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大成
摘要: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約400萬hm2,我省省委省政府近年來連續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推進舉措。截至2020年底,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7.33萬hm2、產量52萬t、產值104億元、效益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以上,均比2018年翻一番,四項指標增速全國第一。目前,全省13個地市108個縣(市、區)、森工35個林業局、農墾53個農場,共計3.3萬個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參與中藥材種植。2019年、2020年省財政統籌中藥材產業發展補助資金10億元,各地配套扶持政策,撬動社會工商資本參與中藥材產業投入。今年省財政又安排補助資金5億元,繼續支持中藥材產業強縣、示范強鄉、特色強村建設。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加之人民對中醫中藥的逐步認識,中藥材已經成為我們的特色優勢產業,種植面積在逐年增大大、品種增多多、品質變好。由于生態條件多樣,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地中藥材占全國的市場份額較大,主要的品種桔梗、赤芍、白芍、關防風、黃芩、板藍根、刺五加、月見草、當歸、黨參、大黃、甘草、半夏等,我省板藍根占全國份額的50%以上。而我省50%的份額,近年幾乎被大慶大同區和齊齊哈爾泰來縣包攬。中藥材是省委、省政府確定重點培育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推進中藥材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是全省發展縣域經濟、助力脫貧攻堅、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的主要抓手。隨著全省中藥材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發展,在中藥材產業鏈中“第一車間”的大田生產中,由于先進農機化技術及農機具的引進,中藥材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水平也有所增長,尤其是中藥材田間生產耗工費時最嚴重的機械化收獲環節。同時,中藥材的收獲也具有嚴格的時節性,如不能適時收獲,將大大的降低藥材的品質,嚴重影響藥農的經濟效益,極大的限制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加之,目前農村勞動力匱乏,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推廣中藥材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技術,尤其是中藥材機械化收獲技術,顯得非常迫切。
關鍵詞:中藥材;高產栽培;機械化;收獲技術
1 典型帶動
近年來隨著省委省政府、省農業農村廳中草藥處對發展中草藥的認識,開始在全省大力發展中草藥,年我市市委市政府經過充分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決定借鑒甘南縣巨寶鎮種植中草藥的其成功經驗,確定了赤芍、黃芩、關防風、月見草為中藥材重點發展品種,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在海倫市東林鄉種植月見草面積133.33hm2以上,在海倫市永富鎮吉賢村種植根莖類中草藥133.33hm2以上,主要有赤芍、白芍、桔梗等吃,赤芍籽的去年行情好,每斤赤芍籽高達13.5元,有部分農戶在中草藥上收入就達到5萬元以上。永富鎮吉賢村書記領頭成立道地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頭種植中藥材133.33余hm2。吉賢村是永富鎮大村,每家每戶都預留一小部分地種植中藥材,主要為關防風、赤芍、白芍等等,有實驗園,育苗陽光棚室,育苗基地,已實現育苗、種植、銷售一條龍的良性發展狀態。
2 技術概述
本技術用根莖類中藥材收獲機,一次完成根莖類中藥材的挖掘、土藥分離、鋪放、收集等工序,改變了傳統的人工作業耗工費時的不足,可有效解決根莖類中藥材機械化收獲水平低的現狀,是甘肅等藥材種植區近年來在根莖類中藥材收獲環節技術的重大突破,節本增效顯著。
3 推廣情況
近年,結合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的推進,為了實現農業機械化技術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的發展,省上也逐漸開始關注中藥材、果業、蔬菜等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并且建立了中藥材機械化作業示范點,主推中藥材機械化收獲技術,據示范點統計數據,中藥材機械化收獲技術可節本增效380元/667m2以上,由于節本增效效果顯著,該技術很受當地藥農、合作社負責人的歡迎,具有很廣闊和樂觀的推廣前景。
