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力(江蘇創新安全檢測評價有限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0)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是通過全面、系統地識別和分析工作場所風險因素及防護措施,定性或定量的評估職業健康風險水平,從而采取相應控制措施的過程。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部分:(1)危害識別(2)危害特征評估(3)接觸評估(4)風險描述及控制措施。其主要程序:首先通過系統識別危害因素,評價暴露的可能性,進行危害等級HR及暴露等級ER的評價,然后通過公示Risk=[HR×ER]1/2計算風險,判斷其風險水平,確定風險等級。通過計算結果將職業健康風險等級劃分成5個等級,根據不同風險等級情況,來決定相應風險的防控措施優先等級。結合我國職業衛生現狀,將優先控制風險措施從職業病防護設施工程技術措施、個人防護用品配備、職業健康管理措施和應急救援設施(措施)、職業健康監護和相關教育培訓等方面。
選擇某農藥生產企業有機磷生產項目作為研究對象,建設項目以間甲酚、環己烷、硫酸、氫氧化鈉、鹽酸、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二硫化二甲基、PTC-911相轉移催化劑為主原料和輔料生產倍硫磷原藥,副產品有氯化鈉、硫酸鈉等,中間產品有3-甲基-4-甲硫基酚。
2.2.1 危害特征等級(hazard rating,HR)評估
危險特征評估是對識別使用或存在的化學物相關資料確定它們是否有毒或是否會對健康產生職業損傷。化學物的危害大小主要取決于其毒性、職業接觸情況及其他影響因素。根據化學物的毒性對其進行危害分級,風險劃分為5個等級,分級方法可參考《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附錄F中表F-1。此外,也可根據化學物急性毒性實驗的半數致死劑量(LD50)和半數致死濃度(LC50)進行化學物的危害分級,分級方法可參考《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附錄F中表F-2。實際應用中可能會出現與依據化學物的毒性和化學物急性毒性實驗濃度劃分的危害等級不同的情況,為確保勞動者的職業康與安全,應選擇高級別等級進行風險等級評估。
2.2.2 接觸等級(exposure rating,ER)評估
接觸評估是考慮暴露或有可能暴露于有毒有害因素的員工,同時考慮其暴露水平、暴露頻率、暴露時間及不同暴露途徑來估計其暴露程度。風險劃分為5個等級,,分級方法可參考《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附錄F中表F-4。
根據工程分析與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分析,新沂市泰松化工有限公司有機磷生產項目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和產生的主要化學有害物質職業病危害因素為:二硫化二甲基、間甲酚、硫酸、3-甲基-4-甲硫基酚、氫氧化鈉、鹽酸、環己烷、二甲基硫代磷酰氯、倍硫磷,根據化學有害因素的毒性和急性毒性實驗數據,選擇高級別等級進行危害特征分級。經分析上述化學有害因素危害特征分級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化學有害因素危害特征分級情況
根據化學有害因素的物理特性、危害控制措施、使用量、接觸時間及接觸水平,采用綜合指數法對化學有害因素接觸水平進行評估,綜合考慮化學有害因素的理化特性、職業危害控制措施、化學品使用量、接觸時間及暴露水平,采用綜合指數法對化學有害因素接觸水平進行評估。根據危害特征評估結果和接觸水平評估結果,通過公式計算風險指數R。
經風險評估分析可見(如表2所示),新沂市泰松化工有限公司有機磷生產項目存在的硫酸、倍硫磷等化學有害因素的作業崗位為一般風險,應給予重點關注,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間甲酚、二硫化二甲基、3-甲基-4-甲硫基酚、氫氧化鈉、鹽酸、環己烷、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作業崗位為低風險,應給以一定的關注,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

表2 各崗位接觸化學有害因素風險指數情況
從有機磷生產項目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可以看出,該項目主要化學危害因素的防控點(崗位)為倍硫磷車間硫化工序硫化反應釜、倍硫磷車間中間體工序溶劑蒸餾釜、倍硫磷車間原油工序原油接受槽。現階段用人單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作業崗位設置強制通風設施,將存在的有毒有害氣體排至車間外。但從半定量風險評估結果來說,倍硫磷車間硫化工序硫化反應釜、倍硫磷車間原油工序原油接受槽的風險仍較高,而且采取強制排風措施不能造成物料、能源等浪費,還會造成車間外空氣污染,進而造成交叉污染現象。
建議在倍硫磷車間硫化工序硫化反應釜、倍硫磷車間原油工序原油接受槽等風險較高崗位設置密閉操作間及增加有機廢氣收集裝置,將集氣罩收集到的有機廢氣通過密閉管道輸送至集中處理裝置,同時保證作業崗位換氣次數達到12次/h,作業人員進入密閉操作室前需開啟強制通風裝置至少15 min,從而降低作業崗位有毒有害物質濃度且避免交叉污染,降低勞動者接觸化學性危害因素的風險。
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用人單位應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通過對某化工企業有機磷生產項目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對比化學性危害因素作業分級結果,可以看出半定量風險評估法評價農藥生產企業職業病危害是可行的,解決在缺少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結果情況下,基于危害因素理化性質、流行病學、臨床、毒理學及環境研究情況等相關數據,對建設項目發生的職業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進行評估、分級,能夠基本反映作業崗位風險等級情況,為安全管理人員提供化學品危害控制工具箱,評價現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風險性。根據危害程度考慮有關消除或減輕這種職業健康風險所需的防護設施(措施),并根據風險等級來確定風險控制的優先權,但不能作為風險管理中降低低風險控制措施的手段。
風險評估法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特別是各種化學有害因素的理化性質、毒理學性數據、流行病學資料相對復雜,同時評價暴露時考慮的因素眾多,此評價方法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要求相對較高。另外,現階段的風險評估法未能考慮化學危害因素的聯合作用,所以接觸風險評估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