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曉紅
(作者系蜀道集團四川蓉城二繞公司紀委書記)
新形勢下,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問題一直都是國有企業黨建的核心問題。結合集團“十四五”規劃,穩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持續發揮“1+1>2”融合式聚變效應,建立和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圍繞“國有企業建立和完善黨風廉政建設長效機制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這一課題展開深入調研、找尋對策,以期進一步嚴肅紀律、嚴懲腐敗,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
嚴把“思想總開關”,堅持廉潔教育常態化。建立黨風廉政教育長效機制,要完善“大教育”機制,增強黨風廉政教育工作合力。強化企業各部門組織協調,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運轉協調的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格局。要創新教育載體,尤其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手段,開展反腐倡廉網絡教育。營造反腐倡廉的輿論氛圍,使廣大黨員干部能堅持原則,并能同時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
鉚定“永遠在路上”,堅持作風建設長效化。將管黨治黨作為主要職責和根本任務,要敢于盡責、勇于擔當,在抓細、抓實上下功夫,常抓不懈,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要健全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改進作風機制,不斷增強黨性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帶頭執行改進作風各項規定,以上率下、層層示范。
突出“系統化思維”,堅持懲治預防一體化。要堅持標本兼治,注重預防。充分發揮紀律約束和法律制裁的警戒作用,增強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要充分發揮從嚴查處的震懾作用,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一查到底。要建立案件查辦和信訪處理快速反應機制,加強監督執紀、執紀審查、案件審理相互協調、制約、指導和督辦。
加強制度建設、扎緊籠子。及時制定及完善企業相關制度,從制度的角度嚴格規范個人的行為,形成常態化的管理機制,同時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長效機制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流程之中,促進企業各環節協同發展,實現相互制約。
強化制度執行、嚴密防范。針對物資和設備的采購、大額度資金的使用、工資分配等工作加強事前和事中的監督,逐步建立健全風險預警、糾錯整改、內外監督、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機制。發揮企業黨組織的監督作用。凡涉及企業的“三重一大”問題必須經黨委集體研究或行政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后實施,避免決策失誤;凡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決策,要經過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論證;凡涉及民生和員工群眾利益的決策,廣泛征求意見。
強化制度監督、織密網絡。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充分發揮黨員的民主監督作用,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開展談話提醒、約談函詢,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要完善考核評比激勵機制,確保責任考核到位,同時將考核結果納入對黨員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之中,與黨員領導干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掛鉤,形成落實責任制工作考核評價激勵機制。
壓實主體責任,推動黨政“一把手”嚴抓黨風廉政建設。黨政一把手都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堅持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監督。
嚴格“一崗雙責”,推動重點部門自覺抓黨風廉政建設。層層壓實管黨治黨責任,始終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生產經營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建立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問題清單、問責清單,推動“兩個責任”落到實處。牢固樹立“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職,不抓是失職,抓不好是瀆職”的責任觀念,堅決查處“兩個責任”不落實不到位問題。
突出任務分解,推動國企上下合力齊抓黨風廉政建設。要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紀檢部門協調、員工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與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文明創建、和諧穩定等工作緊密結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
堅持“打鐵自身硬”,推動骨干鐵軍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培育一支上下結合、監督有效的專兼職紀檢隊伍,并發揮他們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專項檢查作為切入點,實現企業管理和監督的結合,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