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宜賓市紀委監委駐市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
今年以來,圍繞宜賓市紀委五屆七次全會確定的“以高質量監督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主基調,駐市、縣(區)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積極響應,緊扣“監督質量提升年”工作要求探索提升監督質量的方法路徑,多措并舉提升監督實效。
為進一步提升監督質量,駐市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采取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形式,結合“訪廉問廉”回頭看工作,對南溪區等十個縣(區)派駐(聯系)縣(區)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以下簡稱“駐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及其相關綜合監督單位進行了調研。
鎖定關鍵環節,在“點”上下功夫。工作中,聚焦領導決策的關鍵點、落實執行的風險點,各駐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采取適時提醒、協助跟進、發函提示等方式,助推駐在單位及綜合監督單位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地落實、權力運行規范有序。同時,充分利用會前、會中、會后三個環節,將法規宣傳解讀、風險預警提醒落實到每一個關鍵點位。
明晰重點領域,在“線”上做文章。通過調研,全市駐縣(區)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因時因勢調整監督重點。今年,主要聚焦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黨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以及信訪維穩、換屆紀律的執行三條主線加強監督。
堅持多措并舉,在“面”上求實效。在機關層面,主動融入黨史學習教育、鄉村振興、雙包雙保、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等工作,在參與服務中有效監督。今年以來,通過協助駐在單位組織反腐倡廉史學習、開展“明初心、守紀律、知敬畏”系列活動、開設“廉政課堂”等,推動以案促改、加強廉政教育。同時,通過舉辦“紀檢業務課堂”、“黨紀法規我來講”活動,開展紀檢業務培訓,補齊監督短板。在社會層面,結合工作職責,主動融入“幸福宜賓”十大工程建設,適時介入行風政風監督員座談、專項治理線索排查等工作,緊盯群眾關注的民生領域問題線索加強監督。
通過調研,駐市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發現以下問題。監督檢查機制有待優化,有效介入還不夠。近年來,全市82%的駐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分別結合實際制定了3至12項內控制度、2至5項與被監督單位的聯系協調工作機制,初步構建了與被監督單位相互協作配合的工作格局。但在實際工作運行中,派駐紀檢監察組對“三重一大”事項的有效介入仍然不夠,在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與監督責任融會貫通、同向發力、形成合力等方面,相關聯系協作機制仍不能適應工作需要。
監督檢查渠道有待拓展,監督路徑還不優。調研問卷顯示,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以來,全市約五分之一的駐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未配齊編制人員,常年在崗人員僅占在編人數的40%左右。盡管留守在崗的紀檢監察組成員認真履職盡責,派駐監督工作成效逐漸彰顯,但有效實施監督的路徑仍不優。
監督檢查能力有待提升,監督質效還不高。問卷顯示,95.8%的紀檢監察組成員認為,隨著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派駐監督的能力與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新要求存在差距,紀檢監察組成員自身素質不能完全適應派駐工作的需要,監督質效有待進一步優化。
堅持目標導向,探索破解“有效介入不夠”難題。對紀檢監察組與駐在單位聯系協調試行制度機制開展回頭看,全方位排查制度機制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針對查找出的問題,在精準把握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的尺度和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權責清晰、銜接順暢、協同高效的協作聯動機制。
堅持問題導向,探索破解“監督路徑不優”難題。針對派駐監督機構因人手少、工作頭緒多、監督的體量與自身的力量不匹配等因素導致的問題,進一步創新監督方法,聚焦資金分配、項目審批等人財物管理事項,以“小切口”介入、“嵌入式”監督、“跟進式”督查,找準權力運行的風險點位、制度機制的薄弱環節,在參與服務中不斷拓展監督渠道、優化監督路徑,不斷強化監督的震懾力、說服力。
堅持結果導向,探索破解“監督質效不高”難題。通過開設“紀檢業務培訓班”、開展“紀律法規我來講”活動、參加專案組“以案代訓”等方式,全方位“充電”“補鈣”。同時,針對監督制度不完善的現狀,對紀檢監察組內控制度進行再次分析篩查、補充修訂,進一步明確參與監督的環節、方式,細化監督流程、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