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社會資本和農戶滿意度視角下的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研究
——基于中介效應檢驗模型的實證分析

2021-11-16 11:52:36汪紅梅劉宇薇
商學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滿意度效果影響

汪紅梅,劉宇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7.4億人,2018年中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已經降至1.7%。2020年是全面脫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盡管絕對貧困已然消失,但相對貧困將持續存在(李小云,2020)[1]。根據中國科普所公布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報告(2018年)》,目前農村居民的科學素質數值從2007年的0.97%提高到2.62%。由于我國農戶群體數量龐大,普遍教育水平和科學素質較低,缺乏自我發展能力,農戶容易面臨重返貧困的問題。因此,如何緩解相對貧困、防止貧困戶返貧成為政府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曾提到缺少相應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是貧困落后的根源之一[2],并提到農閑期間的培訓在短期內能對緩解貧困起到重要的作用[3]。國內已有研究同樣表明:為農戶提供更多“賦能”的公共服務對實現減貧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郝曉薇等,2019)[4]。作為發展型社會政策,科普服務可以緩解目前由于農戶受教育水平整體較低而影響農戶生活水平的困境(李曉嘉,2015)[5],可以有效抑制貧困人口返貧(李靜,2017)[6],同時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王梅奚,2017)[7]。

社會資本和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是影響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農戶通過社會資本在農村中進行交流與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信息(徐戈等,2019)[8],除了科普服務給農戶普及相關知識技術之外,農戶之間的相互支持配合也有助于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發揮。農戶對于科普服務的滿意度則會通過影響人們行為傾向(白琳,2009)[9],進而影響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由此高質量、高參與度以及高滿意度的科普服務不僅有利于提高鞏固減貧效果,還有利于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以實現鄉村振興,使農戶過上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同時社會資本對于農戶政策的滿意度存在影響(吳玉鋒等,2015)[10],社會資本通過加深農戶對科普服務的了解程度和認知水平,提高其對科普服務參與程度,從而影響農戶的滿意度。因此,農戶滿意度在社會資本對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影響中可能存在中介作用。

目前針對科普服務的研究多聚焦于其重要性和評價,對其實現減貧效果的路徑機制較少涉及;針對減貧的研究大多僅聚焦在針對收入貧困或多維貧困,但已有研究表明基于多維視角的貧困發生率遠高于單一收入維度的貧困發生率(張金萍等,2020)[11],即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的減貧效果同樣值得重視。本研究的邊際貢獻在于聚焦科普服務,同時關注收入減貧效果和多維減貧效果,并從社會資本和農戶滿意度雙重視角,檢驗社會資本是否可以通過提高農戶滿意度進而影響科普服務減貧效果,考察科普服務減貧機制。由此,研究不僅可以拓展理論視角,還對全面脫貧后農村人口自我發展、緩解相對貧困等問題以及科普服務未來的方向等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二、概念界定與研究假說

(一)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概念界定

減貧的實現,最終表現為農戶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持續性改善。阿瑪蒂亞·森(1976)提出,僅僅依靠收入標準來判斷農戶是否處于貧困狀態,會忽視更加貧困的人,對社會存在危害[12]。本文借鑒侯亞景和周云波(2017)[13]將貧困測量分為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兩個維度的方法,將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定義為收入減貧效果以及多維減貧效果。

1.收入減貧效果

減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農戶收入水平的提升,宋憲萍和張劍軍(2010)[14]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農戶認為資金可以有效改善目前的貧困狀況,因此農戶收入增長是減貧效果最重要的指標。目前,我國針對農戶的科普服務不僅有針對第一產業的服務,還有針對農業產業鏈延伸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相關服務。因此農戶的收入減貧效果可以通過農戶第一產業以及第二第三產業上收入的增加來進行測度。

