部門、關工委、婦聯等職能部門科學規劃、均衡布置豐富多樣的冬夏令營公益體育培訓點,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學習和鍛煉,養成終生鍛煉習慣。
(五)中小學生營養飲食干預行動
結合學生成長規律,根據學生飲食習慣和膳食結構,科學制定學生餐營養指南。利用兒童營養監測分析系統等先進技術對學生的身高、體重及體成分進行監測。調查及評價他們的膳食情況、運動情況、營養情況,給出健康指導,有效預防和干預營養不良、超重和肥胖,助力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六)中小學生健康行為培養行動
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習慣,從小熱愛生活,追求健康,享受體育樂趣,塑造健康體格。健全其人格,和諧其身心,錘煉其意志,提高其適應能力,培養熱愛學習、積極向上、勇于挑戰的自我;主動體驗生活、適應社會、探索未來,努力塑造一個身體強壯、堅韌不拔,內心強大的自我。
三、結論與建議
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復興大業,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幸福,所以切莫等閑視之,全社會要積極行動起來,為全國 3 億多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共同努力。
但是,我們必須認清形勢,結合學生體育鍛煉存在的問題,找出不良因素,從學校體育課、大課間、課間休息時間、校外體育鍛煉時間、以及學生的營養飲食、健康行為等方面做文章。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與方法,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行動過程,全面促進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