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包剛
“三大人才工程”,即招才引智工程、多通道發展工程、素質提升工程
人才隊伍建設是企業內涵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尤其是在“十四五”期間,迫切需要人才工作進入素質提升、結構優化、活力增強和作用發揮更加突出的新階段,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更加重視人才工作,探索實施招才引智工程、多通道發展工程、素質提升工程三項人才工程建設,提升各類各級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招才引智工程,即建立健全人才引進的體制機制,加大人才引進的資金投入和優先保障力度,創造有吸引力的招才引智條件,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多高質量的“新鮮血液”。
創新廣開渠道引才機制,采取定向獵取、中介選才、以才薦才等方式,通過網站等媒體發布人才需求,積極參加高層次人才洽談會和名校直通車等引才活動,吸引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對接,做好崗位分析和引才計劃,有針對性地引進各行業的基礎人才和優秀大學畢業生。創新柔性引才機制,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依托企業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平臺,以課題研發、項目合作等形式柔性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
加大對人才引進的投入力度,在新上建設項目和科研項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經費用于人才引進,確保人才政策的落實和人才工程的實施。堅持資源優先保障,根據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科技發展規劃和人才發展規劃,建立人才、平臺、項目一體化發展機制,為高層次人才搭建專門的研發平臺,配套專門的研發團隊,在科研經費、支持條件等方面優先保障,在對外考察交流、接收高層次培訓等方面優先安排。
明確招才引智項目服務負責人,并落實專職聯絡員,做好跟蹤協調服務工作,解決專家團隊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人才項目申報、科研服務、后勤保障等方面協調做好“綠色通道”服務,及時傾聽專家的建議和意見,定期組織專家開展考察培訓、研討沙龍、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
多通道發展工程,即深入推進管理、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發展規劃管理,拓寬人才發展空間,將優秀人才配置到最能發揮其專業特長的崗位上,搭建起各類人才成長和進步的職業晉升通道和發展平臺。
在傳統“管理”單通道基礎上,創新建設管理、技術、技能“多通道”員工職業發展體系,“管理”單通道發展為“管理、技術、技能”多通道,三類人才實現并軌,能夠獲得同等地位、同等薪酬,實現同等價值、同等發展,使各類人才成長通道更多、發展空間更廣。
管理、技術、技能發展通道均按照初級、中級、高級三層級、十二臺階模式設計,建立專業發展序列,形成攀登發展平臺,員工成長由難以跨越的單臺階變為步步登高的多臺階,發展通道從單一封閉到互通互聯,管理與技術、技術與技能、技能與管理通道兩兩對應互通,三類員工縱向可以向本序列高層次崗位發展,橫向可以在不同序列間不斷成長和競崗流動,為優秀人才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舞臺。
技術、技能職務崗位按照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初級和中級崗位實行公開競聘上崗,高級崗位通過評審產生。按照崗位設置方案和核定編制總數,開展技術、技能職務崗位競聘工作,不得跨系列、專業和在高、中、初級職務之間挪用指標。各專業技術、技能人員不能越級競聘,按照個人對應的職稱、職級資格條件競聘上一層級技術、技能職務。

專業技能提升
素質提升工程,即堅持針對性與實用性相統一,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以安全生產知識、業務技能和思想文化培訓為重點,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員工的特點,實行分類指導,進行分層培訓,提升員工綜合素質能力。
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從根本上增強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開展政治理論、黨群業務、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政治素養、理論水平以及參與重大決策的能力。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規范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制度,充分利用集中學習時間,開展警示教育,不斷提高干部職工遵守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的行動自覺。
深入開展管理人員“提素提能”工程,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對企業管理骨干進行輪訓,豐富管理人員的現代管理知識,拓寬視野,啟發心智,增強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提升管理人員的履職能力和管理水平。組織開展分層級的專項精準培訓,通過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與高等院校、培訓機構等聯合舉辦高管培訓班、專家輔導班,重點開展戰略決策、管理創新、項目管理、資本運作、人力資源管理、危機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培訓,解決管理人員理論知識缺乏、專業知識單一的問題。加強中青年干部選拔培養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不定期舉辦優秀中青年干部培訓班,提升中青年干部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平臺,進一步優化管理人員隊伍結構,增強管理活力。
根據企業整體發展戰略及創新型企業建設的要求,結合科研開發、技術攻關、升級改造等工作需要,加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培訓力度,提升理論知識及實操水平,推動員工隊伍由操作型向知識型、技能型、學習型轉變。注重從基層發現和培養有潛質的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采取外出培訓、內部輪崗交流等方式,為優秀青年人才健康成長創造條件,激發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勞模工作室”“創客之家”等平臺載體作用,帶動廣大職工進行技術培訓和攻關創新,立足現場實際,研究解決影響生產和效益的關鍵難題,不斷提高員工隊伍整體技術水平。
依托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中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及鑒定評價工作,將技能培訓送到車間、放在現場,在提高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注重現場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注重培養青年技能人才,以提升青工的技能水平、創新能力為目標,積極開展“金藍領”培訓計劃,加快培養勤于學習、善于鉆研、基本功扎實的青年技能人才,讓培訓與勞動者技能提升相結合,為優秀青年人才健康成長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