2.多維減貧效果

首先,減貧的實現有賴于農戶觀念、知識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的改善。行為經濟學認為, 農戶的觀念制約著農戶的社會行為[15],即農戶觀念的改變可以影響其社會行為,從而改善生活水平。阿瑪蒂亞·森的能力貧困理論提出要從根本上緩解貧困,需要將個人自我實現功能方面的實際能力納入考察范圍[16],即自我發展能力是減貧的關鍵和核心(李中鋒和吳昊,2016)[17],對避免農戶返貧有重大影響(楊科,2009)[18]。科普服務通過給農戶傳授知識、生產技能和科學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戶的知識水平,改變落后的觀念,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避免因獲取知識能力缺失和知識匱乏而產生知識貧困(胡鞍鋼和李春波,2001)[19],以及避免因知識貧困產生的低素質屏障效應引發的經濟貧困。

其次,農戶生產積極性的提高和鄉村治理參與度的改善也是減貧效果的重要表現。農戶容易對福利制度產生依賴,提升農戶生產積極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孫伯馳和段志民,2020)[20],而鄉村治理參與度的提升,可以加強農戶話語權,引導政策向更有益自身的方向發展(郭熙保和周強,2016)[21]。因此,農戶接受科普服務,可以提升生產積極性,提高其對鄉村治理的參與度,從而達到減貧的目的。

最后,生態環境狀況是減貧效果的重要表現(王小林和馮賀霞,2020)[22]。科普服務對于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具有積極作用,良好的科普服務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邵喜武和郭慶海,2006)[23]。

綜上,本文將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定義為:(1)收入減貧效果。即農戶參加科普服務后,其自身感知到的在第一產業上收入水平和第二第三產業收入水平上的提升情況。(2)多維減貧效果。多維減貧效果將根據以下指標進行測量:農戶知識水平提升情況;農戶自身觀念改善情況;農戶自我發展能力提升情況;農戶生產生活積極性提升情況;農戶鄉村治理參與度的改善情況;農戶自身感受到的生態改善情況。

(二)社會資本的概念界定

本研究借鑒帕特南對社會資本定義方法,將社會資本分為信任、互惠規范和社會關系網絡[24]。(1)信任。根據Luhmann(1979)[25]對于信任的界定,將信任分為人際信任和制度信任:人際信任即通過人與人的感情關系建立起來的促進農戶之間互相交流、加強農戶之間相互聯系的信任;制度信任即通過制度和規范的約束降低風險的過程中的信任。(2)互惠規范。根據Gouldner(1960)[26]在社會交換理論中闡述,互惠規范是“一個人要想獲得回報,就有必須對他人付出的義務”。互惠規范的產生有賴于人際關系及一個地區的社會風氣即社會價值觀(Cropanzano和Mitchell,2005)[27]。(3)社會關系網絡。社會關系網絡包含關系網絡和社會參與。Deci和Ryan(1985)[28]認為,由于人們對于人際關系的需要產生了社會關系網絡,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與人的交流和發展關系的需求。社會關系網絡使得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所擁有的某種資源,因此能夠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唐為、陸云航,2011)[29]。

(三)作用機制與研究假設

1.社會資本對收入減貧效果和多維減貧效果的影響機制

丁建軍和冷志明(2018)[30]研究表明,社會資本對于減少貧困發生率具有重要影響 。學者們已有研究表明:社會資本可以提高青年人群的收入水平(李韻秋和張順,2020)[31]以及農戶的收入水平(葉靜怡和周曄馨,2010)[32],與此同時,社會資本對于緩解農戶多維貧困也有顯著作用(王恒等,2019)[33]。

社會資本中的信任通過影響農戶之間、農戶與政府的溝通情況(李玉恒等,2016)[34],提高農戶對科普服務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從而提高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農戶接受科普服務后,互惠規范可以通過形成互惠的社會環境、改善社會風氣,來推動科普服務中傳達的新理念、新方法的落實,提高農戶的收入、知識及自我發展能力水平,改善農戶的觀念,提高農戶對于生產的積極性和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并促使農戶共同改善生態環境。農戶在參與科普服務之后,社會關系網絡可以幫助其更好地獲取資源和機會,降低了信息搜尋成本,提高農戶之間的合作效率(彭文慧和李恒,2018)[35]。社會關系網絡還可以建立非正式保險制度,加大科普服務相關方法技術投入使用的可能性。

