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選地與選種
肥沃的土地能夠為玉米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所以需優先選擇肥沃、平坦且滲透力強的土地種植玉米。優選籽粒飽滿的種子,清理已經枯萎及破碎的種子,提高種子發芽率。
1.2氣象因素
在對玉米進行播種、施肥及施藥的過程中,天氣變化直接影響玉米生長發育。在天氣晴朗時對玉米播種施肥,可提升玉米發芽率,確保玉米獲得充足的養分,避免受到病蟲害侵擾。在旱澇天氣,需做好灌溉排水工作,保證土地含水量。
1.3施肥
土壤養分和有機質含量是保證玉米健康生長的關鍵因素。在玉米生長和抽穗階段,需進行追肥和灌溉,延長葉片功能時間,加強光合作用,進一步提升玉米籽粒質量及產量。
在整地時,首先需確保地塊干凈,清理土壤內的垃圾及雜草等異物。其次,控制整地深度,輕耙深度保持在8~10 cm,重耙深度保持在12~15 cm,保證土層松軟、肥力充足。再次要保證土壤上虛下實,這樣可以降低土壤水分蒸發,為保墑工作提供有利條件,保證種子順利發芽。最后,為了減少病蟲害發生概率,需防止在同一田地里長時間種植玉米。
首先,需按照地塊實際情況科學選種,若地塊比較干旱,需選擇有良好抗旱能力的種子;若地塊厚度不佳,需選擇抗倒伏且扎坑深的種子,保證種子和土壤充分接觸。其次,在播種時,需選擇亮度高且飽滿的種子,同時使用營養液進行浸泡,提升種子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從而減少病蟲害發生概率。最后,選擇良好天氣進行曬種。
一般來說,在溫度10~12℃時播種最為適宜,若播種時氣溫較低,則必須覆蓋地膜,從而保溫土壤。在播種時,需科學控制玉米種植密度,壟溝寬度保持在44~55 cm。等開好種溝后,可向種溝里施加磷酸二銨及尿素當做種肥,同時將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防止種子被灼傷。每1個種溝內放置2~3粒玉米種子,同時用土壤覆蓋并壓實。若墑情較差,需適量澆水,保證出苗率。為了延長玉米授粉期限,可在地邊留出3~5壟,等到4~7 d后再播種。
若田地水分太多,就會導致爛根,導致產量下降。若田地水分含量太少,就會使玉米籽粒變得干癟,從而影響產量。需按照氣候變化控制土壤水分,若種苗期水分含量較少,可以適量澆水,等夏季來臨時使用雨水灌溉,秋季時按照具體情況開展灌溉工作。若肥料較少,會使玉米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從而使產量下降;若肥料較多,會導致燒苗和燒種。
在玉米灌漿期和乳熟期,玉米植株容易發生斑病,按照斑塊大小可分成小斑病和大斑病。對于此病癥,可使用50%多靈菌噴灑玉米葉面,間隔數周噴灑1次,連續使用2~3次病情就會逐漸好轉。若玉米缺鋅,在苗期階段會發生矮花葉病。用藥頻率要按照病情程度確定,噴施2~3次較為合適。螟蟲和蚜蟲是玉米主要蟲害,在父本雄穗、母本頂葉階段蚜蟲發生概率較高,可選擇40%氧化樂果噴灑在玉米葉片上。
(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蘇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