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寧
近年來,南充市順慶區紀委監委扎實做好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按照“回應關切、簡單易懂、實事求是、動態管理”的原則,會同相關部門編制了“七公開一曝光”黨務村務公開模板,設立黨務村務信息、惠民政策、項目、資金、財務、監督舉報等七個板塊和一個曝光臺,在全區19個鄉鎮、192個村(社區)全域推廣、統一模板,規范化標準化向群眾公開村級事務。
“我們每季度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示,大到項目資金,小到辦公用品,每一筆開支都寫出來。”在漁溪鎮漁溪橋村,村紀檢員、監督委員會主任李太平介紹,“我們隨時對公示內容補充完善,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現在群眾更信任我們,我們也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在漁溪鎮漁溪橋村村委會前,兩塊“七公開一曝光”村務公開欄占據了最顯眼的位置。“鎮紀委每月對8個村(社區)的公開情況進行督查,先后有2名公開不及時、不完整、不真實的村(社區)書記在鎮黨委會上檢討說明。”漁溪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彭青說道。
在中城街道體育場社區,低保申辦、高齡補貼、臨時救助、公租房申請等惠民政策辦理流程圖文并茂,申請條件、辦理流程、時限要求等明明白白。在“七公開一曝光”居務公開欄里,相關事項公開更是突出醒目、條理清晰、通俗易懂。“我們按照‘七公開一曝光’要求,全程全域全覆蓋進行公開。通過公開,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做工作也就更有了底氣。”體育場社區黨委書記陽寧勝表示。
為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順慶區紀委監委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加強村級民事代辦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將28項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事”全部下放到村(社區),并開設村級民事代辦服務,讓群眾不出村就可辦理各種事項。“目前,我區建成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19個、分中心11個,村(社區)民事代辦站點192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正在逐步實現。”派駐區民政局紀檢監察組長趙小松說道。
同時,區紀委監委制定了《村級紀檢員選配實施辦法》《村級紀檢員工作手冊》,明確規定村級紀檢員、監督委員會主任的任職條件、職能職責,嚴把“入口關”“履責關”。截至目前,全區選優配齊192名村(社區)紀檢員,實現紀檢員、監督委員會主任“一肩挑”99.5%,基層一線的監督觸角、“探頭”作用得到明顯增強。同時,深化紀檢監察干部“聯村清風行”活動,在192個村(社區)“一對一”公開區紀委監委聯系干部的照片、聯系方式,主動收集解決群眾困難320余件,受理群眾舉報問題線索27條,持續增強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效果。
“通過黨務村務‘七公開一曝光’,村級監督體系的健全完善,監督的‘最后一公里’被有效打通,極大增強了村級事務的透明度、保障了群眾的監督權。這既為群眾監督提供了平臺和途徑,也為基層干部更好履職履責穿上了‘防彈衣’,更為做好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提供堅強紀律保障。”順慶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