H1:社會資本對于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具有正向影響,即農戶的社會資本狀況越好,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越好。

H2:社會資本對于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具有正向影響,即農戶的社會資本情況越好,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越好。

2.社會資本對農戶滿意度的影響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社會資本會影響農戶對公共服務以及政策的滿意度,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吳玉鋒,2015)[36]、合作社信用合作(崔彩賢等,2020)[37]等。信任通過影響農戶對科普服務認知來影響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即農戶對科普服務的了解和認知情況越好,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越高。互惠規范通過影響農戶的合作情況,提升農戶共同使用科普服務設施頻率,加強對科普服務內容的交流影響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社會關系網絡使農戶通過人際關系網絡更詳細地了解科普服務的內容。同時,社會關系網絡中的社會參與通過提升農戶對各項活動以及鄉村治理的參與度,提高農戶在科普服務政策和內容上的話語權,以使科普服務更滿足其需求,從而提高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

H3:社會資本對農戶滿意度具有正向影響,即農戶的社會資本狀況越好,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越高。

3.農戶滿意度對收入減貧效果和多維減貧效果的影響機制

在顧客滿意度模型中,顧客的滿意度會對顧客的行為傾向產生影響(唐曉云,2015)[38]。在組織行為學理論中,赫茨伯格也曾提出員工對于工作的滿意度會影響其工作績效。韓翼(2008)[39]通過實證分析驗證了員工對工作滿意度越高,工作績效越好的結論。同樣,滿意度會影響參與者的持續參與意愿。根據期望確認模型,用戶滿意度正向影響用戶持續使用意向,且用戶滿意度是影響用戶持續使用行為最重要的因素(Bhattacherjee,2001)[40]。Tanford等(2012)[41]通過研究證實參會者滿意度是影響其重復參會意向決定因素。劉議蔚和王玉斌(2021)[42]的研究表明滿意度可以顯著影響后續消費者對特色農產品的購買行為意向。根據上述理論可以推斷,農戶滿意度通過影響農戶的行為傾向,即影響參加后續的科普服務的意愿以及農戶在科普服務中所學知識技術方法付諸實踐的情況,從而提高農戶收入增加和能力等提升的可能性,對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產生影響。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4:農戶滿意度對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越高,科普服務給農戶帶來的收入減貧效果越好。

H5:農戶滿意度對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越高,科普服務給農戶帶來的多維減貧效果越好。

考慮到社會資本對農戶滿意度存在影響,以及農戶滿意度和社會資本都可能存在對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影響,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H6:社會資本可以通過農戶滿意度這一中介變量影響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

H7:社會資本可以通過農戶滿意度這一中介變量影響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

三、數據來源、變量定義及模型選擇

(一)數據來源

為了檢驗社會資本、農戶滿意度對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影響,本文使用了課題組在2019年7~8月在陜西省開展實地調研收集的數據。已有學者研究證明東部科普的發展不論在資金還是在高素質科普人才數量上面均優于中西部地區(李群和王賓,2015)[43],因此本研究針對地處西部的陜西省進行調研,以掌握中國科普服務的具體情況。調研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在陜西省7個市的9個縣共選取620戶家庭進行實地調查,并在接受調研的家庭中選取一位對家庭生產經營及社會關系等情況了解程度比較高的成員進行詢問。調研總共回收問卷620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共剩余有效問卷596份,有效回收率為96.12%。其中參與過科普服務的共297份,參與過科普服務家庭的問卷占有效問卷的49.83%。

1.村莊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所面向的村莊大多以務農為主。受訪者所在村莊普遍開展過科普服務,部分村莊有科普服務設施如鄉村e站、科普中國等,并接受過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服務。科普服務內容以種植、養殖為主,主要形式為專家講座,部分村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專門開展了針對第二、第三產業的科普培訓,如目前以旅游避暑聞名的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的部分鄉鎮曾面向當地農戶開展了“如何開辦經營農家樂”的培訓。

