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晨,王文博,陳子雷,張艷,李慧冬,毛江勝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山東省食品質量與安全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山東 濟南250100)
抑快凈(equation-pro)由美國杜邦公司開發生產,由霜脲氰(cymoxanil)和惡唑菌酮(famoxadone)混配而成,兼具內吸治療和保護雙重作用,是目前防治黃瓜、番茄等作物霜霉病、疫病的新型高效復合殺菌劑。惡唑菌酮能發揮持久的保護功能,在病菌發生初始階段特別有效;它與極具內吸性和治療性的殺菌劑霜脲氰混合,兩者作用相互補充,大大增強了保護和治療作用。
抑快凈在番茄、黃瓜、葡萄等水果、蔬菜上具有廣泛應用[1-4]。已有惡唑菌酮在柑橘、蘋果中殘留動態研究以及在惡唑菌酮液相中的光化學降解[5-9]等研究,但是抑快凈作為一種復配藥劑,霜脲氰和惡唑菌酮共同作用下的殘留動態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進行了52.5%抑快凈水分散粒劑在番茄中的殘留分析及消解動態研究。
高壓液相色譜儀:Waters公司,Alliance2695泵,二極管陣列檢測(PDA);旋轉蒸發器:德國Heidolph laborota 4000;離心機:北京醫用離心機LD5-2A。
試劑:52.5%抑快凈WG,杜邦(中國)有限責任公司;磷酸(優級純)、磷酸二氫鉀(優級純)、無水硫酸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甲醇(色譜純),德國默克公司;乙腈(色譜純),美國天地試劑公司;重蒸水;二氯甲烷(分析純),北京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參照《農藥殘留試驗準則》[10]和《農藥登記殘留田間試驗標準操作規程》[11],于2018年分別在淄博市臨淄區、濱州市無棣縣、東營市河口區三地進行了52.5%抑快凈水分散粒劑(22.5%惡唑菌酮+30%霜脲氰)在番茄上的殘留田間試驗。小區面積20 m2,重復3次,隨機排列,設清水空白對照。
消解動態試驗666.7m2施藥量為60 g,對水50 kg,采用背負式噴霧器均勻噴灑葉面。分別于施藥后1 h及1、3、5、7、10 d隨機多點取樣,每小區取1~2 kg番茄,對照取3~5 kg。將番茄可食部分用組織攪碎機攪碎,充分混勻,四分法保留500 g裝瓶,于-20℃冰柜中保存備用。
最終殘留試驗666.7m2施藥量分別為40 g、60 g,施藥3次,間隔7 d。分別于最后一次施藥后1、2、3、5、7 d采樣,測定藥劑的最終殘留量。
1.3.1 霜脲氰的檢測分析 稱取樣品15.0 g于80 mL離心管,加入30 mL二氯甲烷勻漿破碎,然后10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于旋轉蒸發瓶中,殘渣再加入二氯甲烷20 mL,重復提取,合并兩次上清液,于40℃水浴中旋轉蒸發二氯甲烷至干,加2 mL甲醇溶解,10 000 r/min離心,待HPLC分析。
色譜條件:symmetry C18色譜柱(4.0 mm×250 mm,4μm);柱溫:40℃;流動相:0.005 mol/L KH2PO4-乙腈(75∶25,V∶V,pH=2.65);流速:1.0 mL/min;等度洗脫;進樣體積:10μL;檢測波長:254 nm;保留時間:13.8 min。
1.3.2 惡唑菌酮的檢測分析 稱取樣品20 g于離心管,加入甲醇35 mL,超聲提取15 min,離心20 min,傾出上清液于圓底燒瓶中;殘渣再加入甲醇15 mL重復提取,合并兩次濾液,于40℃水浴中旋轉蒸發甲醇,濃縮液待凈化。
分別用5 mL甲醇、5 mL甲醇-磷酸緩沖液(30∶70,V∶V,pH=3)預淋洗C18固相萃取小柱,將番茄樣品濃縮液及3 mL甲醇-磷酸緩沖液(30∶70,V∶V,pH=3)沖洗圓底燒瓶的溶液移入小柱中,再用2 mL甲醇-磷酸緩沖液(50∶50,V∶V,pH=3)淋洗小柱,棄去淋出液。最后加入4 mL甲醇-磷酸緩沖液(85∶15,V∶V,pH=3),收集淋出液。
色譜條件:Novapak苯基柱(3.9 mm×150 mm,4μm);柱溫:40℃;流動相:0.01 mol/L磷酸二氫鉀(pH=3)-乙腈(50∶50,V∶V);流速:1.0 mL/min;等度洗脫;進樣體積:10μL;檢測波長:228 nm;保留時間:8.5 min。
在被測物的線性范圍內,用外標法定量。
圖1、圖2顯示,霜脲氰的保留時間為13.5 min,惡唑菌酮的保留時間為8.5 min,峰形對稱,出峰良好。
精確稱取霜脲氰和惡唑菌酮標準品(精確至0.1 mg),分別以乙腈溶解定容至10 mL,配成1 000μg/mL標準儲備液待用。進樣時分別用相應的流動相將霜脲氰和惡唑菌酮1 000μg/mL標準儲備液稀釋,以配制的標準溶液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工作曲線(圖1、圖2)。霜脲氰的回歸方程為:Y=14299.46X+1871.79,r=0.9998,在5~100μg/mL范圍內溶液濃度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惡唑菌酮的回歸方程為Y=1.15×104X+5.15×103,r=0.9997。霜脲氰在番茄中的最低檢出濃度為0.01 mg/kg,最小檢出量為2 ng。在空白番茄中加入0.01、0.05、1.0 mg/kg霜脲氰標樣,回收率在79.5%~92.8%之間,相對標準偏差為3.68%~7.36%(圖3)。惡唑菌酮在番茄最低檢出濃度為0.02 mg/kg,最小檢出量為2 ng。在空白番茄中添加惡唑菌酮0.01、0.05、2.0 mg/kg標樣,測得的回收率在82.4%~103.9%之間,相對標準偏差為2.96%~6.25%(圖4)。

