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延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生活、居住環境的日益關注,越來越多的園林綠化工程開始實施,這些工程投入以后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休閑娛樂場所,更是提升了周邊環境的美觀性和舒適性,為人們帶來了極好的體驗,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雖然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越來越多樣,但是,一些綠化作業受到了嚴重的季節性因素影響,而反季節綠化施工技術的出現恰好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
關鍵詞:園林綠化工程;反季節種植;施工技術
引言
目前,生態質量已成為權衡一個城市水平的重要指標,因而各城市十分重視園林綠化工作。綠化植物的種植、成活率將直接影響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現階段,季節性種植技術已不能滿足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要求。為提升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水平,形成并推廣了反季節植物種植技術。為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需加強對反季節種植技術的研究。
1概述反季節種植技術
反季節種植技術是指在不適合植物種植的環境和溫度中進行綠化施工種植,在這種環境情況下種植植物,將會影響到植物存活率。植物自身恢復能力等諸多因素會影響到植物施工和養護工作,增加整體工作的難度。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需要順利種植各種苗木,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和充足的養分,以保證植物成活且茁壯成長。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枯死,主要是因為植物吸收的水分不符合光合作用的要求。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要在植物休眠期種植植物,通常是初春和秋末階段,在這一時期植物水分蒸發量比較少,方便苗木種植,有利于提高植物成活率。如果在其他時間段種植植物,工作人員要注重保護植物根部,提高植物成活率。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由于反季節種植植物不處于最佳的生長時期,故反季節種植時,工作人員要結合物種特征,合理選擇種植方式,提高物種的成活率。此外,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
2反季節種植技術基本原則
2.1植物生長特性
不同植物的生長特性往往有著很大的區別。而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技術就是要在保證轉栽植物生存率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其生長特性進行科學的操作施工。除了考慮植物的生長特性外,還要結合當地的環境特點,如土壤的濕度、酸堿度和各元素含量、空氣濕度以及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等,土壤水分測定過程見圖1所示。在考慮到上述各種條件限制后再對植物的種類進行選擇,繼而考慮具體的反季節種植施工步驟。當然,因各個園林綠化要求不同,還需考慮植物的外觀以及其綠化效果,尤其是綠化面積很大的園林,更要做好整體把握。
2.2因地制宜原則
反季節綠化施工技術雖然突破了傳統的季節限制,但是,在這一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加強苗木的選擇,使得種植區域的情況能夠符合植物生長特性。從根本上看,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氣候、溫度、降水、土壤等都會對植物的生長特性產生直接的影響,這些因素同樣是反季節綠化技術應用時需重點考慮的問題。因此,如果要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發揮反季節種植技術的優勢,就需要嚴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在技術應用的前期階段,加強對種植區域的自然地理情況掌握,結合實際的環境特征,保障苗木選擇的科學性。在苗木的移植之前,專業人員必須要詳細了解植物的特性、生長習性,并分析其可以提供了生長條件,在反季節種植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苗木生長的記錄,將這些記錄作為后續的參考。
3園林綠化工程反季節綠化施工技術
3.1合理選擇種植時間
在應用該技術進行植物種植時,合理選擇種植時間也屬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在該技術應用過程中,雖然有違植物正常生長規律,但是在具體應用中為了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需要在反季節中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最大限度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在時間選擇方面,需要對待栽種植物的基礎特征進行分析,了解其生長規律、營養需求特征等,據此來選擇恰當的植物栽種時間。例如,某些植物本身的抗凍能力較差,那么此類植物不適宜在冬季進行移栽;某些植物屬于喜陰類植物,在對其進行移栽時,除選擇背陰面作為移栽區域外,也需要選擇清晨或傍晚此類氣溫較低的時間進行植物栽種。由此可見,在反季節種植技術應用過程中,其種植時間和待移栽苗木的基礎特性有著較大的關聯性,這也要求種植人員在前期做好準備工作,以確保移栽活動的有序進行。
3.2時間節點選擇
反季節種植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違反了植物生長的自然法則,因此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對樹木成活率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一般各類樹木適合在3月~5月、10月~11月進行種植,在此期間樹木的水分和養分吸收與樹木的消耗基本處于平衡狀態,并且樹木此時并未進入休眠狀態,這時進行施工作業有利于樹木的生長恢復,不會對樹木造成過大的損傷,可以保證其成活率。當然,在植物剛進入落葉階段也是一個很好的施工移栽時間,主要是因為在這個階段植物的水分揮發水平較低,如果對樹木進行合適的修剪操作,同樣也能保證其較高的成活率。
3.3科學運輸、假植苗木
反季節種植過程中苗木假植、苗木運輸將影響苗木成活率。其中,假植是影響苗木種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大規格苗木。假植之前,需選擇健壯苗木剪除不必要根系,將苗木種植在木箱、花盆等容器中,以保證苗木成活。苗木種植過程中,需依據苗木假植中使用的容器,選擇脫離或不脫離容器種植植物,最終達到提高苗木成活率的目的。其主要特征為:管理難度較低、可操作性較強。若園林綠化施工中選用的新挖掘的落地苗木,為緩解樹冠蒸騰作用,需對苗木進行修剪。通常情況下,需修剪樹冠三分之一的枝葉。另外,工作人員需將苗木上的枯枝、病枝剪除,嚴禁剪除樹冠上長勢良好的枝干。針對根系較短、只有主根的苗木,需促進其生長須根。若裸根苗需長途運輸,需在裸根苗木根部涂抹泥漿,在外部包裹濕草,以免根系失水量過大影響苗木成活率。在將苗木放置在運輸車輛上時,需保證樹冠朝向車尾位置,保證苗木斜方在運輸車輛上。針對樹木與車幫接觸位置,需在樹木、車幫之間防治柔軟物質,以免運輸中樹皮受損。為降低樹木蒸騰作用,在運輸苗木時需做好遮陰工作。
3.4后期養護工作
為了提高植物存活率,園林綠化工作人員要重視養護工作。首先,做好澆水工作。根據園林土壤情況控制澆水量。如果土壤含水量比較大,工作人員可以延長澆水間隔時間,結合植物葉片的變化,嚴格控制澆水頻率,保障植物存活率。合理密植同種屬性的植物,園林綠化施工中可以利用自動澆灌系統,保障園林土壤水分。工作人員還要做好施肥工作,通過施肥工作可以改善土壤土質,使土壤更具肥力,同時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工作人員每隔2個月就要在植物根部追肥。另外,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搭設支架和風障,避免因外力導致植物傾斜。搭設風障之后,可降低風力對于植物的影響,避免風力過大損傷植物的枝葉。
結語
綜上所述,在反季節種植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具體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種植苗木種類以及種植的時間,這樣能夠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同時在苗木種植之后,還要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確保避免受到蟲害的影響。另外,在對苗木進行養護處理時,還需要定期對苗木進行澆水、施肥處理,從而為植物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提升園林綠化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蘭婷.反季節種植技術在市政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應用[J].居舍,2021(4):106~107+109.
[2] 楊福平.芻議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技術的運用[J].花卉,2019,(1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