2.調查樣本的基本特征

樣本總體特征見表1。有效問卷中全部受訪者以男性為主(53.35%),參與過科普服務的農戶數量占總體樣本的48.13%。家庭人均年收入15337.47元,由于在統計收入時未扣除生產經營支出,大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陜西省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12.84元。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總體的76.34%。根據農戶的性別特征、受教育水平和學歷情況將全部樣本分組進行比較,得到如下結果:男性參與科普服務情況要優于女性,高收入群體(收入水平高于所有樣本平均收入水平)的參與情況優于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低于所有樣本平均收入水平),而低學歷群體(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水平)的參與情況優于高學歷群體(受教育水平在中專、高中及以上水平)。

表1 農戶參與科普服務的分布情況

參與過科普服務的受訪者特征。參與過科普服務的男性受訪者占總體參與過科普服務受訪者的54.40%。受訪者文化水平總體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8.11%。家庭人數總體符合正態分布,以3~5人為主。家庭平均年收入為7.167萬元,一年內仍有務農收入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77.1%。

(二)變量設置及描述性統計分析

1.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

本研究將從農戶第一產業和第二第三產業收入增加情況、農戶知識水平提升情況、農戶自身觀念改善情況、農戶自我發展能力提升情況、農戶生產生活積極性提升情況、農戶參與鄉村治理度的提升情況、農戶自身感受到的村莊生態改善情況來確定減貧的效果。考慮到即使科普服務不能使農戶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達到減貧的效果,也不太可能使農戶的生活水平變得更差。因此,本研究在問卷中將減貧效果定義為三分類變量,“1”代表沒有變化/沒有改善,“2”代表有一定程度的變化/改善,“3”代表有顯著的變化/改善。具體定義及描述性統計見表2。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良好,收入減貧效果的表現差強人意。但在調研期間發現大部分農戶描述收入時較為保守,由此收入減貧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差。

由于總體指標過多,本研究選取因子分析對所有指標進行降維。8個減貧效果指標的KMO檢驗值為0.838,Bartlett球形檢驗的近似卡方值為902.334(sig=0.000),說明所選取的樣本指標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研究提取兩個變量,并采用最大方差法(varimax)對成分矩陣進行旋轉, 以達到每個主成分上的最高載荷量最少的效果,結果如表2右側所示。因子分析結果表明,因子1更大程度上代表了農戶參與科普服務后的觀念變化情況、知識水平變化情況、自我發展能力變化情況、生產積極性變化情況以及參與鄉村治理積極性變化情況和村莊生態環境變化情況,即多維減貧效果。因子2在更大程度上代表了農戶第一產業收入的變化情況以及農戶在第二第三產業收入上的變化情況,即收入減貧效果。因子分析結果較好地反映了理論分析結果。

表2 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及因子分析結果

續表

2.農戶個人特征及家庭特征

本研究受訪農戶個人特征的變量為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務農情況,家庭特征的變量為家庭人口數量、家庭年收入。變量具體定義及描述性統計見表3。

表3 個人特征、家庭特征變量定義及描述性統計

3.農戶社會資本

信任。信任變量的設置包括代表人際信任的對鄰居的信任情況和對家人的信任情況,代表制度信任的對村委會信任、對縣政府信任、對科普服務信任。互惠規范。互惠規范變量的設置選取鄰里之間互相關心彼此利益程度以及鄰里之間互相幫助程度。社會關系網絡。本研究選取的可測變量為農戶在本村內認識的人數量以及可以借到錢的人數;農戶的社會參與情況,農戶參與科普小組的意愿情況、參與科普服務會議的意愿、參與村內公共事務的意愿情況。

研究采用因子分析對變量進行降維,首先對各變量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檢驗表明各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使用迭代公因子方差的主因子法將信任、互惠規范和社會關系網絡分別降維,變量具體情況和因子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社會資本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及因子分析結果

