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學目標
(一)能了解獨體字的概念。通過觀察、分析獨體字的字型,歸納總結獨體字的書寫規律。對漢字中獨體結構樣式能進行準確的識別,并能進行正確、穩定、完整的書寫表達。
(二)能理解獨體字中筆畫組合的離散、連接、交叉、綜合關系,并且能利用這些組合特點進行獨體字的正確的臨寫與創作。
(三)使學生能夠體會漢字中獨體字結構造型的藝術美感,提高其審美素養,加深對書法藝術的理解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獨體字的不同結構特點及一般書寫要求。抓住書寫規律,正確地臨摹、書寫獨體字。理解結構在漢字空間、形態審美中的基本作用。
難點:理解獨體字筆畫的組合關系以及例字間架結構的分析和書寫方法。
三、教學準備
毛筆(兼毫、大楷)、墨汁、毛邊紙(米字格、無格)、硯臺、毛氈、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
筆畫是漢字最小的結構單位,以筆畫為部件構成的不可拆分的單個形體稱為獨體字。教師以筆畫為切入點,播放以筆畫組合的獨體字動畫視頻(或以PPT圖片呈現)、漢字演變圖示,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亦是對之前所學筆畫的鞏固。
課件呈現“六”“天”“人”“士”等字的圖片,讓學生依照自己的觀察和感覺在無格的毛邊紙上自由書寫這其中的兩個獨體字,并讓學生分享書寫過程中的體會。待教師講解示范后再依次在米字格和無格的毛邊紙上進行課堂練習。
(二)技法實踐
1、獨體字的筆畫組合關系
獨體字一般筆畫較少,根據筆畫的組合關系來區分,有離散關系,例如“八”“心”“六”等字;連接關系,例如“人”“上”“正”等字;交叉關系,例如“十”“丈”“夫”等字;綜合關系,例如“巾”“無”“士”等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這幾種筆畫組合關系進行細致的講解分析并做示范。在范字講解過程中,將獨體字的書寫規則“橫豎有序,豎密勻稱;主筆突出,重心平穩”等要點貫穿其中。
離散關系例字講解“六”:離散指的是筆畫之間有一定的間距,互不接觸。同學們注意觀察:范字“六”有哪些筆畫構成?每個筆畫在什么位置上?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還能想到其它有這樣特點的字嗎?
連接、交叉、綜合關系的例字“人”“夫”“士”,以同樣的教學模式進行,可略有不同。在教師講解獨體字的四種筆畫組合關系后,由學生進行范字的觀察與書寫練習。教師巡視并指導,同時強調正確的書寫的姿勢與習慣。
2、獨體字的整體感知
獨體字筆畫雖少,只有一個單個的形體,但在書寫過程中還是有較大難度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個整體,教學中應讓學生對獨體字有整體意識,把握獨體字的字型特點,借助獨體字的內部和外部形狀來掌握結構的重心平穩、疏密勻稱等書寫要點。
通過課件呈現、小組競賽、自由搶答等形式,讓學生對獨體字的字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有整體的把握,使學生對獨體字的結構造型有更深的理解,同時也提高學生的觀察和總結能力。指導學生在練習紙上為獨體字的造型定位,讓學生在書寫的同時感受漢字的結構美。
3、作業點評
教師將課前的書寫練習與課堂練習進行自評、他評,再引導學生以點帶面,觸類旁通,使學生能正確臨寫、創作適當字數的獨體字作品。最后,老師根據課堂內容,以練習獨體字為主,布置課后拓展作業。
(蘭亭書法藝術學院 楊碧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