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是林業生態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貧困人口聚集地區。在山區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優勢資源,實現當地農民群眾的脫貧致富,已成為現階段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題。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阿克蘇地區林業生態保護建設現狀,論述了具體的林業工作措施,以期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高度重視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在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支持下,完成了多項植樹造林工程。2015年開始了阿克蘇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空臺里克區域3個百萬荒漠綠化工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廣泛動員當地群眾和干部全面參與其中,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工作及綠化工程建設,實施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破解生態脆弱難題,并形成了全新的生態建設格局。目前,阿克蘇地區人工造林工程取得了突出成就,累計完成了人工造林面積超過204 hm2,共植下3 800多萬棵樹木,退耕還林面積超過60 hm2。通過當地政府、群眾及造林工作人員的努力,阿克蘇地區植被覆蓋率進一步回升,由6.8%提高到現階段的8.9%,生態環境進一步好轉,極端惡劣天氣逐漸減少。截止2020年年底,阿克蘇地區優良空氣天數由過去的44%上升到64%以上,年降雨量達到了128 mm,沙塵天氣減少了30 d以上。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植樹造林工程開展過程中,將城市園林建設有效結合,打造了適于人類居住的生活環境。
2.1林業種植技術相對薄弱
由于阿克蘇地區山地面積相對較大,并且分布在不同地區,林業管理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疏漏的現象。人工造林工作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信息閉塞和經濟條件方面的制約,山區林業種植技術相對薄弱,使得造林成活率較低、工作效率低下、管理不規范,大量林地被開發利用,生態環境逐漸惡化[1]。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有些地區缺乏必要的林業管理工作人員,對林業生態系統的保護建設缺乏有效的規劃,無法因地制宜開展人工造林,造成了山地林業生態系統出現弱化的趨勢,經濟損失不斷增大。
2.2山區經濟開發比較落后
由于山區林業管理人員相對較少,再加上地勢較為偏遠,沒有相應的交通設施,很多違規砍伐行為屢禁不止。再加上基層地區的林業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較低,缺乏必要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技術,無法對林業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和建設,造成山區林業的開發利用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山區中廢棄的林業資源不斷增多,使得很多設備和人員無法深入實地開展針對性的調查。另外,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過程中,由于各項管理措施比較落后,使得生態建設比較滯后,很多林分長時間被砍伐,森林資源逐漸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嚴重破壞。不科學的林業資源利用方式,使得森林生態系統凈化污染物的能力逐漸變差,影響到林業的綠色發展。
3.1加大山區森林資源保護力度
加強萬畝生態公益林管理,補償資金實行“一卡到戶”,進一步優化山地公益林建設布局。嚴格執行林木采伐和限額管理制度,嚴守林地使用用途管制,嚴管野生動物獵捕和經營利用,加大違法打擊力度,從源頭上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積極實施森林生態修復,通過花木地補植珍貴樹種、促進花木產業轉型、發展林下經濟等措施切實改善山區森林生態環境。強化森林資源管理隊伍建設,落實護林護綠、森林防火責任制。強化管護,確保造林成效,繼續實施林業技術人員分包鄉鎮制度,做好指導服務,加強栽培管理,指導各鄉鎮在抓好造林綠化的同時,將新栽幼樹管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做好修枝、摸芽、封土扶直、林木涂白、雜草清除、淺鋤松土保墑等林木管理工作,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2]。森林公安、林政稽查部門需進一步加大毀林案件特別是毀壞幼林案件的查處力度,一旦發生案情,要快查快辦,切實保護好造林成果。
3.2組織開展森林資源督查和即時監測自查
及時掌握山區森林資源動態變化,始終保持對涉林違法行為的嚴打高壓態勢。建立問題臺賬,實行掛圖作戰,對森林督查和即時監測自查中存在的問題小班進行逐項整改銷號。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完善山區森林資源“一張圖”“一套數”動態監測體系,修正更新林地、林木面積數量數據庫及電子地圖,全面提升山區森林資源開發保護的智慧化管理水平。
3.3合力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
在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山區主要領導承擔第一責任人職責,分管局長負總責,資源林政科和各林場負責具體落實,森林公安等相關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定期開展林地清查、巡查工作,開展森林執法專項行動,對工作懈怠的單位和個人嚴厲追責;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需嚴肅查處、嚴厲打擊,合力打好生態保護組合拳,強化生態環境的監督管理和保護力度,保護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維護林區生態環境安全。
3.4加強山區森林資源管護力度
首先,扎實備戰節日森林防火工作,抓好野外火源管控工作。組織開展春季森林防火大檢查,認真排查火災隱患,進一步加大對野外生產、生活用火的監管力度[3]。做好應急處置準備工作,嚴格落實24 h值班制度,進一步完善節日期間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做好人員安排、兵力布防、物資儲備等工作,森林消防專業隊伍要集中待命、高度戒備、嚴陣以待,隨時做好撲火準備,確保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其次,狠抓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持續聯合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加強對野生動物經營和銷售環節檢查,加大對藥用野生動物的繁育監管,嚴禁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積極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工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全面加強群眾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繼續做好山區多處天然闊葉林群落的掛牌、登記造冊、病蟲害防治、網絡化管理等工作,全面提升森林資源監管保護能力。
綜上所述,現階段山區林業產業正處于由傳統林業向現代化林業轉變的關鍵時期,需要不斷加強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力度,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多種功能,在保證林業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和良好生態環境的同時,真正實現農民群眾脫貧致富,滿足當地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
參考文獻
[1]陸惠蘭.生態保護與林業發展的探索[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3):98-99.
[2]彭德明.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相關性分析[J].種子科技,2021,39(3):117-118.
[3]劉新東.林業生態保護與天然林保護的具體措施分析[J].新農業,2021(2):1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天山國有林管理局玉山·艾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