續表

4.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程度

本研究中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程度由七個指標來共同定義,分別為農戶對于科普服務的人員、科普服務項目的數量、科普服務的宣傳情況、每次科普服務的時間和內容、目前村集體安裝的科普服務設施情況以及互聯網使用的情況這些變量的滿意度。問卷采取五分類變量表征滿意程度,由1~5表示農民滿意度的逐漸增高。

如表5所示,農戶對科普服務的人員滿意程度(4.101/5)最高,農戶對互聯網開展滿意程度(3.097/5)較低。農戶對互聯網開展、村內設施、宣傳、數量等方面的滿意程度遜色于農戶對人員、時長以及內容上的滿意度。研究采用因子分析對農戶滿意度各變量進行降維得到農戶對科普服務總體滿意度,首先對各變量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KMO值等于0.902,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為885.708(sig=0.000),表明各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使用迭代公因子方差的主因子法進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農戶對科普服務滿意度描述性統計及因子分析結果

(三)模型設定

1.社會資本、農戶滿意度對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影響

參考現有研究,結合調研數據特點,本研究構建如下OLS線性回歸模型:

IncChangei=α0+α1SocialCapitali+α2Satisfyi+α3Xi+εi

(1)

MulChangei=β0+β1SocialCapitali+β2Satisfyi+β3Xi+εi

(2)

其中,IncChangei表示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MulChangei表示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SocialCapitali表示社會資本各變量,包括信任、互惠規范和社會關系網絡,Satisfyi表示農戶對科普服務的總體滿意程度,由因子分析結果來表示,Xi為控制變量,包含受訪者的個人特征即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是否務農,以及家庭特征中的家庭人口數量和家庭總收入,εi表示隨機擾動項。

2.中介效應檢驗

為了驗證H6和H7,即社會資本可以通過中介變量(農戶滿意度)影響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以及收入減貧效果,本文運用中介效應檢驗逐步回歸方法(Baron和Kenny,1986)[44],并參考曾億武等(2019)[45]運用的中介效應檢驗模型,構建的中介效應檢驗模型如方程組(3)、方程組(4)所示。

(3)

(4)

如方程組(3)、方程組(4)所示,IncChangei表示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MulChangei表示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SocialCapitali表示社會資本各變量,包括信任、互惠規范和社會關系網絡,Satisfyi表示農戶對科普服務的總體滿意程度,由因子分析結果來表示,Xi為控制變量,包含受訪者的個人特征即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是否務農,以及家庭特征中的家庭人口數量和家庭總收入。εi表示隨機擾動項。αi、βi、γi為回歸系數,根據溫忠麟和葉寶娟(2014)[46]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分析,當α1、β1、γ2均顯著時,則存在中介效應。當γ2顯著而α1、β1至少有一個不顯著時,還應該進行進一步檢驗。當存在中介效應時,根據γ1的顯著性來判斷是“完全中介效應”還是“部分中介效應”,當γ1不顯著時,則為完全的中介效應,當γ1仍然是顯著的,則為部分中介效應。

四、實證分析

(一)農戶滿意度、社會資本對減貧效果的作用

在進行OLS回歸之前,為了防止變量的多重共線性導致誤差,首先對變量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方差膨脹因子VIF值為1.30,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根據回歸結果,農戶滿意度顯著影響了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和多維減貧效果,皆在1%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換言之,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越高,收入減貧效果和多維減貧效果就越好。回歸系數表明,農戶滿意度對多維減貧效果的影響大于對收入減貧效果的影響。實證分析結果接受了假設H4和H5,即提高科普服務的水平,增強農戶對科普服務的滿意度,提升了農戶的收入減貧效果和多維減貧效果。

表6 農戶滿意度、社會資本對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影響

從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來看,社會資本中的信任和互惠規范對于其影響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而社會關系網絡對其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這表明,農戶接受科普服務后,通過自身社會關系網絡更詳細地了解和應用科普服務的內容,或是通過社會參與給予了上級有關自身需求的反饋,提高了科普服務帶來的收入減貧效果。

