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拉力別克·阿拜斯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農業生態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國人對果品消費需求的日益提升,林果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種植技術和果品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健康以及林果產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林果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對于提升種植效率和帶動廣大果農實現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意義,更是綠色環保生態農業的具體實踐,因而受到各地方政府、社會和人民的重點關注。基于此,今天本文主要就林果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探討這一論題給大家進行闡述和分析,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關鍵詞:林果;種植技術;果品;質量安全
1 林果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相關基礎知識概述
(1)林果種植主要是指成片規模化種植一種或多種果樹的泛稱。林果種植技術主要是指根據果樹的品種和生長特點而采取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具體包含了育苗、栽種和后期培育管理技術,其需要根據不同品種的林果進行相應的土壤耕作、灌溉施肥、修剪整枝和保花保果等措施。
(2)果品質量安全,其主要包含了果品污染物限量標準、果品衛生標準、農殘限量標準、果品等級標準、產地環境標準、儲藏運輸標準等。
(3)林果種植技術應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重點凸顯其生態效益;果品質量安全應堅持環保原則,重點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無害;林果產業應堅持綠色發展的原則,提升其現代化管理水平。
2 林果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1)從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情況來看,林果業已經不單純只是提供果品滿足人民消費要求,其在改善和保護當地的氣候環境、幫助當地農業經濟發展轉型和提高果農經濟收入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大規模種植的果林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從而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其次,能夠吸附空氣中的浮塵,從而一定程度上起到減輕空氣污染的效果。
(2)從戰略層面來看,林果業發展建設既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項利國利民的生態建設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意義,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優越性的綜合表現。因此,必須做好林果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的研究工作,從而推動綠色林果業高質量發展和迅速普及。
(3)我國是農業大國,林果業涉及到千千萬萬果農的切身利益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林果業作為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使用農藥、化肥不當必然加劇生態系統的負擔。所以,我們應選擇科學、適合當地環境的綠色種植技術,從而減小對生態系統的壓力。
(4)科學的林果種植技術可以提供優質的果樹,從而為果品質量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果品質量安全建設既是滿足人們消費的內在需求,也是推動林果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隨著人們對果品質量安全要求的日益提升,林果業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3 林果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國的現代化林果種植技術還不夠成熟和先進,不少從業人員主要是由農民和非專業的果農技術人員負責,其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相關的傳統種植技術,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學的林果種植技術體系,從而導致林果苗木成活率偏低、所產果品質量不高等問題。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少果農為了節約成本或者觀念的問題,仍采用傳統的種植方式。比如沒有給果樹套袋,從而導致其果品水分缺失或者被病蟲害侵襲,最終無法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2)高密度種植同一品種的林果以及不恰當的種植技術,從而導致其果品的形狀、大小和口感都有所下降;其次,林果種植相關配套管理工作不到位,各項準備工作不夠細致和充分,從而導致后續林果的生長乃至果品質量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其三,良好的林果種植必須選擇適合的種植技術、適當的土壤環境和季節,如果果農對此在沒有完全了解的情況下就貿然投入林果種植,當然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
(3)林果品種的選擇以及種植時段的選擇不合理。林果都有其相應的生長期,其對于溫度、氣候、雨水和土壤都有一定的要求。種植的時間選擇不合理,也將降低林果成活率和增加培育難度,特別是反季林果的種植,更要特別的注意。
