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習近平總書記也明確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事關國家、民族的未來,其意義重大而深遠。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銜接、相互貫通、相互補充,從整體上提高教育成效”。因此我們需要跳出現有的教育框架,充分利用家庭及社區的重要資源,豐富德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優化德育教育的方法,全面提升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一、家庭在幼兒德育教育中的問題
現在,有近60%的孩子由隔代人看護。一些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對孩子十分寵愛,對下一代教育方法比較傳統、守舊。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隔代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為中心意識,形成任性、唯我獨尊、不合群、不懂禮貌等一些不好的性格和習慣。二是過分保護遏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的發展,導致孩子們產生依賴性,容易使孩子變得更加嬌氣。孩子一旦遇到困難和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時,往往沒有信心去解決問題,反而產生憤怒、不滿的情緒。三是祖輩深受傳統思想的束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影響孩子創新個性的形成。
二、家園合作的必要性
(一)家園合作是幼兒德育教育的需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家庭、社區是兒童發展中影響最大、最直接的微觀環境,作為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文化環境,它對幼兒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擬的。因此,兒童德育教育必須從兒童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所經歷的活動、承擔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際關系出發,幼兒園協調家庭、社區的力量,共同促進兒童的發展。
(二)幼兒園德育教育與家庭德育教育的優勢互補
幼兒園德育教育與家庭德育教育有各自的優勢,且都是對方所不能替代的。就幼兒園教育來說,它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掌握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的。幼兒家庭教育具有極強的封閉性、隨意性和片面性,這些不利因素將會制約幼兒的健康發展。許多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常常束手無策,這就是因為他們對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沒有從理論的角度科學地把握教育的原則、方法等。家庭教育對幼兒發展是重要的,但同時必須要得到幼兒園教育的指導與幫助,這樣才能使其盡力做到科學、合理。
(三)幼兒園和家長可以一起實施德育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能夠成為管理人員,對幼兒園工作的正常開展起到推動的作用,家長可以幫助提高幼兒園管理資源的質量,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疫情期間,通過“陪伴是最好的禮物系列活動”、“全能寶貝家中樂”、“好習慣養成打卡活動”等,家庭、幼兒園共同努力,為孩子創設溫暖、關愛、平等的家庭生活氛圍,攜手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
三、幼兒園與家庭合作的工作策略
(一)辦好家長學校,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
開辦家長學校,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需求對家長進行培訓、指導,引領家長關注幼兒教育,使家長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孩子、要求自己的孩子,合理地確定孩子發展的目標,掌握科學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經過家庭有意或無意的教育和影響,孩子在品質、習慣、興趣、愛好等許多方面得到顯著提高。比如在疫情期間進行家庭教育線上講座,專家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指導家長“關注幼兒品格的培養”、“幫助幼兒管理情緒”、 “尊重孩子的健康成長”等,強調了父母榜樣的力量,親子關系、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并指導家長如何去做,各年齡段家長收益非潛。
(二)定期召開園長述職、家長會,加強家園聯系
每學期初面向全園幼兒召開園長述職會議、班級家長會,把幼兒園辦園理念、德育培養、重點工作、取得成績、家長關心的問題等向全園家長做匯報,讓全體家長了解幼兒園、支持幼兒園教育,幼兒園和家庭心朝著一個方向。向家長傳達我園注重德育教育的理念,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贊同,全面提高孩子的知、情、意、行,提高孩子的素質,落實到平時的一言一行中。
(三)以“家長助教”“半日開放”為紐帶,推進家園合作
通過舉辦“家長助教”、“半日開放” ,讓家長及時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中,及時了解幼兒在園的思想情況、學習情況,同時回答家長提出的各類問題,密切幼兒園與家長的聯系。家長助教中做牙醫的媽媽利用牙齒模型教孩子們怎么刷牙,做交警的爸爸來園為孩子做交通安全教育,足球運動員來園帶孩子玩轉足球,軍人老爺爺給孩子講抗美援朝的故事等。讓家長們通過家長助教、半日開放活動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指導家長如何在家中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最終達到5+2>7,促進家園工作更好的開展。
(四)開展線上家訪、線上教育指導活動
疫情期間,幼兒園通過網絡平臺,與家長的溝通,與幼兒視頻互動,進行線上家訪工作,促進家園溝通。居家期間指導家長如何開展親子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指導繪本閱讀等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培養幼兒健康體魄。
(五)傳承優秀文化,讓“好家風、好家教” 融入幼兒園教育
幼兒園通過節令教學、一日活動,傳承優秀文化。例如,通過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春節等讓幼兒了解傳統習俗、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幼兒傳統美德,萌發幼兒愛國情懷。將《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融入到一日活動的早操、區域游戲中,展現家風家教禮儀和行為習慣養成的有效融合。
幼兒園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既滲透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也體現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要正確的教育引導,多方面、多途徑的引導,家園合作,使5+2>7,而不是<7,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使他們健康、茁壯成長。
注:本文系青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市一般規劃課題《幼兒園和社區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德育教育模式探討》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