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斌
(作者系南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做好案件查辦的“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工作,既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修復凈化受損政治生態的迫切需要。
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深化以案促改必須把抓好思想政治建設作為先手棋,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線、消除認識誤區。
堅持從思想上糾偏。地方“一把手”及“關鍵少數”被查處或者某一系統發生窩案后,單位黨員干部普遍存在消極心理和抵觸情緒。必須采取果斷措施,通過參加指導民主生活會、及時開展談心談話等,結合紀法講案情,結合政策講背景,結合后果講責任,結合整改講要求,引導黨員干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堅持從責任上壓實。指導案發地黨組織分類制定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督促落實述責述廉、專題研判、定期檢查、提醒談話等制度,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既抓住“關鍵少數”,更引領“絕大多數”主動擔當。
堅持從教育上深化。堅持強化政治理論學習,依托當地廉政文化、紅色資源,大力傳承弘揚廉潔從政精神。堅持把紀法教育抓在平時、嚴成常態,扎實開展廉政教育、家風教育,點對點廉政提醒、一對一交心談心,激發干群崇廉尚潔。
深化以案促改不能“雨過地皮濕”,必須堅持鏡頭向歪風聚焦,刀刃向癥結發力,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抓作風,消除腐敗滋生溫床。始終保持對風腐一體、由風及腐的高度警惕,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把嚴的思想、嚴的標準貫穿始終,強力開展正風肅紀,深挖徹查“四風”及隱形變異問題,持續強化警示震懾,堅決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坐大。
抓治理,清除行業沉疴痼疾。聚焦行業問題和遺留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系統治理,做到查處一案、治理一線、警示一片。堅持從歷史的、客觀的、辯證的角度,審視看待具體問題,依紀依法依規辦理嚴重違紀違法案暴露出的問題線索。對腐敗案件涉及的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等進行全面清查,逐一規范處理。
抓制度,破除權力尋租空間。將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貫通審查調查全過程,推動監督、辦案、警示、懲戒、整改、治理聯動發力。深入分析重大違紀違法案件背后暴露出的體制障礙、機制缺陷、制度短板,健全完善“人、權、事、財”內控機制,保障權力規范運行。
權力失去監督就極易“銹蝕”,干部缺乏監督就容易腐化。深化以案促改必須把監督根植于始終,不斷創新監督方式、豐富監督載體、加大監督力度,全面釋放監督效能。
突出“監督+常態”。緊盯重要部位、重點人員、關鍵時間,通過主動約談、一線調研、列席會議等方式,多點發力、梯次推進日常監督,及時發現問題、糾偏正向、精準問責。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督促限期整改突出問題。健全干部廉政檔案,強化廉政審查把關,嚴防“帶病提拔”。
突出“監督+科技”。秉持科技為監督賦能的理念,積極運用大數據、信息科技等現代技術,不斷提高監督質效。南江縣建立民生數據陽光監督平臺,通過對80余類惠民惠農資金信息實現一網共享、一網聯查,有力地助推了監督精準高效。
突出“監督+創新”。牢固樹立創新理念,針對新形勢、新變化、新任務,不斷豐富監督載體,積極探索監督舉措,做實監督全覆蓋,提高監督針對性。南江縣試點向政府投資項目派出監察專員,推動監察職能向功能區延伸,積極保障了項目建設廉潔高效。
深化以案促改必須純正風氣、鮮明導向,形成人心思進、人心思干的良好態勢。
鮮明科學的選人用人導向。篤定“20字好干部”標準,注重嚴格執行《干部選任條例》和“凡提四必”要求,注重從“三個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對做樣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干部予以及時調整。
鮮明積極的容錯糾錯導向。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準確把握“三個區分開來”,貫通融合紀法情理,堅持精準審慎問責,真正讓干部放下顧慮、輕裝上陣、大膽干事。嚴格落實被問責和受處分干部回訪機制,常態化做好跟蹤回訪、主動關愛工作,推動干部從“有錯”向“有為”轉變。
鮮明嚴格的目標考核導向。建立健全綜合考評機制,將目標考核融入日常、嚴在經常,倒逼工作落實。注重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考核結果與目標績效、評先評優、推薦使用相掛鉤,真正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