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紅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類步入了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在人們各種信息活動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變得越來越密切、越來越信息化。同時,事關民族大計的教育也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教育教學模式已逐漸不能適應新的發(fā)展需求。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意見指出,我們要把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作為教育的第一目標,并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意見強調了課堂主陣地作用,同時強化了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應有地位,提出了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等“五育”發(fā)展目標。
根據(jù)現(xiàn)有情況,結合政策要求,我校制定了相關的教育教學規(guī)劃,并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改進。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除了自身的發(fā)展以外,更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結合學校的教育教學規(guī)劃,把對學生的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用“五育并舉”和“六個下功夫”的指導思想,將行動落實到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工作中,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力爭從教育方針、培養(yǎng)目標走向生動的教育教學實踐。現(xiàn)將“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在信息技術課中的落實案例分析如下:
一、政策為依托,努力樹榜樣
近年來國家一直倡導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并出臺了許多相關的政策與條令進行倡導。2019年6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2019年7月8號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印發(fā)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中提及為促進學生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核心信息素養(yǎng),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教育教學中要將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德、智、體、美、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
根據(jù)政策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我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以信息技術新課標為基準,確定了以自身和優(yōu)秀學生為榜樣,引領其他學生共同發(fā)展的培養(yǎng)思路,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1.堅持以身作則,做到課前認真?zhèn)湔n、課中認真授課、課后反思評課。
2.堅持以德服人,在教學中堅持用贊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用愛心和耐心鼓勵學生進步,用心呵護學生的成長,絕不辱罵和體罰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中堅持給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3.充分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學生中挑選“小老師”,讓學生干部充分負起責任來。
二、德育為先鋒,素養(yǎng)重終身
作為學生來說,究竟學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也就是需要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這不僅是國家發(fā)展所需要的,也是教育教學改革所需要的,我們有義務為國家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目前,我們國家從上到下都在為這這個目標所奮斗,不僅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yǎng),在高校招生方面也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學生的勞動實踐、藝術能力、體質健康等。作為教師來說,教育改革的根本之道就是落實立德樹人,就是要“五育并舉”“五育并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在信息技術課中,我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例如要求學生保護知識產權,不剽竊別人的作品;上課時不損壞設備,保持機房的整潔;使用網絡時,不發(fā)表和轉發(fā)危害國家安全和不實的信息;不在網上造謠誹謗他人;不故意制作和傳播計算機病毒等。同時,我也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問題處理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知識總結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在課堂上,我使用“情境引入”“任務驅動”“小組合作”“自我探究”“綜合實踐”“課后拓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讓學生建立“核心信息素養(yǎng)”。通過這種“自我探究式”學習,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課堂為主線,五育齊并進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任何學習都是以課堂為中心展開。我們要利用好課堂這個媒介,把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抓好抓牢。第一,開展“智育”教育。第二,開展“德育教育”。第三,開展“體育教育”。第四,開展“美育教育”。第五,開展“勞育教育”。通過活動,向學生宣傳要樹立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用一己之力服務社會、服務家庭、服務集體。
四、實踐為方法,學習促發(fā)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人的德行如何,不是靠嘴上說說了事,而是要在實際行動中檢驗。例如,在信息技術課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呢?我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制定了班級的上機條例:
1.上課時每名學生必須到課,有特殊情況的需向班長請假,班長每節(jié)課上課時清點人數(shù),做好記錄。
2.上課時,認真聽講,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不隨意下座位走動、討論。
3.上課時,愛惜設備,不隨意拉扯、損壞設備,有問題需向老師報告。
4.上課時,保持教室整潔,不在教室中吃東西,如有違背打掃教室一周。
5.每節(jié)課必須完成指定的教學任務,有問題的及時向小組長或老師提問。
……
通過這些條例的執(zhí)行,在上課過程中觀察學生情況,再做適當調整,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同時,通過抓典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一個全面的現(xiàn)身說法教育。此外,作為教師還要不斷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學習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學習五育相關的知識……只有自身提高了,才有能力保障對學生的教育。
信息社會飛速發(fā)展,網絡交流已成為一種流行,所以我們在學習的同時有必要多多研究網絡,多多利用網絡,讓自己有更多的學習途徑,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能,促進自身和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能從根本上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不斷成長為社會主義合格的發(fā)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