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洪壘 高治亞(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在現代企業戰略管理體系中,財務戰略管理關乎企業綜合競爭能力。而在現今時代,以往財務戰略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日新月異的變革需要。通過將財務戰略矩陣應用到企業財務戰略管理中,可以著眼于長遠利益與整體績效,從內、外兩個方面剖析企業整體戰略,為企業財務管理層次的全方位提升提供充足驅動力,促使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所以,對財務戰略矩陣在企業財務戰略管理中的應用展開分析與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財務戰略矩陣特指假定一個企業具有一個或若干個業務單位,進行一個單位投資資本回報率減資本成本、銷售增長率減可持續增長率對比,根據對比結果,進行企業價值增長狀態的評價以及企業資源耗費狀況的衡量。其中投資資本回報率減資本成本特指開展一項業務活動獲得的資金、投入資本成本的差額,在投資資本回報率減資本成本大于0時,表明某項業務可以創造價值,反之則表明某項業務會減少價值;銷售增長率減可持續增長率特指銷售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差額,銷售增長率為企業預期開展業務活動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為經營效率一定、財務政策一定且不發行新股狀態下企業可支持實現的增長率,若銷售增長率減可持續增長率大于0,表明企業存在現金短缺,反之則表明企業具有現金剩余。
從矩陣構成來看,財務戰略矩陣可以劃分為四個象限,不同象限決定了企業經濟活動的不同階段,而企業經濟活動的不同階段決定了差異化財務戰略選擇。
如表1所示,在投資資本回報率減去資本成本、銷售增長率減可持續增長率均大于0時,表明企業業務正處于盈利創造價值狀態,但存在資金短缺,需要以取得現金為出發點,通過提高價格、少發股利、降低成本、獲得權益資本投入等方式為業務繼續創造價值提供保障;在投資資本回報率減資本成本大于0但銷售增長率減可持續增長率小于0時,可以利用過剩的資金開展其他業務,增加股東財富,而在無進一步投資機會時,則可以回購股份的方式返還給股東;在投資資本回報率減資本成本小于0但銷售增長率減可持續增長率大于0時,要明確業務盈利能力差的原因,若為個體原因,則主動汲取行業內營業企業經營,若為群體原因,則出售業務;在投資資本回報率減資本成本小于0且銷售增長率減可持續增長率小于0時,可以全面分析業務盈利能力差的原因,針對原因采取措施。
表1 財務戰略矩陣基礎下的財務戰略選擇
籌資管理戰略特指企業出于滿足投資活動、經營活動、資本結構管理需要,利用資本籌措形式獲取資金的財務行為,能夠為企業的經營維持與決策發展提供基本的資金保障。籌資管理戰略的驅動因子具有特定性,比如,對外投資活動、提高技術水平、解決資金周轉難題、產品研發等,可以為企業資金流轉運動提供驅動力,解決企業籌資原因、籌資渠道、財務風險與資本成本協調、資本結構調整等問題。在上述因子驅動下,可選擇的籌資管理戰略為:預先估計資金需要量、科學安排資金籌措渠道,恰當選擇資金籌措方式,管控資本成本,約束財務風險。其中常用的資金籌措方式為債務籌資(發行債券、銀行借款、融資租賃等)、股權籌資(吸收直接投資、發行普通股、留存收益等)、衍生工具籌資(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優先股等)。
在資金管理戰略策劃過程中,金融環境、銀行機構等因素的交互影響,很容易使得企業陷入籌資困境。企業此時需要從自身積累入手,進行內部管理機制的不斷規范,增加產品創新、技術完善,減輕對外部籌資的依賴。同時以自身良好信用為基礎,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與金融機構建立健康的資金合作關系。并從資金回報預先估測出發,科學評估投資項目預期回報、業務產品盈利能力,劃定籌資利率可接受范圍,避免資金運用偏差擴大。
投資管理戰略的目標為降低投資風險、獲得投資收益、提高社會公共效益、增加產量、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技術領先、行業轉型、獲得可靠銷售渠道或能源供應基地等。在選擇目標時,企業應圍繞投資收益、投資風險之間的關系,結合總體戰略要求,進行產業前景、市場競爭特點(因素、對手、層次、范圍)分析。進而利用SWOT分析法,在明確企業內部優劣勢、外部機會與威脅的前提下,貫徹利用內部優勢、抓住外部機會、克服內外部劣勢與威脅的方針,進行管理戰略制定。或者利用波士頓矩陣法,進行戰略經營單位的劃定,在劃定單位后對其進行評價,進而選擇恰當的投資戰略。
在投資戰略選擇完畢后,企業應綜合考慮生產、市場、競爭、財務、人員、宏觀等與投資戰略方案相關的因素,進行方案策劃。進而在分析戰略變化的基礎上,結合組織文化與組織結構,選擇合理的戰略實施方法,推進戰略實施與控制。
運營資金特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占用在流動資產上的資金,廣義層面上為一個企業流動資產總額,狹義層面上為去除流動負債后的流動資產余額。因企業運營資金具有來源多樣、周期較短、數量波動、形態異變的特點,需要以保證資金需求合理、資金成本節約、資金效率提升、短期償債充足的原則,進行運營資金管理戰略的制定。比如,在企業經營收入一定的前提下,為明確需持有的運營資金量,企業管理層應從盈利性、風險性兩個層面,進行運營資金持有量管理戰略的分析。盈利性特指企業運營資金存量的資產報酬率,風險性則指企業資產流動性較差背景下資產產生現金流量支付到期債務、費用支付的風險。一般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企業流動資產持有水平與預期資金應力能力呈負相關。此時,在企業運營資金管理戰略制定時,就可以風險不增加甚至減少為出發點,以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策劃保守型運營資金持有戰略、激進型運營資金持有戰略或適中型運營資金持有戰略。其中保守型運營資金持有戰略適用于預期未來時期銷售額波動劇烈、不確定風險多的情況,具有無力償還債務低、預期盈利要求不高的特點;激進型運營資金持有戰略適用于未來時期銷售額波動小、不確定風險少的情況,具有收益水平高、報酬高的特點;適中型運營資金持有戰略因最佳運營資金持有量核算難度大,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環境條件進行科學預測。同時在適中型運營資金持有戰略制定時,企業需要貫徹靈活、優先、自控、適時適度原則,以責任方與人員自我控制為主,選擇經濟有效方法,重點分析、解決、反饋企業戰略中重大問題。
綜上所述,企業戰略特指在深層次分析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基礎上,總體分析企業全局,謀劃企業未來發展框架,為企業競爭能力的提升提供依據。
作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內容,財務戰略矩陣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財務戰略體系。所以,企業應該在全面了解增值型現金短缺、增值型現金剩余、減損型現金剩余、減損型現金短缺象限下財務戰略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應用籌資管理戰略、投資管理戰略與運營資金管理戰略,從而充分發揮財務戰略矩陣在企業財務戰略管理中的價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