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現有93 個實體運行的省級以上園區。2020 年以來,為有效解決園區非公黨建工作“兩個覆蓋”質量不夠高、“兩個作用”發揮不夠好、示范引領作用不夠強的突出問題,省委組織部積極采取“理順體制、抓實覆蓋、推動規范、強化保障”4 項舉措,扎實推動省級以上園區非公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努力把園區打造成為轉型升級先導區和非公黨建示范區。
堅持將理順領導體制作為“首要任務”貫穿始終。針對49 個園區存在非公黨建領導體制不順的實際,省委兩新工委第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將理順領導體制列為園區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全國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將理順領導體制細化分解為配齊領導、健全機構、配強人員、理順隸屬關系4 項任務,結合各市實際制發工作提示單,明確進度安排,實行銷號管理,逐項逐個推動任務落實。省委組織部成立2 個調研組,先后深入36 個縣(市、區)、30 個省級以上園區開展專項督導,印發阜新市理順園區黨建工作領導體制等工作經驗2 期,召開2 次工作調度會議,指導各地扎實開展工作。截至目前,已推動76 個園區理順了非公黨建領導體制,指導19 個園區新配備專職副書記、33 個園區成立企業黨委或綜合黨委、14 個園區理順了轄區內1023 家企業黨組織隸屬關系。
堅持將抓實“兩個覆蓋”作為“強基之舉”重點推進。堅持“兩個覆蓋”重要基礎性工作地位,與全省非公企業黨建情況摸底排查同步開展園區非公黨建摸底排查,將園區納入“兩個覆蓋”集中攻堅重點任務,著力夯實基礎、補齊短板。以應建盡建為重點,采取臺賬管理、半月調度方式,推動1760 家有黨員企業和299 家職工100 人以上企業建立黨組織。著力減少無黨員企業數量,引導1732 名“隱形”黨員轉接組織關系,新發展黨員534 名,招聘黨員職工571 名,播撒“種子黨員”348 名,并跟進做好黨組織組建和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等工作。截至去年底,全省省級以上園區非公企業組織覆蓋率已由40.4%提高至83.4%,單獨組建率由22.7%提高至35.7%。對2392 家暫不具備組建黨組織條件的非公企業,各地共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1306 名,基本實現了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堅持將促進規范提升作為“關鍵環節”扎實推動。結合開展基層黨建制度落實年活動,進一步優化組織設置、激發基層活力,共指導改建設置不合理黨組織104 個、調整覆蓋單位過多聯合黨組織47 個、清理“空殼”黨組織261 個。強化示范引領,選樹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等3 個示范園區,指導每個園區年內至少打造1 個先進典型,形成“搞活一點、帶動一片”的良性促進機制。開展非公企業黨組織運行狀況調研評估,全面完成45 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改任務。同時,積極搭建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載體,以省級以上園區所轄企業為重點,部署開展“一個強化 兩個促進”活動,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
堅持將強化基礎保障作為“壓艙之石”抓緊抓牢。積極為省級以上園區打造非公黨建示范區創造有利條件和必要的工作支持,全力保障工作有人抓、干事有經費、活動有場所。加強工作力量,指導園區新配備118 名懂黨務、懂經濟、善管理的專兼職干部,充實非公企業黨建業務干部和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抓好陣地建設,在保證每個省級以上園區至少建設1 個高標準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基礎上,新建或改建升級黨群活動服務中心39 個,指導開展“自貿區講堂”等文體活動,著力解決“只建不管、只管不用、用而不活”等突出問題。強化經費保障,推動園區黨建工作經費納入園區管理費,將新建黨組織啟動經費提高至2000 元,及時撥付每年每名黨員200 元工作經費。同時,指導園區積極探索財政支持、企業贊助等方式,多渠道解決工作經費不足問題,保障園區所轄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能開展、作用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