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 郭棟
郭棟(本刊編委會委員)
國家應急管理部新能源汽車安全教育專家組副組長,高級工程師,教授,汽車行業從業四十年,長期從事新能源汽車安全研究,現任南京奧吉汽車研究院副院長。
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著火事故頻發,我們需要掌握新能源車輛著火事故隱患的排查方法。本文以2019年工信部下發的新能源車輛隱患排查標準做為依據進行判定。
表1為新能源汽車安全排查工作檢查參考表。
表1 新能源汽車安全排查工作檢查參考表
汽車的本質安全是指汽車通過設計的技術措施保障汽車在濫用和故障狀態時車輛依然是安全的,不會發生安全事故。比如我們通過氣囊和安全帶這樣的的技術措施來保護駕駛員在車輛發生意外碰撞時身體也不會受到傷害,本部分內容介紹新能源汽車在設計中針對著火和觸電事故的預防采取了哪些技術措施。
本質安全是指通過設計等手段使汽車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誤操作或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事故的功能。汽車安全保護的目標主要是人員的安全(圖1)。
圖1 汽車安全保護的目標主要是人員的安全
本質安全一般包括兩種安全功能: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誤,也不會發生事故或傷害,或者說汽車機械、電氣、軟件和使用的材料本身具有自動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功能。
指機械、電氣、電子和軟件發生故障或損壞時,還能暫時維持正常工作或自動轉變為安全狀態。
從產品安全的角度來說,可將其安全分為傳統安全以及電子、電氣功能安全。傳統安全包括:與觸電、火災、煙霧、熱、輻射、毒性、易燃性、反應性、腐蝕性、能量釋放等相關的危害和類似的危害,除非危害是直接由電子電氣安全相關系統的故障行為而引起的。傳統安全不在功能安全的考慮范圍之內。進入新能源汽車2.0時代,也就是電動化與智能化結合的時代(我們通常把純粹的電動化稱為新能源汽車1.0時代),汽車安全的定義發生了擴展。最新的汽車本質安全的定義如圖2所示。功能安全是指避免由系統功能性故障導致的不可接受的風險。它關注的是系統發生故障之后的車輛的狀況,而不是系統的原有功能或性能喪失。因此功能安全的目的就是當系統發生故障后,使系統進入安全的可控模式,避免對人身、財產造成傷害。而信息安全就是保證汽車使用者的個人信息不會流失,或者車輛被他人控制。
圖2 最新的汽車本質安全的定義
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問題不是汽車使用和維修人員能夠解決的,但是了解這些安全知識有助于我們了解某些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是否進行了有效控制,遠離那些“不靠譜”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