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是農業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當前,玉米種植面積與產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云南省南華縣玉米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量的45%以上,但因為其基礎設施問題導致玉米生產效益相對較低,因此,可以運用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減少對地表進行覆蓋和微地形的改造,屬于一種新型的農田耕作技術。
1.1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內涵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確保玉米產量提升的關鍵技術。玉米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種植過程對環境的要求相對較高,種植區域最好為平地,并且氣候條件與土壤條件都需要滿足生長要求。
1.2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的作用
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可避免農田沙漠化、降低對種植土壤的損害、避免田間風沙及全面保護生態環境等。借助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以全面提升玉米總產量,避免土壤受到風雨侵蝕,強化玉米抗寒性,確保玉米種植地土壤肥力。
2.1選種與拌種
在對玉米種植地土壤進行深耕與施肥操作后,應選擇保護性耕作品種來進行拌種操作,玉米品種較多,每一品種的生長特點不同,因此,需要根據種植地區的實際情況來優選品種。如果種植區域的氣溫變化較為明顯,濕度變化較大,那么就應選擇抗旱耐寒的玉米品種,以此來保障種子可以有效抵御溫度變化。如果種植區域特別容易出現病蟲害,則需要選擇抵抗病蟲害較強的玉米品種。在選種后,需將玉米種子在陽光下進行暴曬,減少種子中的霉菌含量。拌種是將玉米種子與藥劑進行攪拌,可提高玉米種子發芽率。
2.2深耕施肥
在玉米播種前,對土地進行整翻和施肥十分重要。因此,在玉米播種前期,應對土壤進行深耕處理,確保土壤松軟,減少種植地中的雜物,例如石頭和草根等。另外,還需盡可能地打碎土壤中的土塊,保障土壤透氣性與透水性。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使用測土配方來進行施肥操作,檢測土壤中缺少的營養元素,之后再針對性施肥,還需全面控制施肥深度,提高土壤肥力。
2.3田間管理
在玉米生長階段,如果發現玉米生長較為緩慢且莖葉較小,那么就需要進行追肥。若玉米生長初期莖葉較小,則需要追加氮肥,以便幫助幼小的玉米苗補充養分。另外,在玉米生長期間,需定期觀察玉米田間狀況,若存在雜草,應及時使用化學藥劑除草。
2.4種植技術的實際應用
在實施留高茬交替種植技術時,主要對玉米種植寬窄度來進行全面調整,之后借助寬行開展深度松土處理,在玉米收割完成后,將高茬作為土地肥料留到下一年,為玉米的下一年種植提供良好的基礎。在寬行開展施肥與深度松土的同時,可使用兩種方式來同步操作,加大耕地深度,確保耕地深度滿足玉米種植技術的要求,然后在這一基礎上預留空間,這一部分的空間可以儲存雨水;在運用高茬預留技術的過程中,可以保障種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當前許多地區的農家肥供應量不足,而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方式可以使秸稈腐爛來作為種植地土壤養分,進而為玉米生長提供天然肥料;在秋天開展寬行整地時,種植人員需確保施肥與深度松土兩項操作同時進行,在玉米收割后運用旋耕的方式來進行操作。
(云南省南華縣農機推廣站黃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