圖1 霜脲氰液相色譜圖(左)及標準曲線(右)

圖2 惡唑菌酮液相色譜圖(左)及標準曲線(右)

圖3 霜脲氰番茄空白樣品(左)及添加回收圖譜(右)

圖4 惡唑菌酮番茄空白樣品(左)及添加回收圖譜(右)
由表1可見,霜脲氰和惡唑菌酮在番茄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級動力學特征。在淄博市、濱州市、東營市三地的降解試驗中,霜脲氰在番茄中的半衰期分別為1.0、1.8、4.0 d,惡唑菌酮在番茄中的半衰期分別為1.4、2.0、1.4 d。表明在施抑快凈2~4 d后,霜脲氰和惡唑菌酮在番茄中的消解率已近50%,并且惡唑菌酮的降解速率快于霜脲氰。

表1 抑快凈在番茄中的消解動力學參數
52.5 %抑快凈水分散粒劑666.7m2施藥量為40 g時,霜脲氰在施藥后3~5 d濃度范圍為0.13~0.17 mg/kg,藥后7 d未檢出;惡唑菌酮在施藥后3~5 d濃度范圍為0.05~0.1 mg/kg,藥后7 d未檢出。施藥量為60 g時,霜脲氰在施藥后3~5 d濃度范圍為0.17~0.28 mg/kg,藥后7 d未檢出;惡唑菌酮在施藥后3~5 d濃度范圍為0.11~0.14 mg/kg,藥后7 d未檢出。我國規定霜脲氰、惡唑菌酮在番茄中最高殘留量分別為1、2 mg/kg[12],本試驗收獲期番茄中霜脲氰、惡唑菌酮均低于最高殘留限量。
本研究建立了番茄中抑快凈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法,該方法靈敏度高、線性關系良好,檢出限、回收率、準確度等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農藥殘留檢測的基本要求,可用于抑快凈的殘留檢測分析。抑快凈中的兩種有效成分霜脲氰和惡唑菌酮在番茄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級動力學特征,并且惡唑菌酮的降解速率快于霜脲氰,兩者在番茄中的最終殘留均符合要求。建議52.5%抑快凈WG在番茄上666.7m2施藥量為45 g,施藥3次,間隔7 d,最后一次施藥距采收期1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