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娟
摘要:為了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從中學生自身特點及體育課堂常見問題兩方面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常見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生特點?? 課堂存在問題??? 對策
一、中學生特點分析
中學生具有多面性。一是他們生活在網絡時代,頭腦靈活,見多識廣,同時也喜歡玩手機(俗稱低頭族),喜歡熬夜,晚上不睡覺,早上叫不起,三餐不規律,你說他就躁。二是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上進心,喜歡獨立思考,喜歡表現自我,進而形成了固執,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三是他們生活環境安逸,進而形成慵懶,隨遇而安的生活習慣。
二、課堂存在問題
(一)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自我約束弱能力較弱
1.體育課堂要求,學生必須在正式鈴響之前到達操場,體委需組織同學排好隊,要求快、靜、齊。實際教學中,上課鈴聲已響體委還在操場喊,部分同學依舊亂跑、打鬧、說話,隊伍亂哄哄的。??????????? ??2.教師授課時,學生低聲說話的;接老師話的;相互搞怪的;走神等狀況應接不暇,教師不得不先維持紀律然后再從新開始上課,這樣即影響課堂進程,又影響其他學生學習情緒。
(二)學生的身體素質跟不上運動需求
現在的初中學生雖營養好,但身體素質卻比以前學生差,部分學生在某些運動項目中要么力量與速度不達標,要么柔韌和靈敏不達標要么耐力素質不達標。究其原因:一是學生課業負擔,體育鍛煉時間少。二是學生對體育認知存在偏見,怕受傷、怕吃苦、怕受累,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三是家庭干預,面對升學壓力的家長們只注重的是孩子的主科成績,禁止或忽視孩子們的體育鍛煉。
(三)學生體育項目有待于擴展
初中學生遇到自己喜歡的或擅長體育項目,興趣濃厚,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反之,他們或避而不學、或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或與其他同學聊天等待下課,放棄了學習與鍛煉的機會。
(四)不按要求完成動作
在課堂教學中,有個別學生課堂中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務,學習中或比劃樣子;或是做一些不考慮后果,違背運動原則的動作,對身體造成傷害,達不到運動鍛煉的預期效果
(五)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一個動作的形成要經過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階段、自動化四個階段學生才會熟悉掌握動作,這需要反復的練習,然而反復的練習,難免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覺得運動太累太苦是煎熬,故而開始埋怨,小情緒就爆發,哭的、要求打折的、索性不做的、半道偷懶的情況時有發生。
三、對策
(一)加強學生自律性引導
自律,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是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用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通過對自律的解讀及閱讀一些名人自律的故事,依據自己實際制定近期小目標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思想上感悟,在行為上踐行,逐漸形成完整自律的體系。
(二)提升身體素質
每項體育運動都與相應的素質與之呼應,即使學生有萬分的熱情也敵不過身體素質跟不上的冰冷現實,因而在教學中,我們要適時的對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進行指導練習,因人而異制定鍛煉小計劃,長期堅持,定期檢查,及時調整。對于體質薄弱的學生教師要降低標準,要求尺度可以因人而異,逐步的,循序漸進的去完成動作,切記,不要讓運動成為學生的負擔。每項體育運動參與的肌肉群不同,因而鍛煉的部位也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參與學習各項體育運動,使身體各部位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的形態,靈活性、協調性,持續性都會有很大的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了,運動情緒就會得到激發,學生越來越喜歡鍛煉,教師上課也樂在其中。
(三)加強體育品質的培養
課堂中,教師可以因地制宜的開展一些拓展類的體育項目,或適時安排一些團體小比賽,或一些趣味活動,加強學生的體育品質培養或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體育明星成長的電影如《黑色閃電》《傳奇的誕生》等從感官上沖擊學生的視野,從心靈上震撼,從實際出發使學生對體育有更深入的體會理解,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與體育品質。
(四)放低身份,融入學生
初中學生自身特點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多一份耐心與寬容、多一份交流與溝通、多一份獨立與自主;課堂中與學生為友積極融入,一起學習探討動作,一起積極完善動作,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積極的解決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課堂實效性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