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馬哲

金秋十月,稻谷飄香。10月11日,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首屆稻米文化節在聯慶村拉開帷幕。水果、蔬菜、糧食組成的春夏秋冬圖,藝術地展現了豐收的喜慶;專業人員為各種農產品銷售做著現場直播……在前黃鎮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中,女性起著積極推動作用,為當地農業發展貢獻著巾幗力量,如武進區第一位開插秧機的女農機手黃亞惠、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高級農藝師徐潔芬、常州市祝莊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敏……她們用心用情助力前黃農戶增產增收,成為前黃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縮影。
近年來,前黃鎮婦聯結合工作實際,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耕讀紅盟”為核心引擎,整合各方資源,匯聚發展力量,激勵廣大女性積極作為,全力打造農業特色品牌,奮力譜寫“千年水鄉、耕讀前黃”的美麗篇章。
前黃鎮位于常州市武進區南部,東臨太湖,西瀕滆湖,是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農產品資源豐富,素有“常武糧倉”的美譽。
隨著糧價競爭壓力的增加,農民積極轉變思路,由傳統的售糧向出售優質大米轉變?!霸谵r產品方面,我們傾向于‘創意’‘優化’和‘優質’,著力打造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兒子大學畢業后把自家的農產品搬上了網絡,做起了農產品電商,讓我們家的農產品遠銷上海、北京等地?!秉S亞惠每每說起如今的幸福生活都喜上眉梢。
俗話說:“村里有個好嫂嫂,聯慶姑娘齊學好。”在鄉鎮企業快速發展的時候,正是在黃亞惠的影響下,很多村民放下鋤頭,走進了工廠。黃亞惠全家承包了80余畝拋荒田、低產田等,起早貪黑辛勤耕種。隨著時代的發展,黃亞惠家訂購了一臺插秧機,走上機械化農耕之路。幾年后,她家承擔了農業部優質水稻區域生產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成立了武進區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時至今日,黃亞惠家已成立家庭農場,擁有蔬菜、葡萄鋼架大棚30余畝,水稻、小麥600余畝。
近年來,前黃鎮婦聯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種植模式,用打造家庭農場的方式,以點帶面輻射周邊農戶,運用物聯網智慧種地,種出更香甜更生態的稻米果蔬農產品。
在前黃鎮婦聯指導下,黃亞惠對家庭農場模式進行了諸多探索。稻鴨共存是一種新型生態種養模式,在稻田里養鴨,讓鴨子承擔為水稻田捉蟲、除草、施肥的重任,很好地踐行了“減農藥、減化肥、減除草劑”的三減綠色生態糧倉的要求?!敖K省好大米”銀獎、“常州市好大米”金獎、“省級示范家庭農場”……黃亞惠的家庭農場獲得諸多榮譽。
在“黨建+農業振興”的發展思路下,前黃鎮以坊前片、大成丁舍片國家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示范的糧食種植項目成效顯著,大幅度降低環境污染的同時,有效提升了農產品綠色優質率。
崇尚綠色食品,享受健康生活,通過舌尖上的鄉村味道,很多人記住了前黃這個美麗小鎮。
稻米產業是前黃鎮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如何引導農民把稻米融合發展的帶動效應、增收效應、致富效應持續放大?前黃鎮積極發展綠色生態種植模式的同時,專門邀請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高級農藝師徐潔芬通過科技助力農場發展。
徐潔芬從揚州大學研究生畢業后,毅然回到位于家鄉前黃鎮的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工作。她第一天到水稻研究所上班,就摔在了水溝里,渾身濕透。做秧田、選種時,盡管手掌心和手指磨出一個個血泡,可徐潔芬不怕苦和累,始終堅守著多育良種、造福百姓的初心。
“每年從1萬余份材料中才可能育出一個新品種,而一個新品種要經歷八代到十代選育才能穩定下來,從而變得好吃、抗病、高產?!毙鞚嵎艺f,育種就像養孩子,要付出大量心血。她每年參與2萬余份育種材料的整理、篩選,每份材料都要經過播種、育秧、移栽、田間觀測記載、配組雜交、選種收獲等全程跟蹤。她推動了武進水稻常規育種與分子育種的有機結合,有效提升了水稻稻瘟病抗性,縮短了育種年限。她參與育成水稻新品種十余個,累計推廣應用3000余萬畝。
十年磨一劍,礪得稻花香。多年來,徐潔芬走村入戶,從水稻品種選擇到配套栽培技術運用,在田間地頭為農戶答疑解惑,手把手教他們應用農技耘軟件,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累計指導農戶180余戶?!皬那酀膶W生妹轉變為農民信任的專家,真正做到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賺,切實提高種田科技含量和種糧收益?!毙鞚嵎亿A得農戶們的交口稱贊。
望著金黃的稻浪和農民的笑臉,徐潔芬高興地說:“我要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水稻新品種,讓農民朋友笑得更歡、更甜?!?/p>
“人養花,花養人,種花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和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背V菔凶Gf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敏,每天都會整理辦公室和家里的花卉。自從創辦公司開始,李曉敏便決定做一些大膽的改革和創新,從調整產品結構到優化技術團隊,她樹立了一個目標:十年內讓祝莊園藝成為江蘇乃至全國花卉產業的一個標桿。
“前期是靠自己的原始資本投入,但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大量資本。由于土地是流轉的,沒有產權,所以很難融資。”正當李曉敏一籌莫展時,前黃鎮婦聯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前黃鎮黨委、政府和婦聯的幫助下,經過與武進區農業局協調對接,祝莊園藝獲得了社會資本和現代農業產業基金的支持。
李曉敏每天和時間賽跑,把更多新鮮的想法帶到工作中。她以女性管理者的細膩和用心,融入農村,走進農戶,帶領50余名村民共奔致富路?!芭Υ簛碜苑N花”,李曉敏樂于做一個懂得科技應用的現代花農,立志要用自己的辛勞與智慧,把家鄉建設得更加富饒、美麗。
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祝莊園藝已成為江蘇省最大的紅掌和鳳梨生產園區,品種和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前列。公司現在建成智能聯棟溫室5.6萬平方米,年產130萬盆鮮花,優品率達到95%以上,在全國享有盛譽。
發展智慧農場、培育優良稻種、妝點美麗鄉村,前黃鎮婦聯通過實施“新型女農民培養工程”,促進農村女性自身進步,為農業現代化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撐。
前黃鎮現代農業發展的累累碩果,開啟了當今農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為前黃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為武進區農業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