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慧
一、教學理論依據及教學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愛國主義教育應從情感教育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與各項活動之中。"幼兒升入中班后,雖然參與升旗儀式活動的經驗增多,但是他們對國旗、國歌及升國旗、奏國歌時的基本禮儀的了解不夠深入,因此,本活動選擇幼兒所熟悉的內容,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多種方式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知10月1日是祖國的生日,理解國慶節的含義,了解國歌和國旗以及升國旗、奏國歌時的禮儀,萌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本次活動運用的教學策略是:
(一)通過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活動一開始,師幼跟隨音樂入場,引導幼兒通過欣賞音樂,激發活動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國歌和國旗。
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滿足幼兒興趣廣泛、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國歌和國旗,知道它們是祖國的標志。
(三)結構層層遞進,加深情感體驗。
通過問題引導,從幼兒知道10月1日是祖國的生日,到幼兒了解國歌、國旗以及國旗象征的意義,再到幼兒了解升國旗、奏國歌的禮儀以及各行各業的人為國爭光、做貢獻的事跡,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逐層建構新的經驗,幫助幼兒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二、活動目標
1.知道10月1日是祖國的生日,理解國慶節的含義。
2.進一步了解國歌和國旗,知道它們是祖國的標志和象征以及升國旗、奏國歌的基本禮儀。
3.萌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了解國歌和國旗,知道它們是祖國的標志和象征。
教學難點:了解各行各業的人為國爭光、做貢獻的事跡, ???萌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四、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參加過幼兒園的升旗儀式,幼兒初步認識國旗、知道國歌。
物質準備:1.音樂:《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義勇軍進行曲》。
2.視頻:天安門升旗視頻、各行各業的人為國爭光的視頻。
3.圖片:國旗、遵守升旗禮儀的圖片、不遵守升旗禮儀的圖片。
五、活動過程
(一)播放《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音樂,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提問:歌曲里唱的是誰的生日?祖國的生日是哪一天? 引導幼兒了解10月1日是國慶節,是祖國的生日。
(二)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國歌和國旗,知道它們是祖國的標志和象征。
1.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引導幼兒了解國歌。
提問:這首樂曲叫什么名字?
小結:這首樂曲叫做《義勇軍進行曲》,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人民高唱的戰歌,現在是我國的國歌。人們無論何時何地聽到這首歌,都會熱血沸騰,充滿希望,心中升起對祖國的崇高敬仰。
2.出示國旗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五星紅旗象征的意義。
提問:(1)國旗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上面有什么圖案?
小結:國旗是紅色的,是長方形的,上面有5顆星星。
(2)5顆星星在旗幟的什么地方?它們是怎樣排列的?代表什么意義?
小結:5顆星星在旗幟的左上方,4顆小星星環繞在大星星的右側,四顆小星星各有一個角正對著大星星,大星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星代表各族人民,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各族人民大團結,國旗又叫五星紅旗;《義勇軍進行曲》和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標志和象征。
(三)觀看升旗視頻,引導幼兒了解升國旗、奏國歌的禮儀,引導幼兒尊敬國歌、國旗,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1.提問:這是什么地方?解放軍叔叔在干什么?
2.鼓勵幼兒說說觀看升旗時心里的感受。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升國旗、奏國歌的禮儀。
提問:圖上中的做法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小朋友們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應該怎么做?
小結:升國旗、奏國歌時要自動站好,不能跑動、說笑、打鬧,態度要嚴肅認真,向國旗行注目禮,尊重國旗、國歌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四)播放各行各業的人為國家做貢獻的視頻,萌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提問:看了視頻后你是什么心情?
小結:各行各業的人為我們祖國的發展和強大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才讓我們大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引以為豪,小朋友們也要好好學習,多學知識和本領,長大了為國爭光!
(五)活動延伸:鼓勵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收集廢舊材料,帶回幼兒園與同伴一起裝扮活動室,迎接國慶節。
注明:本文系青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市一般規劃課題《幼兒園和社區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德語教育模式探討》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