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雅
(廈門工商旅游學校,福建 廈門 361021)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向社會培養和輸送專業化技術型人才的重要任務。在2019 年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要重點提高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發揮中等職業學校作用,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目前,我國在校中職學生已達2000 多萬人,是我國未來產業大軍的重要來源。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等職業教育導向已經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向“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轉變。2021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教育劃重點,指出今年政府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的步伐,其中包括要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改革高職院校辦學體制,提高辦學質量等對職業教育發展十分有利的舉措。在新形勢下,福建省積極探索職業教育的新發展模式,2017 年福建省開始正式實施中職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的制度,學業水平考試銜接職教高考,給予廣大中職學生更多的選擇和出路。那么,在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如何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對不斷變化的現實做出反應,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成為了影響中職學生生涯發展的重要問題。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理論萌芽于美國,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國內外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也經歷了不同流派,不同觀點的時期。發展至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概念日趨成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活動,即通過培養個體自我規劃的意識,發展個體的職業技能,并使個體具備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以促進個體職業生涯發展,從而獲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那么中職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自身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感對他們的規劃方向及過程是否存在影響,存在怎樣的影響。以下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探索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感對中職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影響。
(一)研究對象與施測方法
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廈門工商旅游學校六個專業部一二年級各一個班級共631 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采取問卷星的方式,在班會課上團體施測,所有學生均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完成問卷,并當場回收。此次研究共收回631 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后得有效問卷580 份,問卷有效率91.92%。被試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被試基本情況分布表
(二)研究工具
研究基本材料是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家Betz 和Taylor 與1983年編制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2001 年修訂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簡式”(CDMSE-SF)以及使用手冊。研究在項目的內容方面,先將原版量表CSMSE、CDMSE-SF 翻譯成中文,選取適合中職學生實際情況的項目,修訂后的問卷共14 題,采用自評量表的形式,要求被試用5 級評分方式(即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進行自我評定,總分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
生涯決策,就是依據自身特性,參照外在環境,通過邏輯分析,最終確定自身選擇的過程。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三)數據統計與處理
問卷發放后當場回收,采用SPSS 23.0 對問卷進行分析。首先對問卷進行極端值檢驗,剔除不合理的數據;而后對量表的信效度進行檢驗,得到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0.942;最后,對中職學生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總體情況及其相互關系進行探討,主要應用到的統計方法有t 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等。
(四)研究結果
1.中職學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總體情況
采用修訂后的CDMSE 對中職生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情況進行調查,得分高,代表被試的自我效能越高。
從表2 可以看出,信息工程部學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總體平均值高于其他專業部,特別是明顯高于汽車專業部和旅游專業部。學生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有較大的可能性與學生的入學成績及畢業生升學情況有較大的相關。從近幾年的情況發現,信息工程部學生的入學成績平均分高于廈門市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線,明顯高于其他專業部50 到100 分左右。而信息工程部學生參加學業水平考試歸屬計算機類,福建省近幾年在信息類專業的本科招生計劃名額顯著高于其他類別。每年從我校考上廈門理工學院、福建工程學院、閩江學院、武夷學院、莆田學院等本科院校的信息類學生人數眾多,被學校稱為“本科天團”。因此,信息工程部的學生從入學成績上有較高的優越感,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家庭、學校、社會更多的關注。從畢業出路上,有較大的比例考上本科院校。因此,該專業部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顯著較高,對自身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有較高的自信心。而汽車專業部和旅游專業部的學生,從入學成績看,通常是屬于比較靠后的情況。由于這些專業部學生畢業后從事的行業有較多屬于服務行業,家庭及社會對服務行業的屬性及認可度存在誤區,因此低分報考的可能性較大。而每年這些專業的本科招生計劃相對較少,因此容易給社會及學生造成升學出路不好的印象。綜合以上因素,這些專業部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較低。

表2 中職學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總體情況
2.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基本情況
由表3可知,中職學生目前對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存在較為迷茫的狀態,有40%以上的學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他們當初進入中職學校的時候,大多帶著對中考失利的壓力,更多聽從父母及老師的建議。他們不太了解專業對應的職業方向,所學的專業也與自己的興趣存在較大不相符的情況。由此可見,中職學生對于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十分迷茫的,如何做好中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迫在眉睫。

表3 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困惑
那么,我們該如何根據中職學生生涯規劃自我效能感的實際情況給出切實有效的職業商業規劃教育的方案呢?以下的調查數據給了我們一些參考。
由表4 可知,中職學生最為期待的是學校能夠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活動,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從同伴群體、社會和家庭中得到相關信息的支持。由此可見,學校在對于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屬于受信任,希望能夠從中獲取資源的一方。這再次證明了,在中職學校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4 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期許
(五)人口統計學變量分析
根據人口統計學變量,按性別和年級進行分類,對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按專業進行分類,對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 檢驗得知,中職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不存在性別差異。目前的中職學生都是生活在21 世紀的新時期,在新的時代里,中國經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全民受教育的理念不斷深入,男女性受教育的公平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障,女生的勤奮、自律也使她們在學業上收獲了更多的成功體驗,因此男女生在生涯決策上并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獨立樣本t 檢驗在年級維度上顯示,中職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不存在年級差異。福建省從2017 年開始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學業水平考試,本次參與問卷調查的被試,從初中階段就開始了解到中職學校的最新政策,學生及家長對自身未來的規劃比較清晰,大多數人選擇繼續升學。而且進入中職學校后,學生對比的方向不再是同一年段的橫向對比,而是同一專業類別的綜合比較。因此,學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不存在差異與新政策的實施有一定的關系。
由表5 可知,中職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存在專業部差異。差異檢驗結果與表2 的情況相同,該差異檢驗再次證明了學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感與學生自身的入學成績、社會期許、升學比例等存在較大的關系。

表5 中職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的專業部差異檢驗(n=580)
通過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中職學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感在年級和性別方面不存在顯著的差異。
(二)中職學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感在專業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
(三)差異的原因可能與學生自身的入學成績、社會期許、升學比例等存在較大的相關。
(四)基于專業的影響,對不同專業中職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采取切合實際的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