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友飛,戚 浩,張來林,陳靈溢
(1.中央儲備糧福州直屬庫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101;2.中儲糧集團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7;3.河南工業大學 糧油食品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長期以來,煤礦、化工、水上、交通和建筑等行業是事故頻發領域,據統計,建筑施工中自2014—2018年共發生安全事故3 014起,其中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主要集中在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坍塌和機械傷害這5類事故上,高處墜落事故占總數的52.2%;物體打擊事故占總數的15.2%;起重傷害事故占總數的7.5%;坍塌事故占事故總數的7.3%;機械傷害事故占事故總數的5.9%;其他事故占事故總數的11.9%。由上述統計可清晰的看出,高處墜落事故占50%以上,因此,高處墜落的相關事故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高空作業必須要得到重視,相應的安全生產保障措施應該得到落實[1]。
糧食行業并非是事故多發的企業,但糧庫的安全生產不僅關系到員工生命安全,還和國家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息息相關。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糧食關乎著我國13億人吃飯的問題,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行業作為一種特殊的行業,對于整個社會都是一個敏感點,很小的事故都可能被無限放大作為熱點轟動整個社會。基層糧庫為做到安全生產零事故,一直注重夯實儲糧安全和生產安全“兩個安全”,把“兩個安全”作為所有成績前面的那個“1”,無論后面加多少個“0”,沒有前面的“1”,一切都是“0”。因此,安全生產是糧食安全的基礎和關鍵[2]。隨著國內糧食儲存規模增大、糧食物流周轉速度加快、大量機械設備使用、作業量增多、人員設備與車輛間交叉作業的頻率提高,加上糧食倉房的超齡服務、部分企業安全觀念滯后、安全基礎薄弱、安全監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糧食倉儲行業安全生產的潛在隱患逐漸增多,造成近年來糧食倉儲企業事故頻發。據資料報道,僅1998—2015年間發生的糧食倉儲企業事故達23起,其中有17起事故是因糧堆坍塌而造成人員死亡,且事故多發生在糧倉開門出糧的過程中[3-7]。
糧食倉房的結構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儲存倉房,尤其是糧倉的倉壁與倉門要能夠承受散裝大糧堆產生巨大側壓力的影響,以保持倉內儲糧安全。從結構上說,糧倉的大門由外門和擋糧門兩部分組成,外門朝外開啟,起著隔熱密閉的防護作用,不承受糧堆的側壓力;內門朝內開啟,為多節對開的擋糧門,擋糧門又由門框、門軸、門扇、出糧口和拉緊裝置等部分組成。門扇由底節、中節及頂節構成,中節根據門洞高度分為多節,每節包含對稱的兩扇。兩扇擋糧門關閉后形成三角形的穩固受力結構,可承受散裝高糧堆產生的巨大側壓力[8-9]。在糧食出倉時,一般是先通過擋糧門下部的卸糧口出糧,隨著擋糧門后的糧食逐漸流出,由上至下把多節的擋糧門逐一打開,只有將兩扇擋糧門全部打開后,相應的扒谷機、輸送機等出倉機械才能進倉出糧作業[6]。但在新舊倉房混用的糧庫,超齡倉房使用和不規范的出倉操作,在出倉過程還會出現嚴重的安全隱患:①擋糧門上的卸糧口常會因雜質等物料堵塞無法正常卸糧,需要安排人工從倉內清除卸糧口,恢復正常作業。②糧食出倉時,擋糧門的兩門扇要打開,當門扇下垂或螺栓變形時會造成開啟不便[10]。③因倉內高糧堆的側壓力過大、老舊擋糧門年久失修而斷裂、卸糧口未及時關閉等,造成擋糧門崩塌或漏糧引發的人員被糧食掩埋窒息的事故。倉糧企業報發生人員傷亡的事故大多屬于這種人員被糧流掩埋的事故。
為防范倉房擋糧門崩塌所引起的人身傷亡事故,基層企業常采用圍擋警示方式禁止人員進入危險區域的做法,如遇特殊情況必須進入警戒區內,會依照建筑施工中高空作業的相關規定,需在有監護人的情況下,通過拉安全繩、系安全帶等方法,才能進入危險區域進行作業。但這種方法在應用過程中發現諸多不足之處:①擋糧門附近的糧面面積約為2×4 m2,面積較大,需要較長的安全帶繩索,存放極為不便。②在檢查糧情過程中,繩索固定在背上,無法正常轉動,影響查倉效率。③較長的繩索平鋪在糧面上,作業人員需要攜帶設備在糧面上作業,走動過程中難免絆倒,增加安全隱患。④在出倉過程中,糧面的高度一直在變動,作業人員在出倉過程中無法使用足夠的力量,降低了出倉效率。且當擋糧門崩塌出現糧流掩埋人現象時,通過安全繩未必能及時有效救出被埋人員。從另一方面考慮,當高大平房倉出倉結束成為空倉時,糧倉糧情檢測小門內的平臺距離地面高度約為6 m,平臺大多為狹小空間,在一些基層糧庫管理不嚴,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不到位,未將小門鎖上關好時,也易導致工作人員從狹小空間高度墜落。
為此,糧庫針對糧倉擋糧門倒塌易發生糧堆上方人員被掩埋的事故和消除空倉期間高空墜落的安全隱患,研發出了經濟實用的糧倉擋糧門安全防護網兜[11],并取得了較好的防范效果。
安全防護網兜的結構如圖1所示,由支撐桿、套筒、安全網兜、限位柱、安全邊界繩等部分組成。

