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迪瀚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項綜合考查學生鋼琴音樂理論、音樂實踐與音樂創作能力的重要課程,其在音樂人才培養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當前,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已經成為高校鋼琴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相關研究不斷豐富,但從現實來看,目前高校在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中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影響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的有效落實,不利于鋼琴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本文從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有針對性地探討了優化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路徑,從而促進培養實用性和適用性藝術人才目標的實現。
(一)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側重點偏差
鋼琴即興伴奏對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堅實的音樂理論、鋼琴技能、音樂創編等各項能力,同時對學生思維敏捷度、心理素質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當前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中,更多地側重于對學生基礎即興伴奏技巧的教學,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即興”狀態中學生對音樂理解與感悟和藝術情感表達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重要性,因而雖然能夠使學生鞏固基礎,但是并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對其日后發展及音樂綜合素養的培養是不利的。因此,在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中,亟需對課程教學目標與內容進行調整,糾正教學重點偏差,真正培養起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發展[1]。
(二)鋼琴伴奏教材陳舊
在目前高校鋼琴伴奏教學中,所應用的教材種類雖然各有差異,但其本質內容具有較高的重疊性,教材創新不足,曲目陳舊,不能做到與時俱進。比如在對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教學中,鋼琴伴奏教材不僅曲目陳舊,難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其和聲部分較為繁雜,伴奏織體轉變速度快,這與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不相符。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未來主要面向初級學習者,其鋼琴即興伴奏能力需求更側重于兒歌節奏,但現有的教材和兒歌伴奏有著明顯的差異,教學培養與學生實際需求存在偏差,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難以做到學以致用[2]。
(三)鋼琴即興伴奏與其他課程的協同性不足
鋼琴即興伴奏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對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要求較高。因此,高校在開展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時,通常不會在學生剛入學即開始,而是在學生掌握一定的鋼琴技術訓練、聲樂課程樂感訓練、視唱練耳、和聲、編曲等相關課程內容之后再進行。所以,當前高校鋼琴課程教學中,各項課程教學相互獨立,鋼琴即興伴奏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的協同性不足,導致學生后期在學習鋼琴即興伴奏過程中,不能有效將各個課程所學綜合運用在即興伴奏中,不利于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發展。
(四)考核方式單一
當前,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考核方式上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在對學生考核過程中,主要是考查學生對無伴奏譜的歌曲旋律進行獨立配彈的能力。雖然各高校在對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考核評定上各有不同,有的采用的是平時成績與期末測評成績相結合的方式評定學生掌握情況;有的采用的是在本學期所學歌曲中抽簽進行隨機考核形式評定學生即興能力。但是,從根本上來看,這些考試中對學生鋼琴即興編配彈奏的能力考查都比較不足,沒有充分體現相應要求,學生能夠獲得實踐鍛煉的機會也比較少。同時,在考試規定內容中,很少有高校將鋼琴即興彈唱作為考查項目之一。因此,當前高校在進行鋼琴即興伴奏的考核中,考核方式較為單一落后,并不能充分檢驗出學生真實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應用能力和綜合音樂素養。
(一)調整教學目標和內容
