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娟,桂中婷
(南京審計大學,江蘇 南京 211815)
電子商務基于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應運而生,它將貿易流程電子化,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整合信息資源,促使企業、物流、支付、監管各方協同,給經濟帶來了全新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為了使各國發揮其比較優勢,國際分工進一步加深,國際貿易交流更加緊密,貿易逐漸變得便利化和自由化。二十多年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蓬勃發展,成為我國對外貿易中的新引擎。為了使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各主體進一步協同發展,我國陸續在不同地區成立了多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目的是構建屬于各個地區的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也隨著該行業的發展逐漸增多,學者們對跨境電子商務的各方各面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文章將對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相關文獻進行一些梳理,并主要將目光放在了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方面,對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見解,希望能為跨境電子商務的頂層設計和發展提供一些指導和借鑒。
有一部分學者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興起的原因,他們認為跨境電子商務的興起一方面是由于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另一方面是由于互聯網和科技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跨境物流的發展和各國貿易往來,互聯網的發展讓所有人對跨境電子商務觸手可及。Abbas Asosheh等認為傳統貿易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起來的基礎,貿易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帶動了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并構建了基于區域、國家、進出口企業、海關等各方之間的關系模型,系統地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行業。
趙衛東、黃麗華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B2B行業進行了歸類,基于盈利模式的角度將我國跨境電子商務B2B行業分成了12類。鄂立彬、黃永穩從五個層面對傳統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展開了對比分析研究,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現階段面臨的挑戰,并對政府和企業提出相關建議。張新榮認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包括支持性和平臺性兩種,第三方物流企業屬于支持性企業,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屬于支持性企業,其分析了不同類型的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Nuray Terzi認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利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交流合作和貿易往來,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具有促進作用,貿易雙方可以獲得雙贏的結果。不少國外學者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表現出研究的興趣,Aql’an Mohammed Abdo Ahmed通過將中國跨境電子商務模式與阿拉伯國家的貿易情況進行對比,得出跨境電子商務這種新型貿易模式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傳統貿易不可替代的優勢。
國外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進行了相關研究,Zhu等通過構建實證模型分析了歐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證明了公司的規模、技術、經營產業、客戶的接受度、競爭環境等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Deng Z和Wang Z借助數據搜索和數據挖掘等工具,獲取了近些年多家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企業的相關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并通過面板模型進行了實證研究,他們認為由于跨境電子商務搭便車成本較低,且市場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行業的先行者優勢會逐漸消失。Gomez-Herrera等學者從跨境電子商務的成本方面進行了分析,發現跨境電子商務可以降低交易的成本,但是卻增加了語言的成本、物流系統的成本和支付系統的成本。Gessner和Snodgrass認為在海關和稅收制度上,跨境電子商務目前還存在一些障礙,美國和加拿大為了跨境電子商務的國際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如一些聯邦建立了免稅區等。
國內關于跨境電子商務也進行了相關研究,王蒙燕認為跨境電子商務和跨境物流相得益彰、互相配合,能夠互相激勵,跨境電子商務現在屬于快速發展的時期,具有很大的潛力。張濱認為當前我國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且效率比較低下,沒有很好地適應現在發展迅猛的跨境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的發展跟不上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鄂立彬對于跨境電子商務和海關通關效率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認為貫徹創新、合作和公平的原則可以促進國內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張建國、王浩對于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稅收與監管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提出電子商務屬于交易的一種,我國應該對跨境電子商務征收銷售稅。郭永泉提出,為了應對我國對外貿易形式的轉變和貨權轉移方式的改變,我國應該建立完善的稅收制度和行業監管制度。蔡晶認為我國應該建立并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的監管、海關和稅收等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從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跨境物流和跨境支付三個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我國亟須建立完善的跨境電子商務體系。王娟娟將跨境電子商務與當下一些熱點問題進行結合研究,比如現在的熱門專題“一帶一路”,認為文化因素在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影響因素。
關于“協同”的概念,Edward Hartono和Clyde Holsapple認為協同是企業內部和外部對資源進行整合,協同參與者自主加入,彼此共享信息、整合資源,通過對整體資源的有效利用,使得整體的收益大于個體的收益,獲得“1+1>2”的結果。Gartner Group在1999年將協同這個概念與電子商務相結合,他認為基于電子商務平臺流程電子化的特點,信息和數據之間更便捷的共享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相關的研究,學者們將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分成了內部和外部兩種協同,其中跨境電子商務的內部協同主要包括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資源、產業、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協同,跨境電子商務的外部協同則主要包括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支付、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以及政府機構的監管等方面的協同。
