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小玲,寧為民,陳敬毅,趙 湛
(廣東省東莞市中醫院內三科,廣東 東莞 523000)
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是急性腦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腦功能障礙,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等特點[1]。腦卒中患者因高齡、基礎疾病多、肢體障礙、長期臥床等原因易發生吞咽困難,從而發生誤吸、營養不良等情況,易發展為腦卒中相關性肺炎(SAP)及重癥肺炎,且病死率高,治療難度大,社會經濟負擔重[2]。大多數腦卒中患者并非死于卒中本身,而是死于卒中的并發癥,SAP也是腦卒中患者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目前臨床治療SAP主要方法是控制肺部感染,以抗生素治療為主[4]。本研究用通圣方輔治SAP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90例,均為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50~85歲,平均(65.25±3.52)歲;病程1~6d,平均(3.22±0.21)d;腦梗死26例,腦出血19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50~85歲,平均(65.34±3.61)歲;病程1~7d,平均(3.21±0.30)d;腦梗死26例,腦出血1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SAP診斷標準[5];②符合SAP中醫診斷標準[6],辨證分型為痰熱壅肺型。主癥為咳嗽氣息急促、喉中有痰聲、痰多黏稠、咯吐不爽、痰有熱腥味,次癥為咯吐血痰、胸脅脹滿、咳引胸痛、面赤、身熱、口干欲飲,舌質紅苔薄黃膩、脈滑數;③患者及家屬知情且自愿受試,簽署受試協議。
排除標準:①發病前已患有肺部疾病;②伴有顱腦轉移;③伴有免疫或血液系統疾病;④短時間內參加過其他實驗;⑤因精神或體質問題無法有效配合試驗。
兩組均根據患者情況選擇敏感抗生素,同時給予常規護理例如拍背、翻身、吸痰、鼻導管吸氧(氧流量:1.5~2.0L/min)及鹽酸氨溴索(黑龍江福和華星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11031)化痰,1次10mL,日2次。
觀察組加用通圣方。藥用防風、天竺黃、厚樸、赤芍、大黃各10g,梔子、虎杖各15g,人工牛黃0.3g。加水煎煮藥液濃縮約至100mL,與水濃度比1.2∶1為1劑,分早晚溫服,日1劑,2周為一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對咳嗽程度(無咳嗽,偶有咳嗽,持續咳嗽)、咯痰量(無痰、少痰、痰多)、發熱程度(<37℃,37℃~38.5℃,>38.5℃)進行評價,分別記為0、3、6分。
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包括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肺部影像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WBC)恢復正常時間。每日監測體溫、啰音情況,并記錄恢復體溫正常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使用X線片觀察肺部陰影,并記錄肺部陰影恢復正常時間。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WBC水平,并記錄WBC恢復正常時間。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抽取晨起時靜脈血5mL,以2000r/min離心10min取上層血清,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TNF-α)、血清降鈣素原(PCT)。
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痊愈:咳嗽、咯痰消失,體溫恢復正常,中醫證候積分減少大于等于85%;顯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60%~85%;有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0%~60%;無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小于3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d,±s)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d,±s)
WBC恢復正常時間觀察組 45 3.25±1.05 4.22±1.06 8.06±0.95 8.02±0.35對照組 45 5.82±1.35 6.08±1.08 9.15±0.57 8.89±0.56 t 10.080 8.245 6.600 8.838 P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肺部影像恢復正常時間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Hs-CRP(mg/L) TNF-α(mg/L) PCT(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48.15±4.05 18.72±2.35* 105.48±13.82 65.15±7.38* 3.85±0.74 1.57±0.12*對照組 45 48.26±4.32 20.77±2.21* 106.45±12.97 82.53±10.77* 3.84±0.69 1.79±0.11*t 0.125 4.263 0.343 8.930 0.066 9.066 P 0.901 0.000 0.732 0.000 0.947 0.000
腦卒中多發于老年人群,因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呼吸道對于外界病原菌清除及屏障防御功能減弱,難以有效自主咳嗽及排痰,因此合并意識及吞咽功能障礙導致誤吸發生率居高不下,極易引起肺部感染。此外既往合并呼吸系統疾病者呼吸道內大量細菌定植繁殖和侵入,亦是導致SAP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7-9]。SAP與腦卒中后機體的功能障礙關系密切,但SAP有更為復雜的病理生理基礎,與單純吸入性肺炎存在一定的差異。中醫認為,絕大數老年人卒中之時,就已經出現陰陽失調、五臟俱虛的病因病機,合并體質虛弱,免疫功能低下,咳嗽、肺部感染容易反復發作,長期反復應用抗生素而出現的藥物耐藥性,增加了治療難度[10]。
通圣方具有宣通三焦、疏通氣血、化痰開竅、通腑泄濁之效。方中防風、大黃、梔子三者為君藥,防風辛散,祛風散表解痙,宣通上焦氣機,提壺揭蓋,可有效保護神經細胞以減輕腦出血后的神經組織損傷,促進腦缺血再灌注后損傷的神經功能康復,大黃清熱通腑,推陳出新,使得邪從胃腸而解。現代藥理實驗[11]證明大黃有抗菌、抗炎、利尿、清除氧自由基、免疫調節等多種作用,改善肺炎的同時還能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梔子具有解熱、抗炎、鎮痛、抗病毒抗氧化功效,佐以虎杖利濕退黃,赤芍活血祛瘀,厚樸行氣通腑。同時,人工牛黃清熱解毒,現代藥理實驗[12]發現人工牛黃具有一定的鎮靜、抗驚厥作用。虎杖中含有游離氨基酸及銅、鐵、錳、鋅、鉀等無機物,可以通過抗病原維生物起到鎮咳、平喘等作用。赤芍中所含芍藥苷具有解痙、減輕血栓干重等作用,在減輕腦部血栓的同時化痰開竅、通腑泄濁,三焦通暢,從而可改善肺炎相關癥狀,達到腦肺同治的效果[13]。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H s-C R P、TNF-α、PCT水平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提示通圣方可有效改善SAP血清炎癥水平。研究證明,炎癥在SAP的發生中占有重要作用,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對血管內皮細胞具有直接性的損傷,同時可有效增強自然殺傷性細胞的分裂功能,因此當機體受到炎癥損傷時均會急劇上升[14]。現代藥理研究證明人工牛黃有解熱鎮靜、鎮咳祛痰、抗菌、抗病毒和抗過敏作用,大黃、赤芍、厚樸有較強的抗菌作用。配合抗生素,在改善神志癥狀的同時可有效控制SAP肺部感染情況,改善機體炎癥反應[15]。
綜上所述,通圣方輔治SAP可改善肺炎相關癥狀,降低SAP炎癥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