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義
摘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當前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本文從河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其發展過程中內部的利弊和外部的機遇和威脅,提出河南省要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政府層面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法律法規的完善,企業層面要創新觀念,提高品牌知名度并適時發展跨境電商。
關鍵詞:河南省;農村電商;農產品
河南是農業大省,將三農服務落實到位是全省經濟發展的大事,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農產品要銷售,都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的扶持,農村電子商務就是一種通過網絡來服務于農村資源的重要技術平臺。農村電子商務是指依靠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給經營農村產業領域的生產主體提供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交易活動的全過程。農村電商作為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實體終端直接扎根于農村,服務于三農,真正使三農服務落地,使農民成為平臺的最大受益者。
一、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現狀
近年來,隨著中央1號文件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和物聯網+農業戰略的部署和實施,淘寶以及京東等頭部電商企業紛紛進入農村市場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這種新型的營銷模式正在逐漸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促進農村的發展和進步。截至2020年8月,河南省已經在13個地區的縣城建立了農村電商發展示范基地,這些縣城包括確山、杞縣、光山縣等;38個縣城建立了示范點,展開了電商業務,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建成121個縣級電商扶貧公共服務中心、2.35萬個村級電商扶貧服務點,培育5740位電商扶貧帶頭人,組織舉辦700多場次農產品產銷對接會,銷售額達415.7億元,帶動5.93萬貧困人口實現就業創業,目前河南農產品網上交易增幅排名全國第六位。
二、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SWOT分析
河南省農村電商發展以來,利用當地的區位優勢和環境支持,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也給農民帶來了很多的發展機會,同時也還存在一定的劣勢與挑戰。
1.優勢分析(S)
第一、電商隊伍的擴大
農村電商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為了提高從業者素質,政府開設了各種免費電商培訓班,給群眾帶來了電商創業的動力。以信陽市光山縣2018年一次調查問卷為例,抽樣150位人員顯示有73%的人參與過電商培訓,全縣全年電商培訓77場次、培訓了5200余人。全縣各類網店2萬余家,主要借助的電商平臺是拼多多、京東和淘寶;電商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有20多家電商服務企業。
第二、電商認可度較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村電力和通信設施的完善,農民對電子商務了解渠道增多,認可度較高,這對農村地區開展電子商務帶來極大便利,農特產品的買賣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已經成為一種共識。電商在農村這種極高的認可度主要源于手機的普及、電商平臺拼多多、淘寶和京東等的普及、農村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帶動以及政府推廣等原因。
第三、區域資源豐富
農村電商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拓寬農場品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銷售,河南是農業大省,區域農場品資源豐富,特色鮮明,這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優勢。焦作的山藥、新鄭的紅棗、信陽的毛尖、駐馬店的香油、南陽的牛肉、長葛的蜂蜜等土特產品馳名省內外,電子商務可以突破其銷售區域限制。
2.劣勢分析(W)
第一、缺乏綜合性經營人才
河南是農業大省,近二三十年的改開開放的總體趨勢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才流向大城市或省外,農子里剩余人口要不然是老弱病殘,要不然就是一些只上過小學初中的受教育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這些人學習和理解能力較弱,培訓后大多人就會一些簡單的電腦或手機操作,對電商運營需要的物流、銷售、促銷等綜合性商業技術不理解或理解應用能力有限。
第二、缺乏知名電商品牌
河南省農村電商大多為草根電商,從事農村電商的網店中,90%以銷售服裝和農產品為主,依靠的平臺主要有淘寶店、拼多多、京東和抖音等。以農場品為例,由于缺乏運營技巧和土特產品的季節性,普遍性品牌效應不強,經營時好時壞、時斷時續,導致農村網店規模偏小,知名度不高,影響其發展壯大。
第三、物流基礎設施有待加強
河南農村電子商務開展的時間較長,取得的不錯成績,但是農村電商的基礎物流設施問題依舊不小,特別是一些交通不便地處偏僻的農村,沒有物流店或雖然有快遞物流店,但距離較遠的、或者物流人員服務不到位的現象普遍存在。快遞物流是電商發展的基礎設施,要完善好農村地區或村鎮上的快遞物流,這樣可以更好的更便利的滿足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
3.機會分析(O)
第一、政府的支持
