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優
有人說:“行為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的確,一個良好的習慣會讓你成就大業,一個差的習慣會讓你錯失良機。幼兒園是幼兒最早接受集體教育的地方,由此可見,好習慣必須從幼兒園抓起。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肩負著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重擔。
幼兒正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可塑性強,自控能力差,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內部素質的發展,以保證幼兒健康的身心,培養興趣、獲取經驗、啟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包括品德習慣、生活衛生習慣、學習習慣。
一、良好的品德習慣——幼兒做人的根本
品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幼兒期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強幼兒道德認知教育,并通過體驗生活、用美的事物感化幼兒來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操,并使良好的道德行為成為習慣。
良好的品德習慣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友愛同伴、愛集體守紀律、愛勞動、誠實勇敢。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利用晨間談話的形式,引導幼兒每天來園時要主動跟班級老師打招呼,說“早上好”并跟爸爸媽媽說再見。放學家長來接時,主動跟老師說:“再見”,培養幼兒從最基本的禮貌用語開始學習,從而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在平時的區域活動中,引導幼兒遇到困難時,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午睡時,有些女孩子穿著連衣裙,后面的拉鏈拉不下來,我會引導孩子,當老師忙不過來時,可以請旁邊的女孩子幫忙,班里有的小朋友生病請假好久沒來,我們可以打個電話去慰問一下病情,好點沒?什么時候能來幼兒園了,我們都想你了。
二、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指在幼兒生活方面所表現出比較穩定的心理品質和行為方式的良好的生活習慣。現代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游戲也是兒童生來喜歡的。兒童的生活可以說就是游戲。”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蘊藏著幼兒發展的需要和幼兒教育契機。而角色游戲更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游戲,它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游戲在幼兒園整個教育工作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的有力手段。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提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我利用角色游戲娃娃家來培養幼兒的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娃娃家”游戲內容大多是反映父母、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因此,我每天利用區域活動,用游戲的口吻來引導幼兒將觀察到的內容遷移到活動中,慢慢地,幼兒知道怎么樣做爸爸,媽媽,在家中該做些什么事了。我們把生活情節分為七類:盥洗,吃飯,上幼兒園,睡覺,打掃衛生,看病,外出游玩,根據主題活動及游戲情節的發展、分類對幼兒進行指導。如:“盥洗”這一情節,我們先提問:爸爸,媽媽在家里是怎么盥洗的,先怎樣?后怎樣?最后怎樣?老師在游戲的過程中及時的示范和引導,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學習生活自理能力為主,衛生教育、尊敬長輩、有禮貌等的教育都應該給孩子一種感受和示范,通過角色扮演和角色的榜樣示范作用,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就會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由此可見,幼兒時期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期。
三、良好的學習習慣——“好學生”的條件
幼兒的學習習慣是指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和鞏固,并轉化為需要的自動化行為方式。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勤于思考的習慣、好問的習慣、勇于探索、嘗試的習慣、動手操作的習慣、善于觀察的習慣等。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是經過從外部刺激支配轉化為幼兒內部需要、從簡單到復雜、從不穩定到穩定的過程。在幼兒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幼兒積極態度、健康人生觀的形成,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保證幼小銜接的順利進行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從興趣入手,引導幼兒樂于觀察,觀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幼兒期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們只有對某事某物產生濃厚興趣才會集中,即觀察往往受興趣支配。因此,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美國學者杜威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最好形式。捕捉孩子的興趣,引導觀察幼兒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我們觀察、傾聽就會發現。因此,我們要把握時機,正確引導幼兒去觀察,去發現。在日常活動中我們要懂得保護和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他們觀察興趣。
2.充分利用游戲活動的形式,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傾聽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傾聽能力在現實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大到聽報告、欣賞音樂等,小到一句話及每個字的聽和用等,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需傾聽。傾聽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孩子知識技能的接受和掌握。本學期,我將從幼兒特點出發,將聽力培養融于各項活動之中。所以我們必須以身作則,耐心聆聽幼兒的傾訴,平時,每當孩子向我們傾訴各種事情時,我們必須當名好聽眾,不要隨意打斷他們的話語,不能流露出不煩或敷衍的神情,鼓勵孩子盡可能詳細表達,并產生共鳴,明確自己的態度。使孩子樂意傾訴,樂于接受我們的建議和幫助。
3.樹立榜樣,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
幼兒時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最不喜歡說教。榜樣是具體形象的,正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所以它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幼兒的學習習慣是在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在活動中多表揚一些專心認真聽講、動手能力強、積極動腦、遵守規則的小朋友,使其他幼兒自覺模仿,形成習慣。
有位哲人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確實,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又使人終身受益。
幼兒園和家庭是影響幼兒的兩個最重要的環境,兩者就像一車兩輪,必須同方向同步調前進,才能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而且,良好的家園關系對于家長和教師自身的發展也有積極意義。所以,良好的行為除了在幼兒園老師的耐心培養下,同時也離不開孩子父母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