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微 趙宇南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之際,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悄然發生了改變。與隨著病毒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人們的生活將逐步轉入“后疫情時期”。隨2018年《遼寧省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規定》的頒布實施,推動了我省無障礙環境建設。但一些無障礙設施仍存在設計不規范、設置不合理之處。由于殘障人士的生理心理的特殊性,與遼寧本土社會氣質文化的分離與矛盾,導致殘障人士更難滿足其理想的社會生活與交往需求。具統計截止2020年,遼寧省共有殘疾人224.2萬人,占總人口的5.31%,全省城鄉持證殘疾人就業人數約為25萬人,約占殘疾人口11.15%。為響應《無障礙環境建設“十三五”實施方案》,為在疫情余波下,為殘疾人打造更便利更個體化的社區空間服務,更嚴謹科學的互助式防疫辦法,營造人際交往溫馨和諧的生活社會空間。我組人員提出“后疫情時期殘障人士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的設計研究”方案,旨在通過對社區互動方式的模型化研究減輕殘障人士生活壓力,節約個體財產與社會資源,使殘障人士及其監護人在后疫情時代的生活方式更便利快捷,生活體驗更廣泛豐富,生活情緒更為積極滿足。
一、探究殘障人士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
(一)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定義
人們在滿足物質基礎上所建立的精神追求,勢必是遵循自己內心所愿的,對于城市的隔離感以及傳統單一的居住方式產生了排斥心理,人們開始普遍的去追求更好的居住方式.在20世紀的60年代,”合作居住”就已經在歐洲的丹麥出現.”合作居住”是一種不同于我國現今大多數社區模式的一種新型的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居住模式.”合作居住”因有效的配置了社會資源緩解了環境問題。
(二)我國殘障人士現狀
從殘疾人聯合會等組織公開信息與集中文獻以及小組成員的實地走訪來總結記錄,前期調研具有可信性。十三五對于無障礙設施的規劃意味著我國在殘障人士福利保障事業上進入了新階段,通過鼓勵有能力的殘疾人完成教育、提供教育、對于輔助基金的保障,確保脫困工作不落下每一位同胞。但是現有的政策法規主要聚焦于殘疾人的經濟-實際物質需要,少有從社會生活角度出發,以更富靈活性、特色性、自主性的方式為殘障人士恢復其社會功能需求的相關解決辦法。因此我團隊對殘障人士合作居住性社區的設計研究是首創性的,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創新性要求。
二、殘障人士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的設計分析
(一)功能區間分析
從整體上來看,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的每個房間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區間。每個功能區間都將有不同的作用。整體上來看,可以把功能區間分為接待會見區、辦公會議區、商業區、健身區、醫療區、住宿區、娛樂區。從衣食住行等物質需求到精神需求,都最大化的做到滿足將每一個細節需求都思考到位。
(二)人物動勢分析
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的主要主體是殘障人士,殘障人士的動作不便,或因視力受阻移動緩慢,或因下肢殘障輪椅移動有限,整體上都需要在流動性上應該盡快縮短距離,使各大功能區相互靠近。首先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的管理人員在辦公會議區處理事情,在住宅區方便住宿。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的殘障人士可以在住宅區進行住宿然后去商業區進行購物,健身區進行運動鍛煉,住宿區適合生活,娛樂區適合他們的精神需求。
(三)空間結構分析
在整體的空間設計上應該采用距離短、高度低、可聲控、少臺階的原則。每個功能空間的距離要達到簡短,去除多余的路徑,方便殘障人士便捷到達。在高度上,使用的器具等高度都要適當調低,方便使用輪椅等殘障人士拿取。在墻體一米的位置放置救急開關,比如在殘障人士需要幫助的時候可自行請求幫助。在聲控方面,為了盲人的生活方便應該在眾多地方設置語音播報功能。在少臺階的原則上,由于臺階的存在使得輪椅上下不方便,可采用升降或者滑坡的方式取替部分臺階。除了以上內容,為使空間功能相互融合貫通,將空間造型定為空間向內開敞與四周空間相互滲透,形成半開放式效果。
(四)心理因素分析
由于殘障人士的群體在生自身生理上的缺陷,日常生活中他們往往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來去自如的處理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問題。這也就加深了她們心理上的陰影,很多時候表現出較多的消極心理。
(五)燈光采光分析
正是由于其含有的消極心態,在燈光設定中,暖色的燈光尤為重要。殘障人士的合作居住型社區的主要對象是殘障人士,采用黃色的暖色光源,給人以溫暖舒適極其溫馨的生活環境,給殘障人士一種溫馨的狀態。在燈光位置上,有坐輪椅不便的殘障人士也有雙目不能視的盲人,所以燈光的位置會盡量降低,以方便殘障人士的夠取。
三、后疫情時期殘障人士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的未來發展趨勢
由于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少數群體的生活。作為當代的大學生為少數群體在生活質量的提高盡一份微薄的力量。十三五對于無障礙設施的規劃意味著我國在殘障人士福利保障事業上進入了新階段,通過鼓勵有能力的殘疾人完成教育、提供教育、對于輔助基金的保障,確保脫困工作不落下每一位同胞。在這種背景下,未來的殘障人士生活質量的提高尤為重要,殘障人士的生活居住型社區的發展勢在必行。我國目前正處于后疫情時期,全民對新冠病毒時刻準備著,疫情處于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可能隨時卷土而來。殘障人士生活合作型社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社區與外界的少接。生活社區是一個整體,方便疫情的管理。整體社區通過對社區互動方式的模型化研究減輕殘障人士生活壓力,節約個體財產與社會資源,使殘障人士及其監護人在后疫情時代的生活方式更便利快捷,生活體驗更廣泛豐富,生活情緒更為積極滿足。
基金項目:沈陽師范大學2021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項目名稱:后疫情時期殘障人士生活合作居住型社區的設計研究,項目級別:校級B類,項目編號:202116037?)
作者簡介:趙宇微,女,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趙宇南(通訊作者),女,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