從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來看,社會資本中的互惠規范對其作用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而信任對其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社會關系網絡對其同樣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檢驗。這表明,信任和社會關系網絡通過影響農戶對于科普服務的認知情況,提高了農戶對科普服務的了解和應用程度,增加了農戶的知識,改變了一些農戶固有的觀念,提高了農戶的自我發展能力以及生產和鄉村治理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了農戶共同改善村莊生態環境的意愿,從而提升了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

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前文提出的假設H1、H2。由于農戶社會資本的部分變量對于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直接影響并不顯著,這可能是由于農戶對科普服務滿意度指標存在中介效應所致,研究將在下文進行進一步分析探討。

實證分析結果驗證了前文提出的假設,農戶滿意度和社會資本影響了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包含收入減貧效果和多維減貧效果。社會資本中的信任對于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作用更為顯著,社會資本中的社會關系網絡對于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作用更為顯著。

(二)收入異質性檢驗

為了驗證農戶滿意度、社會資本對科普服務減貧效果影響的穩健性,探討社會資本和農戶滿意度在不同群體之間對于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作用情況,本研究根據農戶收入的異質性,將高收入群體(收入水平高于所有樣本平均收入水平)和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低于所有樣本平均收入水平)進行分組回歸見表7。回歸結果驗證了前文的實證分析結果的穩健性,但高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研究對受訪者的個人特征即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是否務農,以及家庭特征中的家庭人口數量和家庭總收入情況進行了控制。

表7 農戶滿意度、社會資本對科普服務減貧效果影響的異質性檢驗

從多維減貧效果來看,高收入和低收入農戶滿意程度的作用系數分別為0.212和0.444,高收入農戶滿意度對減貧效果的影響小于低收入農戶;且社會資本對高收入組農戶和低收入組農戶產生影響因素具有差異。信任對于低收入群體農戶多維減貧效果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社會關系網絡對高收入群體多維減貧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由此可以推斷,隨著農戶收入的增長,信任對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影響逐漸減弱,而社會關系網絡對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的影響逐漸加強。

從收入減貧效果來看,農戶滿意度的作用系數分別為0.254和0.249,高收入群體的農戶和低收入群體農戶滿意度的邊際作用差距不大。且社會關系網絡對于全部農戶的收入減貧效果都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系數分別為0.277和0.141,由此可以推斷,隨著農戶收入的增加,社會關系網絡對于科普服務的收入減貧效果的影響逐漸加強。

(三)農戶滿意度的中介效應檢驗

對于全樣本農戶,農戶滿意度的中介效應表示社會資本通過影響農戶滿意度進而影響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效應。研究對受訪者的個人特征即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是否務農,以及家庭特征中的家庭人口數量和家庭總收入情況進行了控制。

如表8所示,回歸(7)為農戶滿意度和社會資本共同對科普服務多維減貧效果的影響情況,在上一部分已經展開分析,在此不做贅述;回歸(8)為社會資本對農戶滿意度的影響情況,回歸結果表明社會資本對農戶滿意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中信任和社會關系網絡對于農戶滿意度的影響在1%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互惠規范對農戶滿意度的影響在5%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驗證了前文提出的假設H3;回歸(9)表示社會資本對科普服務的多維減貧效果直接影響情況,信任對于多維減貧效果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檢驗。社會關系網絡對于多維減貧效果也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在1%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在加入農戶滿意度變量后,信任對多維減貧效果作用系數由0.299減小到0.173,社會關系網絡變量對多維減貧效果作用系數由0.173減小到0.104,表明農戶滿意度在信任和社會關系網絡對多維減貧效果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由于社會資本中的互惠規范對于多維減貧效果本身影響不夠顯著,因此作用情況還需進一步檢驗。

表8 中介效應檢驗(因變量:多維減貧效果)

如表9所示,回歸(10)為農戶滿意度和社會資本共同對科普服務收入減貧效果的影響情況,在上一部分已經展開詳細分析,因此在本部分不做贅述。回歸(11)為社會資本對農戶滿意度的影響情況,與回歸(8)相同。回歸(12)表示社會資本對科普服務收入減貧效果的直接影響情況,此時信任對于收入減貧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檢驗,社會關系網絡對于收入減貧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同樣也在1%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