高校開展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綜合音樂能力,首先就需要調整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目標和內容,將培養學生鋼琴伴奏能力,發展學生音樂藝術素養作為綜合教學目標[3]。具體來說,高校在進行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目標調整中,主要是在鋼琴基礎教學培養目標中增加對學生即興演奏能力的培養,在樂理基礎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移調練習和和聲伴奏練習。同時,在開展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加入突發情況即興伴奏表演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在課程教學中設置不同類型的突發狀況,要求學生進行鋼琴即興伴奏表演。例如,針對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教師可以設置需要為中小學生合唱團進行鋼琴即興伴奏的突發情境,要求學生根據實際要求進行符合情境要求的即興伴奏。通過增加突發情況即興伴奏表演內容,不僅能夠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音樂思維敏捷度。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將鋼琴即興伴奏學習融入特定情境中,調動學生的音樂藝術情感,引導學生加強對音樂的感悟和情感的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二)創建校本教材
傳統的鋼琴即興伴奏教材的陳舊性不僅難以激發學生對鋼琴即興伴奏學習的興趣,同時與學生實際應用需求也存在偏差,不利于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發展。因此,高校應當充分立足學生實際特征及需求,加快創建鋼琴即興伴奏校本教材。一方面,高校在鋼琴即興伴奏校本教材中,可以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流行歌曲作為教學曲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流行歌曲中通常不僅有常規和聲配置,而且很多歌曲中還包括了一些非常具有特色的色彩和弦、高疊和弦等,這對于有力補充學生在和聲課上學習知識的不足發揮重要作用,學生在練習鋼琴彈奏過程中,可以逐步發現其中的規律,長此以往,學生鋼琴即興伴奏技能自然而然就能夠得到提升。這時候再去學習教材中的曲目,也就變得更加簡單,學生對鋼琴即興伴奏技能的掌握也會更加熟練。
另一方面,高校在鋼琴即興伴奏校本教材中,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與未來發展要求,編制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的曲目集。例如,在針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可以將中小學音樂課本、兒童歌曲等納入校本教材曲目中,編制歌曲集,并在其中配以簡單和弦,為學生提供伴奏織體案例,然后將案例制作成視頻教學資料,形成微課讓學生可以通過線上進行隨時隨地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教材、譜例以及所有相關音視頻資料進行整合,融合鋼琴樂理、即興伴奏及演奏等各種知識內容,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就可以充分發揮所學,學以致用,成長為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三)打破課程“壁壘”,融合即興伴奏教學
高校鋼琴教學中,相關各項課程都具有緊密的聯系性,任何一門課程存在短板,都會影響鋼琴綜合能力的發展。而鋼琴即興伴奏作為一門綜合性課程,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就需要加強鋼琴專業各項課程全面綜合發展,打破課程之間的“壁壘”,將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有機融入各項課程教學中,加強課程協同,實現對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持續性培養。因此,高校可以改變傳統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時間點,提前將其融入各項專業課程教學當中,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其效能。
(四)完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評價標準
創新高校鋼琴即興伴奏教學評價,加強對學生真實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全面考核和對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考查,有效途徑是完善課程評價標準,建立多元考核評價標準,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進行全方位評價。從考核內容上,增加實踐考核內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教學考核中,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形式的實踐考查內容,例如,指導學生結對,相互彈奏伴奏;學生自彈自唱或請同學演唱等。同時,還可以將學生社會實踐納入考核當中,要求學生錄制在教育實習或社會實踐中進行鋼琴即興伴奏的視頻,作為考核內容之一。從評價標準上,可以設置熟練度、和聲選用、織體、音樂表現力等作為鋼琴即興伴奏評價標準的四個維度,根據學生即興伴奏的連貫度、流利度和熟練度判定熟練度得分;根據學生和聲編配的合理性、恰當性判定和聲選用得分;根據學生織體選用的自然貼切度、豐富性、多變性、恰當性判定織體得分;根據學生整體彈奏的完整連貫程度和音樂表現判定音樂表現力得分。通過增加實踐性考查內容,完善考核評價標準,真正了解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發展情況。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已經進行教育改革深化推進的新時代,高校實施鋼琴教學也必須要重視深入推進課程教育改革。高校應當重視加快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尋找有效教學路徑,通過合理調整教學目標和內容、創建校本教材、打破課程“壁壘”,融合即興伴奏教學、完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評價標準等途徑,加強對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逐步形成較高的音樂綜合素養,實現高校鋼琴人才培養目標。
注釋:
[1]劉進:《高校鋼琴教學中即興伴奏的應用探討》,《音樂生活》2021年第5期,第57-59頁。
[2]許雯雯:《高職音樂專業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分析》,《音樂生活》2020年第11期,第86-87頁。
[3]楊丹赫:《初級鋼琴教學中的音樂創造力培養——論美國音樂教育家羅伯特·佩斯與弗朗西斯·克拉克的即興演奏與音樂創作教學理念與實踐》,《中國音樂》2021年第4期,第144-1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