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靜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服務黨中央、省委、市委開展的主題慶祝活動,廊坊市檔案館圍繞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主題,通過深入挖掘館藏檔案資源,并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征集1921年至2021年期間與廊坊有關的各類紅色檔案,精心制作了“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云端展館。云展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全面、系統、生動、立體地展示百年來廊坊各級黨組織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寶貴經驗,用檔案見證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云展伴隨著《我和我的祖國》歌聲開篇,以開篇語、廊坊市檔案館簡介、播種篇、抗爭篇、奠基篇、建設篇、結束語共七個篇章展示了在黨的領導下,廊坊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和共產黨人薪火相傳、奮斗拼搏的歷史故事,追尋百年黨史上的廊坊記憶。
廊坊市檔案館簡介
廊坊市檔案館館藏檔案194個全宗,124500卷(冊),36523件。其中革命歷史檔案20卷,民國檔案427卷,革命歷史檔案主要是1937-1949年冀中十地委形成的檔案,民國檔案主要是原安次縣1944-1948年舊政權形成的檔案。另外還有華北棉產辦事處的檔案和偽安次縣警察局、偽安次縣電信局、偽安次縣政府的檔案。現行機關的檔案主要是黨中央、國務院、華北局、省委、省人委等上級黨政領導機關安排部署工作和批準事項的各種文件,以及本市黨政機關形成的文件等。
播種篇講述
中共文安特支——廊坊市第一個黨組織。1926年10月的一天,一場秘密會議在文安縣左各莊小學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文安縣特別支部的成立。隨后,文安特支組織建立起農民夜校和農民協會,為發動和領導農民革命運動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組織準備。1926年初冬,中共文安特支領導和發動左各莊腳行工人開展罷工運動,極大地振奮了人心。隨著罷工的勝利,農會組織得以進一步擴大,推動左各莊農民運動達到高潮。到1927年3、4月間,文安特支共發展中共黨員30余人,農民運動遍及全縣。
作為廊坊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文安特支最早喚醒了廊坊人民的階級覺悟和民族覺悟,在領導和發動農民革命運動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抗爭篇講述
廊坊人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冀東地區成為日軍由東北入侵華北的咽喉要沖。1937年7月25日16時,一列載有500余名日軍的軍車,借維修鐵路沿途通訊線路為由,突然從天津駛入廊坊,強行侵占廊坊火車站,對駐守在廊坊的中國軍隊不斷進行挑釁,雙方隨即展開戰斗,在廊坊火車站保衛戰中,斃傷日軍數百人,打響了廊坊市抗日保國的第一槍。1937年8月,中共中央即決定在冀熱邊區(今河北省東北部)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在黨的領導下,廊坊兒女浴血奮戰,發起“冀東大暴動”、開辟大清河南北地區抗日根據地……無數先烈用生命守護每一寸國土。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展的形勢下,廊坊抗日軍民對日寇開始了大反攻。1945年5月“文新戰役”,解放文安全境;6月“子牙河東戰役”,解放大城縣全境;7月“大清河戰役”,斃傷俘日偽軍3500多人,將抗日根據地擴大1000多平方公里。1945年8月11日,冀中軍區在勝芳鎮召開萬人誓師大會,對日寇發起最后一戰。到1945年9月底,廊坊境內所有的縣城全部解放,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在解放戰爭時期,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猖獗進攻,廊坊解放區軍民一方面清除內部的反動分子,一方面同來犯之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1948年12月14日,廊坊所轄區縣全部解放,廊坊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奠基篇講述
自1958年開始,海河流域人民按照統一規劃、綜合治理的方針,從上游到下游,從支流到干流,對海河水系進行了全面根治。廊坊人民憑借一把把鐵锨和一輛輛獨輪車,以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愚公精神,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為解決海河流域的水患問題作出了應有貢獻。
工業為國之脊梁。在廊坊人民緊邁腳步,投身現代建設的征程中,農業和工業均取得了重大成就。“舊貌換新顏”,廊坊的體會尤其深刻,“廊坊,廊坊,幾片平房,褲衩胡同,暴土揚揚……”30多年前的一段順口溜,生動展示了廊坊當時的城市面貌。經過發展的陣痛和環境的治理,廊坊實現華麗轉身,一座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城,正在華北大地、燕山之南大放異彩。
建設篇講述
1989年4月廊坊市建立,廊坊駛入了繁榮發展的快車道。“三角地”、老天橋、老火車站、老水塔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素有“京津走廊綠色明珠”美稱的廊坊,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拼出了一片新天地。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廊坊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搶抓機遇、凝神聚力,開拓創新、砥礪前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騰飛跨越和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已經成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上的重要城市。
自2000年“5·18”經洽會落戶廊坊以來,廊坊借力“5·18”經洽會,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全力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加快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廊坊臨空經濟區以北京大興機場為核心,整合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在機場周邊形成經濟發展走廊、臨空制造業產業集群以及航空運輸相關產業集群,成為廊坊當前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更成為廊坊乃至河北對外開放的“核心門戶”。“十四五”開局之年,廊坊聚焦建設“河北首都政治‘護城河排頭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載地、京津冀協同發展典范城市”的目標,加快建設創新廊坊、數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質廊坊,爭做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云端展館一經推出后,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新聞網、學習強國、《中國檔案報》、河北新聞網、《河北日報》、長城網、今日頭條、搜狐京畿看點、聚焦京畿、冀小蘭、廊坊發布等多家媒體進行轉載,取得了良好傳播效果。
一百年來,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歷史的守護者,廊坊市檔案館始終秉承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為社會民生服務的宗旨,堅持政治性、依據性、參考性、教育性、可讀性的有機結合,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追憶崢嶸歲月,感悟初心使命,真正實現“存史、資政、惠民”。
作者單位:廊坊市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