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8日,為創新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天津市薊州區農廣校前往靜海區、寶坻區開展高素質農民異地培訓工作,來自薊州區的63名家庭農場主學員參加了培訓。
在靜海區異地培訓中,參訓學員參觀了天津市農民豐收節主會場、靜海區谷豐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富水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靜海區農豐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豐收節現場,學員們感受到了豐收節的氣氛,體驗到慶豐收、感黨恩的政治環境;在靜海區谷豐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學員們品嘗紅香酥梨,咨詢農藥使用的注意事項及管理經驗,受益匪淺;在靜海區富水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學員們體驗了國家級農機示范合作社集體性質的運營模式、仔細了解了親身經歷農產品加工的工藝,互留聯系方式,為以后的學習交流做好了準備;在靜海農豐農機專業合作社,學員們在教室里認真聽周社長講自己的致富經驗,觀看了由山東金豐集團科研人員操作的無人機飛防技術表演、學習了無人機植保應用課程,充分認識到高科技興農致富的作用。
在寶坻區潮白河畔的小辛碼頭村,薊州區農廣校邀請了伯仲養殖公司竇社長講述了村里的運用模式,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或“公司+農戶”的模式,建立合作組織,突出優勢資源,引導村民遵循生態循環原理,進行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經營,學員們學到了致富經驗,開拓了思路,感受到了這個村莊的水鄉氣韻。
經過本次異地培訓,參訓學員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把先進的技術、好的經驗做法請進來,變成適合自身的生產模式,增加自己農業生產的收入。本次培訓也解決了參訓學員中途流失的問題,學員的參與度更高,收到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來源:薊州區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