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勇 付兵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四川 成都 610218)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植根于我院60 多年深厚的學術歷史文化沉淀之中,緊扣“辦一流高職、育大國工匠”的辦學定位,教研團隊安其業而樂其專,信其道而愛其生,懷著對行業的無限虔誠和對未來的無限期待,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適應鐵路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需要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圖1 人才培養模式圖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國鐵道信號技術已由最初以煤油燈為行車指示器破繭成蝶,蛻變為引領世界的CTCS-2/3 高速信號系統。2018 年4 月24日,京張高鐵攜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首次實現時速350 公里自動駕駛。2019 年5 月23 日,我國時速600 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按照項目推進計劃,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將在2020 年下線,2021 年在調試線上開展系統綜合試驗,完成集成驗證,形成高速磁浮工程化能力。這為世界樹起了中國高鐵新標桿。
歐洲已經提出了分布式低成本的電子化、網絡化、智能化軌旁設備的未來目標,用以降低工程成本、維護成本。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2018 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截至2018 年末,中國大陸地區(不含港澳臺)共35 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共計185 條線路,運營線路總長度達5761.4 公里,完成投資5470.2 億元。根據《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全市遠景規劃將形成39 條線路、總規模達2370 公里的多制式軌道交通網絡。
按照學院“立足天府新區,服務全域成都”的辦學宗旨和建成特色鮮明、西部一流、全國知名的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目標;圍繞學院專業建設“十四五”規劃及軌道交通學院專業集群“十四五”發展規劃,按照合格評估—學院特色(重點)專業—市級重點專業(或軌道交通類示范專業點)的建設步驟(階段),建設專業特色明顯,教學質量優良、省內一流、適應高鐵的鐵道信號制動控制專業。
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建設緊密結合,因此職業教育離不開政行校企的支持和合作,必須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開放型專業建設理念。
教師學生走出去。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有計劃、有步驟安排教師去企業頂崗實習、掛職鍛煉,掌握現場第一手資料和經驗,讓教學方式和內容與現場緊密結合,從而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組織學生采取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方式深入企業現場,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零距離”。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專業建設發展中,應根據四川省和成都市軌道交通技術人才市場和企業崗位的需求,積極與相關行業、企業加強聯系和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深入合作,采用訂單培養、頂崗實習、工學交替、自辦企業等形式,讓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能真正適應企業的需求。
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就業后能否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與變化,專業的定位、調整是否及時、合理是關鍵因素之一。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應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創造能力和職業能力。專業建設培養目標的調整優化要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知識和技能的整合;以增強操作能力為目標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突出能力訓練,實現項目教學法,從而制訂出確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
社會的職業崗位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其崗位能力要求的內涵也是一個不斷變化、不斷豐富的過程。高職學生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找到合適的位置并站穩腳跟,除了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崗位能力外,還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強化教育引導,培養時代新人,建設“三全育人”示范學校。將素質教育內化于包括專業建設的各個環節。

表1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課程體系
推進校企緊密合作、協同育人,通過與成都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軌道集團公司、中鐵八局電務工程公司、中鐵二局電務工程公司等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滿足師資、學生實習實訓、就業等提供保障。同時與相關企業進行深入交流溝通,搭建人才培養校企共育機制。如與成都軌道集團公司建立針對地鐵訂單班“教育銜接、管理銜接、需求銜接”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
堅持“學校企業一體化、教室車間一體化、學生員工一體化、教師師傅一體化”四個一體化的辦學理念穩步推進教學改革工作。改革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和崗位教學,重視實踐教學和團隊學習。改革教學評價模式,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質量評價觀,改進考試考核方法和手段,嘗試“知識+技能+過程”的考試考查方式。實現人才培養模式根本轉變,初步形成基于校企共育、循崗(崗位能力)遞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圖2 課程體系構建圖
根據現場信號崗位群的設置、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典型工作任務的作業程序、作業標準,對各信號崗位人員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職業能力進行分析研究。校企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基于工作內容和典型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共同制訂專業課程標準,開發基于崗位工作內容、融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專業特色校本教材。
1.課程體系建設
在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充分學習借鑒國內外優質課程體系的理念和精髓,用項目課程開發的理念和方法,構建“以崗位能力為目標、突出綜合職業素養、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并科學制訂專業培養方案。
2.課程標準制定
依托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從教學、企業雙方面的需求出發,調整課程結構與課程內容,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制定課程標準,將國家職業標準中的技能要求與相關知識要求滲透、貫穿到課程教學內容中,突出崗位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注重對學生崗位職業道德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有效對接,促進學歷證書與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內涵融通。
3.創新模式,推行“互聯網+教育”
積極建設精品課程和線開放課程,成立由專業負責人牽頭,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行業專家、一線技術人員等組成的精品課程和線開放課程建設小組,擬定工學結合的立體化課程動態管理的系列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精品課程和線開放課程建設運行與管理機制。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肩負著保證鐵路行車安全,提高運輸效率的神圣職責,是鐵路的高技術核心專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都是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國之重器,其技術和知識密集化程度越來越高,對我們的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險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艱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階段。所以,我們要守初心,謀創新,學生培養應本著少而精的原則,改革興教,信息強教,科研促教,奮力建設適應我國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迅猛發展的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為西部大發展,為全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脫貧攻堅和“一帶一路”偉大事業照鑒賞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