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君
2016年3月,美國商務部對中興實施出口限制。
過了一年,經過各方努力,中興同意接受處罰,支付11.9億美元的罰款。
又過了一年,中興對相關在職員工發出懲戒信,并扣減2016年獎金。
即便如此,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還是下令禁止向中興出口電信零部件產品,期限為7年。
這是中國企業前些年被欺負得最狠的一次。“中興事件”讓中國的芯片軟肋暴露無遺。
4月18日,人民日報發文疾呼:“發展國產芯片,這事不能再拖了。”
一周后的4月25日,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馬云、馬化騰相繼表態。
馬云在開幕式上說:“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就是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在別人的院子里面種菜。”
馬云表態兩天前,阿里宣布全資收購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
這件事不是阿里“變硬”的起點,但是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2018年9月,阿里在云棲大會上宣布成立獨立芯片企業“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該公司就是整合中天微與達摩院芯片團隊的產物。
3年后,“平頭哥”交出了一個不錯的成果——倚天710。
10月19日,2021云棲大會現場,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發布了上述芯片,并稱該芯片是目前性能最強的ARM服務器芯片,性能超過此前業界標桿20%,能效比提升50%以上。
《環球時報》說,通用CPU是計算系統的大腦,因架構復雜,對性能和功耗要求極高,其設計是半導體行業最難跨越的幾座大山之一,具備高端CPU芯片設計能力的企業寥寥可數。本次,倚天710也是全球首款5nm服務器芯片,這意味著我國通用CPU研發技術又進一步。
官媒肯定,想必倚天710的性能不會差。
資料顯示,倚天710采用業界最先進的5nm工藝,單芯片容納高達600億晶體管,復雜程度堪比“在指甲蓋上建超大城市”;在芯片架構上,倚天710基于最新的ARMv9架構,內含128核CPU,主頻最高達到3.2GHz,能同時兼顧性能和功耗。
此外,在標準測試集SPECint2017上,倚天710的分數達到440,超出此前業界標桿20%,能效比提升50%以上。
阿里云智能總裁、達摩院院長張建鋒稱,從2019年發布AI芯片含光800,到2021年發布服務器CPU芯片倚天710,在造芯的萬里長征上,阿里平頭哥邁出了從專用芯片到通用芯片的關鍵一步。
阿里“造芯片”,形勢使然,作為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阿里吃盡時代的紅利,確實也應該承擔更多責任,尤其是在“卡脖子”技術方面需要有所突破。
從改革開放算起,前30年中國經濟更多的是在利用資源、勞動力優勢;后十年地產崛起,成為經濟增長的絕對支柱,這些年,互聯網的崛起讓中國進入數字經濟時代。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致命的短板,我們的很多創新都是“模式創新”,突破性的“技術創新”明顯不足。
這些年,很多互聯網公司進行的都是“模式創新”,即改變企業價值創造的基本邏輯以提升顧客價值和企業競爭力的活動,核心在于改變要素間關系或者動力機制,本質上是生產關系的優化,而生產力提升有限。
相比之下,“技術創新”包括開發新技術,或者將已有的技術進行應用創新,芯片就在此列。
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模式創新”對他們來說輕車熟路,通過前期燒錢,在某一領域壟斷市場,然后獲得超額利潤。
去年,各大互聯網巨頭企業憑借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互聯網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也被很多人認為是互聯網的又一個風口。
年末,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互聯網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文章稱,互聯網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領先的數字技術,人們期待巨頭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
“如果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么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文章說。
文章指出,依靠硬核科技,讓企業站上價值鏈頂端,讓國家競爭力、自主性更強,讓人類的知識邊界更大,不是更“香”嗎?“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人民日報的疾呼事實上是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擔憂。
以下是近九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金額,一直處于高位,而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2018年達到頂峰,為6716.61億美元。
不過,根據國家發改委經貿司發布的數據,2020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3692.4億元,同比增加6.5%;進口47160.3億元,同比增加7.2%。按照最新匯率計算,進口額是7364.54億美元,又創新高。
這個數據說明一個問題,近兩年,中國在芯片領域的技術創新可圈可點,但還不足以扭轉中國在芯片領域對國外公司過度依賴的局面。
現在,阿里平頭哥推出了倚天710,這是中國芯片行業邁出的一大步,但放在整個行業,“阿里們”的路還很長,希望阿里不斷有新的“硬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