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艷含

著眼于凝聚職工、引導全員,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孫村煤礦黨委積極打造極具礦井自身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構建“四個五”工作模式,打通宣傳、教育、服務職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著力培育向上向善力量,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礦區落地生根。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多次做出安排部署。作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創新之舉、戰略之舉,孫村煤礦黨委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上,聚焦職工需求、突出效果導向,整合礦井現有資源,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成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堡壘陣地、提升綜合素質的學習平臺、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的大愛舞臺。
1.開展五級聯創,典型引路增添動力
依托典型選樹機制,持續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區隊、文明班組、文明家庭、文明員工“五級聯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文明創建主題,促進文明實踐樹新風。
文明單位創建方面,圍繞“安全高效、依法合規、以人為本”的辦礦理念,積極推進安全穩產高效型礦井建設,展示了老礦新境界、煥發了老礦新氣象,礦井連續13年獲得省管企業文明單位、連續8年獲得山東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文明區隊以安全生產為發力點,在認真貫徹執行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符合區隊實際的困難幫扶、井下安全生產標準化整治等文明實踐活動,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文明班組以班組內職工遵章守紀、文明生產、愛崗敬業等為創建標準,對內營造和諧穩定團結的班組氛圍,對外塑造良好的班組形象。文明家庭是社會和諧、民風進步的重要支撐,孫村煤礦借助“傳承好家風”讀書分享會、心理輔導公開課、“五好家庭”評選活動,倡樹文明家庭新風尚。培育文明員工方面,修訂下發《新時代員工行為準則》,涵蓋品行秩序、紀律執行、環境保潔、車輛管理等十大類31項行為規范要求,相應成立專項督察隊,對各類不文明行為及時糾偏,確保職工將文明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整合五大資源,融入中心釋放潛力
打造“初心源地、紅領礦史館、紅領根據地、創客聯盟、職工之家”五大特色陣地,把豐富厚重的紅色歷史資源活化為可看、可聽的生動教材,講好新時代的“礦井故事”。
初心源地是一處室外陣地,通過牌板、電子大屏、紅色堡壘等展現形式,宣傳思想政策,傳遞文明風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中國夢”宣傳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職工思想。2020年以來,初心源地通過開展主題黨日、黨性教育、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成為接收預備黨員、預備黨員轉正的重要見證地。紅領礦史館重現礦井發展歷程,自建成以來,共組織職工觀摩學習、接待外來參觀人員180余次,參觀人數達5000余人次。紅領根據地發揮陣地指揮作用及人才聚能優勢,開展業務學習、論壇交流、黨建品牌創新等工作,一方面立足黨委層面,加強黨建體系、制度的頂層設計,另一方面與基層黨支部點對點連線,提升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水平。創客聯盟下設回采、掘進、運輸、地質等13個創客分中心,制訂《創客聯盟運行管理辦法》《揭榜制》等一系列創新工作制度,集聚全礦創新力量,催生礦井發展新動能。職工之家是新礦集團唯一一家建在井口的職工活動陣地,內設閱讀學習區、愛心服務站、問題咨詢區等功能分區,并常態化組織志愿者為出入井礦工提供縫補工作服、發放常用藥品等暖心服務。
3.拓展五大空間,凝聚思想激發活力
拓展“天橋走廊、洗選廠宣傳長廊、百米長廊、基層黨支部活動室、井下大巷”五大宣傳陣地,通過全方位氛圍營造,使文明新風有效融入職工思想意識之中,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利用天橋走廊打造企業“連心橋”,整理《二十四孝》《弟子規》等傳統文化經典,凝練安全宣教內容及操作規程,做成展板,在天橋兩側圍欄上展示;洗選廠宣傳長廊開辟“創新引領”“時代楷模”“安全為天”“共識共為”四大板塊,對創新技術成果、先模人物、安全理念、當前形勢任務進行全方位宣傳;百米長廊位于職工回家返礦的必經之路上,利用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展覽各類先進事跡,耳濡目染在平時,教育引導于無形;利用基層黨支部活動室打造“紅領啟智”“紅領登高”等驛站式活動陣地,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在井下大巷安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習語”解讀展板,將思想教育的陣地空間從井上延伸到井下。
4.健全五支隊伍,溫情服務多向發力
發揮“黨員紅領志愿服務隊、家屬協管員、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愛心暖陽服務隊、愛心車友幫幫團”五支志愿服務隊伍作用,形成“黨委統籌、群團上陣、全員參與”的文明實踐工作格局。
紅領志愿服務隊是孫村煤礦“紅領”黨建文化的延伸產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戰場上,紅領志愿服務隊扛起政治責任,黨員志愿者到社區開展“到一線 肩并肩 戰疫情”專項行動,在輪班值守、防疫宣傳、消毒消殺等方面帶頭沖在前線,以主動擔當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家屬協管員隊伍堅持“以活動吸引人、以服務凝聚人、以溫情感化人”的工作思路,常年開展以“安全”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用溫情和關愛彰顯巾幗奉獻情懷,溫暖礦區職工,筑牢礦井安全“第二道防線”?!皭坌呐枴敝驹阜贞犚浴胺瞰I愛心、托起朝陽、溫暖夕陽”為主題,依托志愿服務點、幫扶中心等服務基地,廣泛開展扶貧濟困、敬老助老、幫孤助殘等服務活動。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把“3.5”學雷鋒日、“三八”婦女節、全國助殘日、“六一”兒童節、“九九”重陽節五大節日作為重要服務節點,常態化推進志愿服務活動。愛心車友幫幫團是由孫村煤礦車隊職工霍興權組建的公益愛心隊伍,車隊成員不僅隨時免費為礦區群眾提供道路引導、安全駕駛等服務,還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道路救援、化解交通糾紛等,廣獲職工群眾好評。
1.在倡樹時代文明新風上展現新氣象
通過黨委、基層一體化推進,建立健全載體平臺,統籌調配志愿服務,五支志愿服務隊常態化深入街道、社區,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禮儀知識和各種政策法規宣傳活動,組織交通勸導、衛生保潔等志愿服務活動,有效發揮了文明輻射、示范引領的作用,彰顯了社會道德風尚。
2.在融入礦井中心工作上呈現新成效
發揮五大紅色平臺的創新延長鏈效用,組建重點攻關創客團隊,針對困擾礦井生產的各類災害,以紅領創客聯盟為據點,推廣應用注漿錨索、沿空留巷等實用性生產工藝,提高了頂板治理效果。依托基層黨支部活動驛站,創新培育“紅領創客群”“紅領馬甲”等特色品牌,以礦井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以裝備升級為手段,針對礦井安全生產重點課題開展攻關,為礦井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新時代的文明力量。
3.在凝聚強大精神力量上彰顯新作為
各類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使礦區社會主流價值氛圍更加濃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發揮群團工作優勢,在由共產黨員組成的紅領“戰疫”隊伍影響和帶動下,團員青年、普通職工、愛心志愿者、工會隊伍齊心發力,有效扎牢了群防群治、群防群控的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