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教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學校科技創新社團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有利抓手。農村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存在教師指導不足、學校管理機制不合理、社團活動本身內容簡單以及家長教育觀念守舊等問題,本研究從觀念和實踐兩個層面探究其深層次原因。最后針對以上問題,從內部激發和外部強化兩個角度,為農村普通高校科技創新社團的建設提出以下對策:構建科技創新社團聯合體、科技創新社團的課程化選修和完善科技創新社團內部管理體制。
關鍵詞:普通高中;科技創新社團;社團聯合體;科學管理
創新是一個國家建設發展的內在動力。本研究的對象為農村普通高中科技創新社團,科技創新社團是屬于科學素養類的社團。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以及素質教育的持續推行,為學生社團活動的發展帶來了生存空間,學生社團活動在近幾年呈現出蓬勃的活力,但也展露出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教師指導不足、學校管理機制不合理、社團活動本身內容簡單以及家長教育觀念守舊單一。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高中生創新意識的形成,有悖于科技創新社團建設的初衷,為此,要使學生社團運行更嚴密,管理更科學,更能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根據其存在的問題探索一條科學化的學生社團發展道路尤為必要。
一、農村普通高中科技創新社團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對科技創新社團的長期參與和觀察,加之對學校運行模式有一定地了解,發現農村普通高中科技創新社團建設和發展中還存在著教師指導不足、學校管理機制不合理、社團活動本身內容簡單以及家長教育觀念守舊單一等問題,尤其是教師指導、管理機制和時間、場地保障等方面基礎薄弱,阻礙了高中生創新意識的形成。
(一)教師指導不足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在城鄉差距上主要體現師資的差距。教師指導不足,體現在三個方面:農村教師總人數缺乏、創新型的農村高中教師嚴重不足、教師無暇顧及社團活動。農村教師薪資吸引力不足,社會地位不高,很多“雙一流”高校畢業的師范生不愿回到農村進行教學工作,影響了農村教師的總人數,教師本來就不足,再加之高中學業壓力大,高考仍舊發揮著“指揮棒”的作用,教師的教學任務只增不減,沒有多余的閑暇時間顧及社團活動。
(二)學校管理機制不合理
學校管理機制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學校將科技創新社團置于對口的辦公室和指導教師所在部門的二級管理下。學生是社團中最重要的活動群體,但是在二級管理體制下,并沒有足夠的發揮空間,從活動自由度這一角度來看,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受到了限制。再者,社團要聽從兩個部門的指揮,如果兩個部門意見不統一,社團工作難以順利開展。二級管理制有益處,但也要看到潛在的弊端。
(三)社團活動本身內容簡單
由于時間限制、場地限制以及經費限制,農村普通高中科技創新社團活動內容簡單,形式單調,未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高中是人生重要的時間節點,學生大多會選擇學習并非社團活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感覺不到科技創新對他們未來人生發展的重要意義,但是分數的變化卻是很真實地展露在每一學生眼前,分數高低直接代表了未來能上什么大學。
(四)家長教育觀念守舊
城鎮化帶來了農村人口大幅度向城市遷移,在城鎮化過程中,農村留守兒童增多,大部分留守學生是和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老人教育思想觀念落后,始終相信“學習是唯一的出路”,除此之外,任何事情都會耽誤學習。而且農村進城務工的父母整體上學歷低,也會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在農村高中很多學生眼里只有學習,不會顧及到參加創新社團活動以及和學生之間的共通之處,二者并非處于矛盾狀態。
二、制約農村普通高中科技創新社團建設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觀念層面
辦學理念是一所學校的指導思想,有什么樣的辦學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辦學思路和具體措施,思路決定出路。在新世紀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大好形勢下,各個學校在認真理解和領悟“新課改”精髓的前提下,積極思考和調整辦學理念,提煉辦學特色,全面推行素質教育[3]。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道路上,各學校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學校已經將社團活動納入了課程管理,但是很多學校仍停留在表面,未得到真正的實施。
(二)實踐層面
實踐層面主要包括教師引導和學生參與兩個方面。學生是社團的主人,參與運營社團的整個過程,但高中學生正處于價值觀未形成的階段,且他們要面臨比其他年齡段更多的學業壓力。教師的引導是社團活動的先導因素,教師的存在引導著社團發展的方向。研究發現,教師參與社團指導有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助于與學生建立良好、親密的師生關系[4]。
三、高效建設農村普通高中科技創新社團的對策
針對農村普通高中科技創新社團現存問題,以及對制約因素的分析,筆者將從內部激發和外部強化兩個角度,為農村普通高校科技創新社團的建設提出以下對策:
(一)構建科技創新社團聯合體
科技創新社團聯合體是指將附近高中的社團組成一個聯合體,其目的是為了達到資源共享,主要表現為:技術共享、信息共享和師資共享。農村地區由于經濟問題導致學生創新社團未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將附近所有高中的科技創新社團構建成一個聯合體,能有效地緩解農村高中教育經濟發展問題。
(二)科技創新社團的課程化選修
創新社團課程化是正常教學秩序的一種新鮮嘗試和補充,畢竟社團是學生為載體的課程之外的活動,主要作用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過程和環境是社團實踐活動進行的整體化感悟和反思,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的統一[5]。
(三)完善科技創新社團內部管理體制
完善科技創新社團內部的管理體制,涉及到轉變管理觀念、管理制度化以及管理自主化三個方面[6]。
轉變管理觀念,涉及到三大群體,即:高中校長、教師以及學生;管理制度化,要求科技創新社團要建立在原來的基礎上,建立與社團發展相適應的一套管理體系;管理自主化,要求體現學生的能動性。在學校正確規劃好社團活動方案以后,采取以學生為主導的方式,提倡學生社團事務由學生經手,教師在必要時介入。在科技創新社團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感,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結合全文可知,農村普通高中社團建設發展存在問題,著重通過內部激發和外部強化兩個角度分析,通過調查問卷等實踐研究方法形式不斷總結經驗,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農村普通高中社團健康可持續發展,豐富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馬世平.農村中小學科技創新社團活動有效性研究[D].科技創新論文.2012.
[2][5]敖翔,趙毅.普通高中社團活動課程化路徑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7(34):33-34.
[3][6]賀恩格.普通高中學生社團管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4]徐彩淑.社團參與態度、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系之相關研究[D].臺北師范大學,2004,26.
徐軍 1981.02 男 漢 皖長豐 團委書記 高級教師 大學本科 長豐縣鳳麟中學 高中物理創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