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京華
摘要:為深入推進我區學校辦學機制改革,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開創學校共同體發展模式,把全區相關中小學校劃分為三個學校共同體,從制度建設、人才交流、教研教改、師資培訓、德育活動、教學活動等方面進行共同體內合作行動,促進共同體內各學校共同發展,有效激發了各學校辦學活力,更好地促進我區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關鍵詞:學校共同體;優質均衡;辦學活力
【案例背景】
婁星區是湖南省婁底市行政所在地,下轄6個鄉(鎮)和5個辦事處,總面積630平方米,常住人口75.3萬,現有中小學校100所,其中完全中學三所,即婁底二中、婁底三中、婁底四中。為進一步激發中小學校辦學活力,婁星區教育局在2018年決定以三所完全中學為核心建立三個學校共同體,把全區13所農村中學、4所民辦中學和4所城區初中學校分別劃歸不同的共同體,發揮優質學校傳、幫、帶作用。實現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來,各共同體在統籌學校間干部配備,推動優秀教師交流,完善聯合教研教學制度,提升薄弱學校管理水平,較好地實現了激發全區各學校辦學活力的目標。
【案例描述】
三個共同體成立以來,在教育局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創新性地開展學校共同體建設各項工作,主要措施和發展成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造性地開展制度建設。婁星區教育局面向全區制定了《學校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并以此為指導,三個共同體分別由核心學校二中、三中、四中制定了各自的《共同體章程》、《教師支教方案》等規范性文件,使共同體建設有章可依,有規可循。
如《婁底二中共同體章程》制定了理事會成立辦法,以二中和各成員單位的校長、書記組成理事會。《婁底三中共同體章程》第六條規定,成員單位享有下列五項權利:(一)享有參與共同體重大問題的討論、研究、決策和參加共同體組織的各項活動的權力;(二)可使用共同體成員單位提供的教育教學基地;(三)可共享教育教學科研考試信息,努力做到資料統一、進度統一、考試統一、分析統一、考核統一;(四)享有利用共同體資源進行教師培訓、學生特長訓練的權利;(五)共同體內教師子女同享在婁底三中高中就讀的優先選擇權。相應地,第七條規定了成員單位應承擔的共同宣傳、共同維護和提升共同體整體形象等五項義務。
二、促進共同體內部人才交流成長。各共同體制定教師交流方案,二中、三中、四中每年選派優秀行政干部和優秀教師去成員學校支教,提高薄弱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師素質。同時,各成員學校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中青年教師到二中、三中、四中任教,開闊視野,提升業務水平。通過交流,打破城鄉壁壘,有效促進教師素質整體提升。
三、共同進行教研教改和教師培訓。各共同體每學期統一安排班主任培訓、中考研討等活動,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三中制定《班主任培訓研討實施方案》,每年舉辦婁底三中教學共同體班主任工作培訓研討班。采取學校推薦和個人申請相結合的方式,對各共同體學校在職班主任和青年骨干教師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專家講座、專題探討和主題班會示范課等。2021年4月20日遴選彭麗、范彬寧、李艷波、伍銀清、曾向峰、劉玉芝、周青等7名優秀班主任上主題班會示范課,以“學黨史,立報國志”為主題,圍繞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這一重要歷史大事設計課堂,使學生心靈倍受震撼,使老師學到主題班會課的授課藝術熏陶。
四中實施中考備考研討會制度,研討內容為:1、各科中考復習指導示范課;2、研討交流學校備考管理的組織,教師交流復習策略與措施;3、學困生、偏科生、潛能生、薄弱學科管理的有效辦法。
加強名師工作室的輻射作用。婁底三中彭英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搬遷到萬寶芙蓉學校,同時全面吸收其他成員學校的初中語文教師加盟名師工作室,帶領共同體所有學校的語文教研活動邁上新臺階。婁底四中謝平英心理健康名師工作室定期去百畝、石井、水洞底、新禾等農村學校開展送教送培、心理輔導等活動,引領共同體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發展。
四、共同開展學生德育活動。為增進共同體的凝聚力,樹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各共同體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策劃、組織了各種大型的德育活動,使共同體內師生增進友誼,取長補短,培養開拓創新精神和集體英雄主義精神,圓滿實現相關德育工作目標。
婁底四中每年組織共同體師生“清明祭英烈”主題教育活動。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婁底四中組織共同體所有學校開展“學百年黨史、做時代新人”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國近代奮斗史和黨的光輝歷程。加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清明節來臨之際,組織高二部分學生及水洞底中學、新禾中學師生約400人,去婁底烈士陵園開展以“憶先烈賡續紅色血脈?學黨史爭做薪火傳人”主題活動。
婁底二中于今年3月14日組織了大型的共同體學生德育活動,作為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活動主題是“挑戰自我,決戰中考,放飛夢想”。活動當天,共同體全體初三學生近2400人首先在二中集合,然后在老師的帶領下從二中出發進行四十華里遠足。隊伍來到遠足中點杉山中學以后,在杉山中學集合進行中考百日誓師大會。誓師大會結束后,學生走過“成功門”,繼續步行返回二中。此次活動,使學生弘揚長征精神,磨練意志品質,頑強拼搏,決勝中考,同時親近自然,放飛心靈,陶冶情操,熱愛生活,展示二中共同體學生良好風貌,樹立二中共同體良好形象。
五、共同組織教學活動。共同體根據各自章程開展教研教學活動的合作,統一進行學籍管理,統一制定教學質量考核獎勵方案,統一組織競賽和文化素質檢測,從而實現資源最優整合,促進共同發展。如婁底二中共同體每年組織九年級“語、數、英、物”四科素養大賽,促使學生適應新中考和新高考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又如婁底三中組織共同體各中學統一開展“學黨史唱紅歌報效祖國,迎中考抒壯志放飛夢想”系列活動。活動包括中考誓師、遠足、唱紅歌、征文、生、地學科知識競賽等形式,活動結束后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展示。
【案例反思】
婁星區開創的共同體模式是學校辦學機制改革的成功案例。它有力地激發了學校的內生動力,有力地發揮了優質學校的傳、幫、帶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婁星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整體提高學校辦學質量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三年的發展經歷表明,婁星區的共同體發展模式也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具體表現為:1.政策支持和指導的力度有待加強,保障共同體建設自主權尚須進一步擴大,健全共同體管理機制尚須更多的政策設計與支持。2.共同體內合作有待繼續引向深入,有待開發更多長期深入、持續發展的合作模式,不斷促進內部的有機融合。3.還須正確處理共同體的共性與各學校個性的關系,既要加強共同體內部的合作,也要發揮各成員學校辦學特色的優勢,實現共同體內各學校多樣化、多元化與內涵發展,從而實現全區城鄉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