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
摘要:疫情期間,幼兒園教育工作從以往的面對面交流變成了隔空對話,我們不得不從線下轉為線上,由“育兒”走向了“育兒指導”。這段特殊時期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專業上的困難和挑戰,更是非常好的成長契機。為此,上海市各區縣的教研部門和幼教機構對幼兒園家庭育兒指導工作也進行了及時地梳理和研究,通過對家庭育兒指導現狀的調研和分析,發現幼兒園家庭育兒指導中尚存的問題,推動幼兒園家庭育兒指導研究的深入開展,提升教師“育兒指導”的專業能力,探索幼兒園家庭育兒實施策略,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疫情;家庭育兒指導;實踐初探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要主動與幼兒家庭溝通合作,向家中提供科學育兒指導,幫助家中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幼兒寒假后按時返園的歸程。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工作的重點也轉向研究如何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策略,完善家庭育兒指導體系,如何提高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能力、家庭育兒指導能力,進一步提升一級公辦園的家庭育兒指導質量。
一、疫情時期,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情況
當突然不能面對孩子開展教育活動時,老師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到底應該為孩子做些什么?如何不觸碰網上教學的紅線卻能保證幼兒健康成長?如何看待家長在家園共育中所起的作用……我園幼兒園家庭育兒指導研究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面向全體教師進行了線上調研,初步確立疫情時期幼兒園家庭育兒指導的研究方向,并結合問題和現狀開展分析和對策,梳理有效的辦法和經驗。我們組建了家庭教育指導小組,以疫情時期家庭育兒指導為宗旨,結合園內“停課不停學”的方案制定,定期設計不同的育兒主題,向家庭推送疫情防控知識、居家防疫辦法、居家親子游戲、幼兒習慣養成等育兒指導。二是建立健全教研培訓網絡,開展線上教研、培訓和經驗分享,引領教師科學地開展家庭育兒指導。
二、疫情時期,幼兒園家庭育兒指導問題
(一)重教學內容,輕育兒過程
幼兒園線上推送的活動中,存在面向幼兒園的內容占多數,面向家長的內容較少;機構視角的內容較多,家庭視角的內容較少。有的班級直接將主題背景下一日活動中的集體教學活動遷移到家庭教育中,由教師來設計,家長負責實施,忽略了幼兒在自然狀體下的自然活動。
(二)缺少對家庭育兒實際需求的了解
幼兒園給家長推送的活動存在單項指導多,雙向溝通少;統一指導多,差異性指導少的現象。教師在活動設計時忽略了家長的意見和想法,圖片式活動反饋使教師并沒有真正地了解幼兒和家長在家的現狀,活動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三、疫情期間,幼兒園家庭育兒指導策略
結合我園家庭育兒指導工作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我園家長工作負責人聯合家庭教育指導小組,采取了一些列的舉措,從而為疫情期間幼兒的家庭育兒指導提供資源。現結合我園,談一談具體實施策略。
(一)發揮教研職能,開展家庭育兒指導實踐初探
1.先期調研、找準定位,調整研培策略
因疫情影響延期開學,為幫助幼兒園做好“幼兒居家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以教研組為單位,通過各班教師群內下發家長調查問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信息,找到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繼續解決的問題,及時調整疫情時期家庭育兒指導工作的準則和方向,幫助家長緩解疫情帶來的壓力,疏導親子關系。
首先,老師向家長發放活動倡議,廣泛征求家長意見,將一日大時間段活動計劃推薦給家長,由家長根據家庭和幼兒情況自主選擇調整。接下來,老師們廣泛搜集整理活動內容,利用微信公眾號或是制作美篇的形式定時向家長推送。比如:制作經典的繪本故事閱讀,指導學習兒歌與欣賞;錄制律動操帶領幼兒一起運動;開展親子小游戲等。為了拓展教育內容,老師們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不斷創編教育主題,如:《神奇的蔬菜》、《玩轉紙杯》、《水的秘密》、《報紙大變身》等,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我們還利用征集家庭志愿者的方式,請孩子和家長一起推薦家庭親子小游戲,充分調動了幼兒和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2.了解需求、技術應用,促進幼兒園家庭指導工作順利開展
幼兒園充分利用微信、釘釘、公眾號、騰訊、美篇等現代信息化手段傳播科學育兒的理念,開展各種線上交流。如每周班級推送一則經典民間故事,既和我們的幼兒的課題《基于民間故事的幼兒美行教育》有所契合,又能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利用釘釘平臺開展線上家長講座,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指導方式。我們開展了《破譯情緒密碼,別讓小情緒傷害了他們》中班線上家長講座,《一場愛的及時雨》小班線上家長講座,《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大班線上家長講座等;家長工作負責人還根據線上活動,選擇了一些精彩的活動內容,利用公眾號平臺展示、宣傳科學的育兒觀和理念。
(二)發揮家長主導作用,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1.加強溝通交流,轉變家長觀念
建立家長微信交流群,通過音頻、文字、電話等方式引導家長了解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僅需要學習知識,良好的學習興趣、衛生習慣、安全防護以及自理能力等都是至關重要的。孩子是學習的主體,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只是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學會傾聽孩子、鼓勵孩子,為孩子創造更多自由選擇和自主游戲的機會,多一些耐心和堅持,努力將陪伴孩子的意愿轉化為實際行動。
2.多措并舉,指導家長開展活動。
我們通過線上互動交流,給家長解疑答惑,通過具體的指導建議幫助家長解決問題。在推送的繪本故事中,我們增設了“繪本推薦理由”、“教育建議”“讀故事、說一說”環節,幫助家長理解故事內容,有效地利用繪本資源對幼兒進行思維拓展和教育;在一些游戲活動中,我們對“材料準備”、“活動過程”、“策略提醒”給予家長提示,幫助家長順利完成各項游戲活動。
總之,育兒指導能力是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體現,是幼兒園做好家園共育工作的前提。抓住疫情的契機,使教師再次學習如何與家長溝通孩子的發展情況,如何與家長溝通幼兒園保教活動與家庭個性化育兒之間的鏈接,如何與家長溝通不同教養方式的利弊判斷,從而提升有針對性的“育兒指導”能力。
參考文獻:
[1]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有效實施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4(25).
[2]家園共育的必要性和實施策略[J].甘肅教育,2016.(18).
上海市浦東新區黃樓幼兒園 上海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