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仲秋
摘要:高中階段的學習對學生十分重要,同時也十分關鍵,是他們對過去10多年學習成果的總結,同時也是提高他們知識水平的重要階段。通過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教學中,老師要合理進行教學改革工作,讓學生可以在更加合適的氛圍中進行語文學習,同時也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了解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社會的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傳統文化素養
1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1提升學生學習熱情
高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已經經過了多年的成長,逐漸成熟,在面對各種外界事物時都會產生自己獨特的看法。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老師能夠把一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和關注我國傳統文化。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他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能夠產生更加積極的情緒和熱情,從而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也促進學生文化品格的進步。
1.2提升學生文化修養
我國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傳統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更多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不斷提升自己,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
1.3助推學生的文言文學習
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文言文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同時對于高中學生來說也是十分困難的一部分學習內容。學生想要真正學會文言文,必須要對從古至今語言的變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還要了解歷史的發展和文化背景。所以,在進行高沖語文教學時,老師想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能夠借助文言文,通過文言文中的一些歷史故事以及人物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了解更多的歷史文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加理解文言文的內涵,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效益。
2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2.1拓展介紹史料,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中遇到許多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通過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能夠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深化擴展,通過歷史事實以及各種經典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通過對傳統文化的不斷滲透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熱情,促進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之間的結合。例如,在進行《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言文的教學時,在讓學生了解了有關《左傳》、編年體、國別體和紀傳體等各種知識的內容之后,學生會進行提問:“他們一起攻打鄭國的原因是什么?”老師能夠通過使用向學生介紹一些史實內容和故事,讓學生真正了解他們一起攻打鄭國的原因:首先,晉文公在逃亡過程中曾經路過鄭國,但是并沒有受到他們的優待;其次,在進行晉、楚城濮之戰的時候,鄭國向楚國提供了武力上的援助,所以和晉國有仇。通過這些史料能夠讓之后的教學更加順利,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燭之武臨危受命,保護國家安全的大義。所以,將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史料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師能夠通過利用史料讓學生產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2組織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精神
語文是擁有較強實踐性特征的科目。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能夠做到“做中學,學中做”,為提高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了基礎保障。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時,老師能夠根據規劃的教學內容設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些活動。通過在活動中和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接觸,能夠讓他們感受到高中語文豐富的內涵。比如,在進行《廉頗藺相如列傳》這篇文章的教學時,老師能夠講一些有關司馬遷和《史記》的知識,然后讓學生將文章的內容演繹出來,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理解文章的內容,感受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語文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組,通過討論分配角色。然后老師對教學時間進行合理規劃,從課堂中分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表演。學生的表演樣式有很多,一些小組使用分角色對話的形式將課文情節表演出來,還有小組使用話劇的形式對文章內容進行呈現。在完成表演以后,老師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表演你們對廉頗和藺相如有了怎樣的了解?學生可以感受到廉頗的知錯能改,藺相如的智勇雙全等特點,同時也在表演的過程中被優秀的歷史文化影響。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時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老師應該根據語文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研究并應用,讓學生在參與活動時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
2.3延伸教學空間,升華學生傳統文化素養
學習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傳統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而且其中蘊涵著非常多的精神和意義。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高中語文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老師不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而且要對教學空間實施進一步的擴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發現傳統文化,在生活中了解傳統文化,從而進一步促進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社會的傳承和發展,實現對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比如,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是其中十分關鍵的一部分教學內容,所以在進行寫作的練習時通過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對于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比如,老師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能夠為學生布置一項有關中秋的寫作任務,其中一些學生的寫作內容是有關中秋節的來歷,還有一些學生的寫作內容記錄了他的中秋節,此外,也有一部分學生寫了中秋節的一些傳統活動和相關文化。老師也能夠寫一篇與中秋相關的文章和學生分享,讓學生進行評價,同時也要從學生的作品中選出一篇在課堂上和同學們進行分享。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溫馨,學生通過這種活動不僅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寫作方式,而且能夠加深對中秋節的了解。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想要將傳承了數千年的傳統文化繼續延續下去,離不開語文的這一學科的幫助,傳承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通過將傳統文化滲透入高中語文教學之中,不僅能夠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而且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在進行實際的教學工作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進行教學改革工作,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實現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之間的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鐘莉萍.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江西教育,2018(30).
[2]高歌.淺析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8(40).
[3]鄭海燕.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9(2).
[4]張瑋.解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