自2014年以來,中央及河南省都先后制定發布了許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如2015年中央出臺的《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速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年《河南省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工作實施方案》,2018年《河南省電商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2020年《河南省商務廳關于印發河南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培訓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等。這些政策加快了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也表明農村電商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第二、電商平臺的助推
在國家農村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的激勵下,各大電商集團也積極響應號召,為了占住先機,紛紛制定了各種農村電子商務戰略。目前全省各地已經建成許多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頭部電商企業如蘇寧易購的“往來云商100縣聯盟”、阿里巴巴集團的阿里農村淘寶項目、京東集團的農村電商“特色館”項目已經在全省遍地開花。
第三、消費需求的拉動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居民購買力大大增加,這導致消費者需求出現較大的差異,以土特產為主導產品的河南農村電商能很好的滿足這種需求。電子商務的一個巨大優勢是轉換了時間,拉近了空間,在新冠疫情長久持續的陰影籠罩下,讓消費者坐在家中,通過網絡就能買到質優價廉的商品,這是消費者的福利,也是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的機會所在。
4.威脅分析(T)
第一、競爭加劇
全國范圍內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各省都鼓勵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各地農村網店、電商行業遍地而起,這大大加劇了農村電商間的競爭,對河南省的農村電商發展帶來挑戰。電商的便利是普惠性的,各省的農特產品在一個平臺上公平競爭,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增加了經營管理難度。
第二、監管不力
對于農村電商的發展,政府雖然頒布了很多政策,推出了不少推動措施,但也存在了一些薄弱環節,比如缺乏對相應電商和平臺的監管與規范、農特產品的質量標準不統一等。農村電商市場雖發展較大,但產品質量的良莠不齊、經營銷售存在惡意競爭,這些都阻礙了農村電商的全面健康發展。
三、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策措施
1.完善農村電商基礎建設
河南省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農村網絡、通信、交通建設,不斷完善電商配套設施,建立農村電商產業鏈上下游配套服務體系,早日做到物流配送、快遞收發到戶;要加強農村基層干部的培養,要加強對農村人口的教育,讓他們學習,提倡接受新知識、新思想;要利用高校的師資和教學設備優勢培養農村電商實用人才,對那些有意愿從事農村電商的人員進行培訓和技術指導。
2.健全農村電商法律體系
農村電子商務高速發展,但是農民的法律意識并沒隨之增強,而且相對應的立法具有滯后性。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市場應當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來衡量和規范,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來保障,并運用科學管理的方法來經營。農村電商作為農村產業和電子商務相互融合發展的結果,為了保證其繼續以無限活力發展下去,必須優化農村電商的法律制度環境,同時規范市場、規范行業標準與行為,以科學管理的方法去經營電子商務,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3.提高品牌知名度擴大影響力
農特產品的品牌優勢是農村電商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礎,沒有品牌的力量河南省的農村電商將失去競爭優勢。強化品牌力量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各級政府要通過廣告、展覽會等各種形式推廣介紹本區域產品,二是特定的農特產品電商企業要組建協會或商會,加強溝通協作,制定產品標準,規范經營行為,維護品牌健康發展;三是電商企業要完善管理制度,控制好產品質量關,不虛假宣傳、不惡意競爭,不做損害品牌美譽度的事情。
4.適時發展跨境電商
河南省不僅在國內是交通運輸樞紐中心,同時也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國際中轉中心。近幾年隨著保稅物流中心、航空港和幾十家特色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的建設,這使得河南省發展跨境電商擁有許多優勢,在國內電商競爭趨于白熱化階段,有條件的農村電商企業,要適時發展跨境電商,要推動河南農特產品“走出去”,融入全球價值鏈、產業鏈體系,努力打造農產品國際品牌,實現河南農業高質量發展。
四、總結
農村電商是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工具和手段,它有效銜接了農村農產品生產和城市消費者的需求,極大的提高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民生活,也促使更多的人才回流,聚集了更多的優質資源,有效地推動了農村各項產業的發展,河南省應立足省情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農村電商。
參考文獻:
[1]關淑平.河南省農村電商發展述論———基于洛陽市新安縣農村電商發展現狀的調查[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8:42-45
[2]莊瑞軒、王曉梅.河南省推進農村電商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金融經濟,2018,11:25-26
[3]孫琳.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商發展的新契機[J].河北企業,2019(0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