4 技術要點
4.1 主要品種收獲農藝要求
(1)當歸
當歸收獲一般在10月上旬前后,在當歸葉已發黃時割去地上部,使太陽曬到地面,促使根部成熟。10月下旬收獲。收獲時,在田地的一側挖出一個截面,再用二齒鉤挨排刨出當歸,挖刨時不能漏刨,也不能損傷根部。
(2)黨參
黨參一般于移栽二年后秋季白露前后半個月內收獲,也有3、4年后收獲的。收獲時,先撤掉支架,清除田間枯枝落葉,挖取根部,挖出的黨參,剪去藤蔓,抖去泥土,攤于曬場,曬至三、四成平呈柔軟狀,按粗細、大小,用手順握成把,置木板上,用手揉搓后再曬,這樣反復3~4次至曬干或者炕干,扎成小巴。
(3)大黃
大黃一般移栽后3~4年便可收獲,在中秋至深秋當葉子由綠變黃時可刨挖。采挖時選晴天先將地上莖割去,再將植株四周的土深刨40~60cm,挖出地下根,抖去泥土,切去根莖部頂芽及芽穴,刮掉根莖部粗皮,直接曬干或慢火熏干,呈黃色時可供藥用,根莖稱大黃,根及側根可作獸用大黃(稱水根、水大黃)。
(4)黃芪
黃芪一般每年收刨1次,也有兩年收刨1次的。在立冬前后收獲,收刨時先將地上枯萎的莖葉都割掉,開溝將根刨出,拌去泥土,去掉蘆莖,晾曬干后修去根毛,扎成小捆,也可切成飲片供藥用。
(5)甘草
甘草收獲一般在晚秋或早春,把地上干枯的莖枝割掉,進行刨挖收獲,收回的甘草根晾曬幾日后,剪去蘆頭和側根打成捆,也可切成飲片供藥用。
(6)柴胡
柴胡最佳收獲期為9月下旬~10月上旬,當種子出現黃黑色,植株下部葉片開始枯黃時可將莖桿連同種子一并割掉,進行脫粒,將莖桿、種子分別晾曬干。其藥根一般應在兩年后進行采收,可用人工深挖,把所有的藥根全部挖出,不能采取直接拔出,以防斷根影響產量。藥根應分類整理,大小一致整齊,扎成小把。
4.2 機械化收獲技術要求
(1)適時收獲
根莖類中藥材一定要根據其特性及生長特點,進行適時收獲,適時采收藥材質量、產量與季節有密切關系。
(2)土壤濕度
現有大部分根莖類藥材收獲機是在原有的深松鏟及振篩式塊莖類收獲機基礎上,根據中藥材的特性改制而成的。故在機械化收獲時,為保證作業質量,一般在土壤絕對含水率不大于18%,80%莖葉枯黃萎蔫時收獲為宜。
(3)挖掘深度
根莖類中藥材生長深度一般在5~60cm的范圍內,不同的藥材因其品種、生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不同的生長長度、深度,故在機械化收獲根莖類中藥材時,挖掘深度應能達到不同藥材品種生長深度、長度的要求。
(4)收獲質量
根莖類中藥材的機械化收獲技術,雖然大幅度的提高了藥材收獲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但是機械化收獲技術所配套使用的相關收獲機械,進行藥材收獲作業時在損傷率最低的情況下必須要保證較高的挖浄率和收獲后地表的平整性。現有根莖類中藥材機械化收獲技術其作業質量驗收標準挖凈率≥95%,傷損率≤5%。
4.3 機械化收獲技術要點
(1)作業前的準備
①機具的安裝
機具安裝按照使用說明書中有關要求進行,牽引式機具與拖拉機掛接要正,拖拉機的牽引中心線要求與機具的阻力中心線基本重合;機具掛接后,通過調整使機具達到水平位置。
②地塊的準備
填平溝渠、洼坑,鏟平橫向埂、壟,清除石塊等,以便安全作業。
③機組準備
收獲機技術狀態良好,根據農藝要求對各項作業參數進行調整;配套動力應達到要求、技術性能良好,掛接件齊全,液壓懸掛機構性能良好,操作靈活;在運輸的過程中拖拉機液壓系統應處于升起狀態,防止挖掘鏟與地面碰撞。
④人員準備
拖拉機駕駛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證照齊全并有豐富的作業實踐經驗,并應配備相應的撿拾及收獲整理人員。
(2)挖掘深度調整
機具的挖掘深度由拖拉機后懸掛系統和機具限深輪來控制調整。首先通過調節限深輪立柱上定位螺栓的位置進行大范圍調整,使其挖掘深度基本達到要求,然后通過調節拖拉機與機具連接的中央拉桿的長短對機具挖掘鏟的入土角和深度進行微量調整,從而調整到適合農藝要求的機具挖掘深度。
(3)安全要求
①作業時挖掘機上嚴禁坐人。
②作業時禁止清理堵塞物。
③排除故障時,應使挖掘機降至最低位置。
(4)田間作業操作規程
①拖拉機起步前必須觀察周圍有無非作業人員或其它障礙物,鳴號起步。
②正確選擇合理的作業速度,應根據土壤類型、濕度、堅實度、生長深度等選擇作業速度,作業時應勻速行駛。
③作業中駕駛員應全神貫注,保證走直走正,隨時觀察機組的工作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④作業季節完畢后,清潔保養機具,切割松土刀和挖掘深松鏟刷上防銹潤滑油存放。
5 適宜區域
隨著近幾年土地規模化經營的快速發展,該技術技術適宜推廣的地區逐漸在擴大,目前除了各別地力條件較差的地區,其他中藥材規模化和標準化種植區基本上均采用機械化收獲技術。
參考文獻
[1] 車建海,柳繼榮.根莖類中藥材機械化收獲試驗示范[J].農機科技推廣,2017,180(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