表9 中介效應檢驗(因變量:收入減貧效果)

由于互惠規范的中介效應還需要進一步檢驗,本研究利用Sobel檢驗對中介效應進一步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0所示。根據檢驗結果,所有Z值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檢驗。即全部中介效應明顯,驗證了前文提出的假設H6、H7。

表10 Sobel中介效應檢驗結果

Sobel檢驗結果表明社會資本的全部變量均可以通過農戶滿意度間接作用于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因此,社會關系網絡既可以直接作用于收入減貧效果,又可以通過農戶滿意度間接作用于收入減貧效果,而信任只能通過農戶滿意度間接作用于收入減貧效果。研究結果還表明,信任和社會關系網絡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多維減貧效果,又可以通過農戶滿意度間接起作用。對于互惠規范在收入減貧效果和多維減貧效果的影響中均不顯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互惠規范對于減貧效果的影響同時存在正負兩種影響,二者產生了抵消所致。即互惠規范一方面通過加強農戶之間的互動,促進了部分農戶對科普服務所教授內容的實踐,從而提升了減貧效果;但與此同時,互惠規范使農戶具有“搭便車”的心理,部分村民認為“即使不參與科普服務的相關實踐,也可以享受科普服務所帶來的紅利”,并未參與科普服務的相關實踐,影響了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實現。

五、結論和建議

社會資本和農戶滿意度是研究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兩個重要視角,基于2019年陜西省調研數據,在對農戶滿意度、社會資本、科普服務減貧效果進行因子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因子分析結果進行回歸和中介效應檢驗,研究了科普服務滿意度、社會資本對科普服務減貧效果的作用機制。主要結論如下:

(1)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較好,農戶參與科普服務后,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均有所緩解。農戶對科普服務滿意度良好,但在開展互聯網科普服務、完善村內設施、宣傳科普服務以及科普服務的數量上仍有提升的空間。

(2)農戶滿意度對于科普服務收入減貧效果和多維減貧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意味著提高科普服務的質量,增強農戶滿意度對于提升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3)社會資本中的信任和社會關系網絡對多維減貧效果具有顯著正向作用,社會關系網絡對收入減貧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農戶社會資本的培育對于提升科普服務減貧效果具有顯著的影響,然而隨著農戶收入水平的提升,信任對于多維減貧的作用越來越不顯著,而社會關系網絡在收入減貧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這表明,未來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社會關系網絡對于提升科普服務減貧效果越來越重要。

(4)科普服務滿意度具有中介效應,社會資本既可以直接影響到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又可以通過農戶滿意度間接作用于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如下建議:

(1)各級政府和科技協會等組織應著力加強對科普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培訓服務質量,提升農戶科普服務滿意度。在科普服務前進行預調研,選取適合農戶的內容和時間,最大程度地保障農戶參與到科普服務中。合理設置科普服務的密度,加大對科普服務設施的投放,線上和線下開展科普服務同時并舉,讓更多的農戶享受到更滿意的科普服務。

(2)著力培育農戶的社會資本,并積極利用社會資本對于科普服務的顯著作用來提升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由于社會關系網絡對于提升科普服務減貧效果越來越重要,構建社會關系網絡體系,促進農戶與其他組織或群體的交流,幫助其結識和積累人脈十分必要。同時村委會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影響存在社會互動效應的社會關系網絡中的一部分農戶參與及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行為,進而影響其他農戶的行為,最終取得良好的科普服務的減貧效果。

猜你喜歡
滿意度效果影響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工會博覽(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雜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迅速制造慢門虛化效果
抓住“瞬間性”效果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1: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性|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国内精品91| 青青草原国产|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天堂成人在线|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91丝袜乱伦|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九九| 欧美一区精品|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高清|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高清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看| 国内精品91|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91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国产小视频免费|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伊人天堂网|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九色91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天天综合网在线|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99久久|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538国产在线| 亚洲二区视频|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在线色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欧美人人干|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精品日产AⅤ|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亚洲无码91视频|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福利网|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