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的概念,湯萱提出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這三個角度的協同發展就是跨境電子商務的協同發展。張士華從結構、能力、文化等角度構建了跨境電子商務內部、外部協同網絡,指出跨境電子商務與跨境物流、跨境電子商務與跨境支付,跨境電子商務和消費者、跨境電子商務和政府機構多主體之間的協同是跨境電子商務系統協同發展的有效途徑。Qiao P等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和貿易增長之間的協同關系,通過構建向量自回歸模型,發現跨境電子商務和貿易增長存在長期均衡且互相促進的協同發展關系。Yu W等基于關稅成本控制和運輸成本控制的角度對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和國際貿易之間的協同發展進行了分析和研究,認為跨境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有促進作用,需要抵銷關稅成本和運輸成本。
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的戰略,李震提出跨境電子商務因為互聯網具有更快溝通和信息共享能力,各企業沿著價值鏈通過協同效應可以取得高額收益。金虹等基于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云平臺的發展模式,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戰略。劉江偉分析研究了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協同演化過程,發現提升生態位廣度、降低能源價值比、加強信息共享、深化合作、建立約束機制,完善利益共享模式,是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實現協同穩定的重要措施。Sihua C等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各企業達成合作、協同發展的關系,在合作伙伴之間的選擇問題上,通過構建非對稱演化博弈模型,得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演化博弈中達到均衡的結果,發現企業相互信任是跨境電子商務各企業達成合作、協同發展的基礎。
有些學者將產業集群和跨境電子商務的協同進行了研究,李芳等構建了跨境電子商務和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體系,她認為體系的協同發展需要二者主、客體要素和外部環境的協調發展,二者協調發展水平的提升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貿易政策方面,張昊對國內跨境電子商務政策進行了梳理,他研究發現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貿易政策與公平競爭、產業政策與公平競爭這幾個方面的綜合協同是提高政策可執行性的重要方面。有部分學者對跨境電子商務線上和線下的協同發展進行了研究,龔立明和楊斌對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零售商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線上線下營銷戰略協調、加快海外倉庫布局、明確海外市場布局、加強出口監管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促進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零售業務的線上線下協同發展。Choi等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對港口協同發展的影響,他們認為跨境電子商務行業需要通過增加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程度、采取激勵措施、構建電商產業群等促進港口協同發展。Ma S等通過跨境電子商務數據庫,根據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大數據構建協同發展指數,發現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處于穩定上升階段,促進物流發展和降低營銷渠道成本可以降低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風險。Lu B等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協同發展進行了研究,認為為了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根據不同地區試驗區的地方特色采取不同的競爭策略。
不少學者將跨境電子商務各主體協同發展的研究方向定在了跨境電子商務和跨境物流行業之間的協同。席穎構建了物流績效指數,分析了影響物流績效指數的相關因素,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中國跨境物流相互之間的協作。曹允春和王曼曼分別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和跨境物流產業鏈的發展現狀,對于制約跨境電子商務和跨境物流行業協同發展的因素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跨境電子商務需要與跨境物流行業協同,其中影響二者協同發展的因素有物流網絡的建設、行業人才的培養等。張夏恒與郭海玲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生態系統,認為現階段跨境物流行業制約了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提出要加快跨境物流的完善以保證跨境物流和跨境電子商務二者協同發展。吳守學通過橫向、縱向、逆向三個視角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跨境電子商務和跨境物流二者之間需要進一步更有深度的協同,提出建設跨境物流站點、混合跨境物流等一些促進二者協同發展的有效措施。
跨境電子商務的主體包括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跨境電子商務金融機構、相關政府監管機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公司和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中的消費者。為了促進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內部協同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商要注重構建產業鏈、采取技術創新、整合有效資源。為了促進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外部協同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各主體應注重整合資源、共享信息、構建跨境物流、跨境支付體系,政府機構出臺相關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
目前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的研究,大部分只是研究跨境電子商務與某個主體的協同,但是在我國于各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后,基于該線上綜合服務平臺,采取相關政策措施使得海關、外匯、稅務、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商、跨境支付公司、跨境物流企業等多主體更好地協同發展方面的研究卻少之又少。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協同政府相關機構出臺政策,能使各部門、各企業聯合,信息高效便捷地共享,整合行業資源,能夠使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它將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商、跨境物流公司、跨境支付公司以及政府相關機構以更便利的方式進行協同發展,使得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和行之有效的生態鏈。同時,大多數文獻通過定性的方法研究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但是對于影響跨境電子商務多主體協同發展的因素的定量研究比較缺乏。跨境電子商務各主體之間存在合作和利益沖突,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也相互制約,可以結合演化博弈理論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方面的研究,給跨境電子商務各主體之間的協同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