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布局,長期主義,城市更新
摘要:從商業地產到物流基礎設施,從數據中心到城市更新,再到全方位布局住宅租賃,華平投資構建起了后地產時代私募股權投資的超級護城河,正在拼接出更大的地產投資版圖。
關鍵詞:前瞻布局;長期主義;城市更新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9138-(2021)10-0052-55 收稿日期:2021-07-28
日前,華平投資正式牽手錦和集團成立錦和資管,攜手打造京滬兩地最大的專注于城市更新、物業投資和管理運營的合資平臺。從商業地產到物流基礎設施,從數據中心到城市更新,華平投資正在拼接出更大的地產投資版圖。
1 下一個商機
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投資重在節奏。這是過去數年中形成的共識,已經消逝的房地產投資機會不會再次擁有,踩準節奏、提前布局,才能先人一步。
綢繆桑土,這是華平投資的擅長之處。
早在2008年,國內商業地產發展尚屬多元組合初期之時,華平地產投資的資產管理規模中已經有44%屬于商業地產,至2013年占比達到81%。亦是同年,華平地產投資結構得到進一步豐富,新經濟地產(包括物流基礎設施、產業園區、城市更新與數據中心等)占比達到10%,2020年這一比例則達到了70%。
如今,疫情讓行業重新審視物流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等資產的機遇,投資者絡繹不絕。而華平投資長期加碼,早在10年前就開始把握機遇。
截至目前,華平投資已累計對亞太區近40家地產領域企業投資超過60億美元。其中在以物流基礎設施、科技和生物醫藥園區、數據中心、智慧停車為代表的“新經濟基礎設施”領域,華平投資謀篇布局,目前上述類別投資約占整個地產投資組合規模的2/3。
進入后地產開發階段,快周轉、沖規模已經不奏效,存量運營、資產盤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Wind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城市核心區位土地供給持續下降。僅以上海為例,2014-2019年新增土地供給5年復合增長率為-4.5%。2014-2020年土地總供給中,非核心區占比97%,中央商務區僅為3%。
土地和區位的稀缺,使得核心地段的物業盤活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和價值。當然,來自政策的支持,也讓這艘巨輪可以順風而行。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要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
這是首次將城市更新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緊隨步伐,不少城市跟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7個省市積極跟進、完善城市更新相關政策和法規。
基于確定性宏觀趨勢進行長期規劃,這是華平地產投資的不變策略。在近日舉行的錦和資管成立儀式上,華平投資合伙人張其奇認為,下一個商機在城市更新領域,而關鍵點在于合作伙伴。
顯而易見,錦和集團是華平投資眼里的契合對象。
1995年,錦和集團創立,起步之初主要涉及房地產經紀代理銷售及策劃業務。截至目前,錦和集團已經成長為集合資產管理、商用物業運營與管理、地產開發、酒店開發與管理四大板塊業務的綜合性企業。
基于城市更新和資產管理,華平投資與錦和集團成立錦和資管,專注于城市更新、物業投資和管理運營。目前錦和資管在上海和北京核心區位擁有19個自持物業,資產管理規模達150億元。
錦和集團董事長郁敏珺透露,目前錦和資管已經鎖定了幾個項目,在手項目完成后資產管理規模將達到300億元,預期3年內將達到500億元。
2 獨木不成林
“打造京滬兩地最大的資管平臺”是雙方的愿景。圍繞該平臺華平投資闡述了更清晰的城市更新發展邏輯。
對于過去一段時間城市更新政策的利好意味著資管元年的開始。由棚戶區改造到老舊小區改造,再到“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央層面吹響了推動城市更新的號角。
目前,國內資管產業鏈還缺乏可以相伴成長、共擔風險的長期資金。很少有投資人能夠像華平投資一樣,提供10年以上年限的資金。一直以來,華平投資堅持做“企業家成長伙伴”,采用合作的策略投資房地產行業。
如今在城市更新領域,亦是如此。這一策略給被投資企業帶來更大的支持,同時也讓華平投資能夠超越資產的基礎價值而創造可觀的企業價值。
未來在錦和資管平臺上,華平投資將繼續發揮境內外融資和資本運作所長,錦和集團則輸出項目獲取、創意改造與運營優勢,圍繞高端服務式公寓、社區商業(含辦公物業下的配套商業)、辦公為主的文創/科創園區資產進行深度挖掘。
獨木不成林,資產管理是實業發展,更是創造價值。華平投資和錦和希望業界可以看到資管的價值,真正理解資管,從而促進產業鏈上的企業各司其職、協同配合。
除了延續過往以股權投資的角色參與城市更新外,華平投資還從投資人角度,透露了城市更新的另一層投資邏輯,即通過收購端、運營端與資本端的優化創造價值。
在城市更新收購端方面,華平投資分享了其對于城市選擇的洞察。
錦和資管立足于京滬兩地,一方面是因為這兩個城市屬于中國的超一線城市,存在很大的發展機遇。除此之外,上海、北京兩個城市的核心物業能夠抗跌。
基于稀缺性和流動性,北京和上海會成為錦和資管未來5年的重點。在京滬之后,公司也許會將業務進一步拓展至廣州、深圳。“我們做的業務不需要通過城市化的連鎖發展去擴張,這和地產開發不太一樣。”
截至目前,華平投資在中國城市更新領域布局的物業總計超過200萬平方米,改造資產規模近400億元。
針對REITs發行給資產管理行業帶來的發展思路,分析指出:“REITs肯定是資本化途徑之一,但不一定是唯一的退出途徑。”
除了REITs外,核心基金現在也非常火,保險公司就很青睞核心位置的物業,因此核心基金也是一個投資方向。
3 住房租賃的公式
與城市更新一樣,長租公寓也同屬于華平地產投資的關鍵賽道。
正如10年前的物流基礎設施與5年前的數據中心一樣,如今城市更新與住房租賃正處在發展的關鍵轉折點。
過去兩三年長租公寓行業才剛剛開始,還有非常長的發展周期。美國前30大上市REITs中有8家是公寓類,相比之下,國內的長租公寓尚處于萌芽階段。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獨居時代報告》指出,預計2030年中國獨居人口數量將達到1.5~2億人,獨居率將超過30%,其中20~39歲獨居青年將增加至4000~7000萬人,比2010年增加約1~2倍。
獨居人口數量的攀升以及年齡結構的變化,使得租住需求呈現出“聚集化、社交化、多元化”的特征。這也就意味著,新的獨居時代需要推陳出新,打造層次更豐富的品質化獨居社區,覆蓋不同收入、不同年齡段的獨居群體。
此次華平投資看中的,則是高端服務式公寓的前景。
錦和資管專注的高端服務式公寓領域,對服務、產品、地段的要求很高,不過溢價也會很高。
截至目前,錦和資管旗下擁有Base佰舍和Tulu途樓兩個高端服務式公寓品牌,其中Base佰舍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核心地段擁有近20家門店。
在錦和資管之前,華平投資還領投了自如和魔方公寓。近年,兩者的發展也都非常迅速。目前,自如成長為國內分散式長租公寓的領導者,而后者則在集中式白領公寓上獲得不俗的成績,過去半年內完成了多項并購。
從商業地產到物流基礎設施,從數據中心到城市更新,再到全方位布局住宅租賃,華平投資構建起了后地產時代私募股權投資的超級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