(4)大部分果農在種植、培育、采摘、分揀和運輸等環節未形成果品質量安全標準和規范,更缺乏對果品質量安全專業檢測和建立果品質量安全追蹤體系。比如,果品農藥殘留檢測、果品產地土壤環境檢測、果品數字化標簽以及林果種植農藥、化肥使用劑量超標等方面,都是需要重點關注和提高的。
(5)由于大部分消費者對果品外表、品相的過度重視,導致部分果農通過采取施加過量農藥,甚至添加防腐劑、色素、甜蜜素等方式來迎合這樣的需求,從而導致果品質量安全隱患頻發,嚴重的影響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同時,相關果品檢測機構和監督管理部門因為經濟因素對其監管力度有所松懈,從而導致部分果品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6)果品質量安全包裝標識不規范或濫用的情形仍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現在果品實際等級、產地、上市時間、是否有機綠色產品等方面均與包裝標識不符,從而導致以次充好的情形時有發生。
4 林果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具體措施探討
4.1 精心準備林果種植培育的各項工作
(1)果農應根據當地的實際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以及林果生長習性和特點,科學、合理地選擇適合的林果品種以及林果場地,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以確保林果種植的效率和質量。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應根據林果特點,選擇不同光照度和水分含量的地塊,從而有利于林果的生長和成活率。同時,應盡量選擇弱酸性或中性PH值的土壤環境。
(2)最好選擇土質肥沃、地勢平坦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環境進行林果種植。其次,整理和疏松土壤環境能夠確保林果生長所需要的充足的水分、養分和空氣,這樣才能促進林果根系的迅速生長以及提升其抗病蟲害的能力,有利于果品的質量安全;其三,應按照林果的數量、種類確定科學的種植面積,既要能合理利用場地空間,又不能過密,影響其生長。同時,必須嚴格控制施加農藥和化肥的數量;條件成熟的果農,也可以采用生物病蟲害防治以及施加有機肥料的方式,從而確保其符合果品質量安全要求。
4.2 選擇適宜的季節重點開展林果種植工作
(1)大部分林果在春、秋季處于生長旺盛的階段。這個時期,應充分保障果樹的養分、水分和光照,并注重病蟲害防治工作。其不僅可以確保林果茁壯成長,還能提升果品質量安全,因此,值得廣大果農重點關注。
(2)林果種植還必須經常進行除草、施肥養護的作業,以確保林果生長質量。為了趕在最好的季節上市果品,必須確保在相應的時間點完成果品采摘、運輸等工作。
4.3 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實現科學種植和質量安全檢測
這就要求,必須給林果建立相關的綠化檔案,林果實時生長數據動態采集,水分、養分、肥料和農藥的精細化實施處理,從而最終確保果品的質量。同時,可以利用二維碼對所有的果品進行追蹤處理,以確保果品產地、等級、質量安全檢測信息的有據可查。建立了完整的可追溯信息,也有利于果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這同時也要求,相關機構建立與之配套的數據平臺,可以實時、在線的監測果品銷量、流向、果品等級、農藥殘留量等關鍵信息。
4.4 林果種植及果品質量安全注意事項分析研究
(1)林果種植在氣候和光照方面的選擇。建議最好根據產地的自然氣候環境以及光照條件選擇適合的林果種類進行種植,從而確保果品的質量安全。當然,如果出現天氣、光照條件不利于林果生長的特殊時段,還是可以采用人工干預的方式。
(2)林果種植在土壤方面的選擇。其相關種植技術均需要圍繞土壤和植物特性共同開展,才能確保果品的質量安全。
(3)林果種植應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植物檢疫等方式配合進行。果品上市前,必須嚴格按照檢驗、檢疫工作規程進行,以避免劣等或患有病蟲害的果品進入倉庫,影響整體的果品質量安全。
4.5 林果反季種植技術具體措施研究
為了滿足果品的四季供應,依靠傳統的林果自然生長肯定是無法實現的,這也決定了反季林果種植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市場需求,其相比于自然生長的林果,對種植技術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1)林果反季種植不同于常規的種植,相對來說難度大、也更為復雜。這就要求果農必須針對反季林果進行全面的喜好和植物屬性的研究,有針對性的制定相關種植技術和后期養護方案;同時,盡量創造林果適宜生長的環境,以確保林果生長的質量。
(2)林果反季種植必須重點注意養護工作。比如,冬季的林果種植,就要做好保溫防寒處理,以減少風寒和低溫對林果的侵襲;針對秋季的林果種植,要適當增加鉀肥和磷肥,以提升其抗寒能力;針對比較較弱的反季林果,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防病蟲害和營養補給處理。
5 結語
綜上所述,進一步加強對林果種植及果品質量安全探討是林果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在提升林果成活率、確保果品質量安全和提升果農經濟效益等方面也確實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地借鑒國內外林工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相關成熟經驗,根據我國特有的國情、氣候條件和經濟基礎等因素進行改良和優化,最終為林果業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造福于民。
參考文獻
[1] 范長榮,龔安華,張海燕.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探究[J].現代園藝,2020(8):44-45.
[2] 郭魯雷,劉勇.探究林業果樹種植技術的發展及果品的質量安全[J].農民致富之友,2016(12):119.
[3] 曾振森.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7(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