圖1 安全防護網兜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安全網兜采用建筑上的15 cm×15 cm安全平網;套筒內包括纏繞輪、U形板、轉動壓緊板、多邊形柱等部分(圖2、圖3),用于把安全邊界繩的端頭方便地固定在套筒。防護網兜使用時,將套筒固定在支撐桿的兩端,通過U形板和轉動壓緊板把安全邊界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對應支撐桿端部套筒中的纏繞輪上,相同操作可將2根支撐桿與2條安全邊界繩構成一個方框,再通過圓環和短繩,把安全網兜固定在方框之內,組成一個安全防護網兜。

圖2 安全防護網兜套筒結構的軸向圖

注:12-矩形板。
使用時按圖4方式,將安全防護網兜鋪在擋糧門附近的糧面上,有支撐桿(或防護網兜的長邊)的防護網兜邊靠著墻面,然后將靠墻面的安全防護網兜長邊上3個點(2個邊角、1個中間點)用固定繩系在墻上掛鉤上,網兜另兩個角則用固定繩系在兩側的大梁上,如圖5所示。鋪好安全防護網兜后,保管員可像往常一樣在糧面上查糧情、扦樣和處理糧情,15 cm×15 cm大網格不影響人員在糧面上的行走。即使出現擋糧門崩塌現象,占地2 m×4 m面積的大網兜足能覆蓋因擋糧門坍塌、漏糧出現的散糧下瀉的區域,兜住不慎下墜的作業者,避免墜落人員被散糧掩埋的事故發生。因此,使用安全防護網兜后,可較好地確保擋糧門附近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

圖4 倉內擋糧門上方糧面鋪設簡易防護網兜圖

圖5 安全防護網兜固定方式圖
①經濟實用。防護網兜不僅結構簡單、物品輕、可重復使用,而且制作費用低(300元),經濟實用特點突出,對操作者還有安全防護保障。②使用方便。安全網兜以15 cm×15 cm大網格的形式布置在糧面上,不僅不影響保管員在糧面上的作業,而且還實現了糧庫對倉儲工作的安全管理。③安全系數高。安全防護網兜采用四角吊掛的固定方式,遠比安全繩使用效果好,能在危險時刻起到安全防護作用,防護網兜的安全系數高,深受基層糧庫歡迎。④消除高空墜落安全隱患。空倉時倉房糧情檢測小門內的平臺距離地面高度約為6 m,在擋糧門附近、檢測小門內的平臺周圍鋪設防護網兜,可防止作業人員墜落,消除空倉時高空墜落的安全隱患。
糧庫研發出在糧倉擋糧門上方糧面上使用的安全防護網兜,可避免因糧倉擋糧門出現崩塌、漏糧而造成的人員被掩埋的事故,同時消除空倉期間高空墜落的安全隱患,防護效果好于安全繩,有利于實現糧庫對倉儲工作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