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孜羽



一、教學理論依據及教學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愛國主義教育應從情感教育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與各項活動之中。"每周一都會有升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但幼兒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在學唱兒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目的的去引導幼兒觀察,在學唱兒歌的同時,了解和認識國旗。
二、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表達愛國旗、愛祖國的感情。
2.了解和認識國旗,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思想。
三、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演唱。
四、教學難點
用多種表演形式表現音樂情感。
五、學情分析
歌曲短小,結構整齊,易于幼兒演唱。但是演唱中因為短小易學,容易大意而不求細致,導致個別的音準出現問題,致使演唱的不好聽。因此,引導幼兒將歌曲細節中易混淆、易唱錯的地方進行比較學習,有了準確的認知后,歌曲才會唱得更好聽,幼兒學習的熱情也會更加高漲。
六、教學用具
鋼琴、PPT
七、教學過程
(一)欣賞《國歌》
【階段目標:欣賞《國歌》、演唱《國歌》學習升國旗基本禮儀】
1.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視頻
提問:這首樂曲的名字是什么。
(1)介紹國歌
《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寫于1935年。原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此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為正式國歌。
(2)唱國歌
(3)學習升國旗的禮儀
提問:在什么場合下要唱或者是奏國歌嗎?
升國旗時要注意什么。
【階段目標:引導幼兒懂得升國旗時應肅立,敬隊禮或行注目禮,神情專注而莊重】
在奏國歌時,應起身肅立,目視前方。姿勢端正,神態嚴肅。
在奏國歌時,除按規定穿制服戴帽子者之外,其他人應脫帽,也不許佩戴太陽鏡。
唱國歌時,應吐字清晰,節奏適當,演唱準確。
(二)認識國旗
觀察國旗:
國旗是五星紅旗。
提問:國旗是由什么元素組成。
能說出國旗的顏色、形狀和圖案嗎?
·國旗上的五顆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
·五角星用黃色的為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
(三)學唱歌曲
【階段目標: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出示課題:我們的國旗非常美麗,今天我們要學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國旗國旗真美麗》。
2.節奏接龍:幼兒拍擊二分音符。
3.聽音樂拍擊節奏。
4.教師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5.歌詞教學:
(1) 教師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 幼兒跟隨琴輕聲高位演唱歌曲。
提問: “我愿變朵小紅云,飛上藍天親親你”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意思?
討論回答:表達了小朋友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6.指導幼兒用自然、圓潤、連貫的歌聲完整地演唱歌曲。
7.解決難點:
音準問題,出現在了一樂句和二樂句的銜接處。二個樂句的開頭處區別的不清楚。一個是“sol mi,sol mi”“mi do,mi do”。
(四)創編歌曲
【階段目標:通過不同的表演形式,表達音樂的情感。】
1.利用2拍子的強弱關系,強音拍手,弱音拍擊肩膀。
2.學習舞蹈動作。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小朋友們一定更加熱愛我們自己的祖國。今后,我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以后,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本文系青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市一般規劃課題
《幼兒園和社區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德育教育模式探討》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