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冰 張玲玲 姚秀娟
摘要:目前,世界經濟的基本情況良好,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但隨著一系列內因與外因的作用,我國經濟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全球經濟發展失衡加劇、戰略性的資源價格不穩定、環境問題突出等。因此應對不同的機遇與挑戰,增強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新動力,成為擺在每一個中國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要做好應對機遇的準備和迎接挑戰的勇氣,以下將是我針對我國目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分析。
關鍵詞:機遇;挑戰;經濟發展;中國
面對目前的經濟狀況,如何把握機遇,迎接挑戰,采取正確的措施積極應對,是我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和現實問題。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已呈現出越來越復雜的局面,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正在逐漸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的沖擊和影響不容忽視。正確認識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了解該趨勢下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科學的進行宏觀調控,保證政策的彈性和靈活性,對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變化,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開始進入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開始向發展中國家進行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發展中國家則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全球產業調整轉移呈現出許多新特點和新趨勢。[1]2011年,盡管國際經濟環境短期轉好,但是各國經濟刺激計劃基本結束,世界經濟、貿易和工業生產難以保持2010年的反彈性增長,增速可能明顯放緩:就業、債務、通脹等引發的不確定性風險可能繼續釋放,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也可能進一步分化。世界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不足,發達經濟體私人需求乏力。對于我國而言,這些新變化、新格局都意味著新的挑戰,同時也蘊含著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二、中國面臨的機遇
(一)共享經濟的出現,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新的機遇和挑戰都是來源于需求,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它的受歡迎程度超出想象。新的2.0版共享經濟在帶來的低成本、低消耗同時,還將對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基礎支撐,并極大地促進就業。共享經濟必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為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基礎,給我國企業發展金,以及就業帶來新的機遇。
(二)經濟全球化繼續深入發展,加快了我國國際貿易的步伐
經濟全球化繼續深入發展,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逐步提高,我國對外貿易和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同國際市場的聯系日益緊密,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短缺資源則可以通過國際交換而得到彌補。而且一國要發展經濟不應只注重其經濟總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追求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和變革。參與全球化就使得我國可以直接利用較先進的科技成果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2]
(三)綠色產業在全球的興起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契機
發展新興綠色產業不僅有利于我國保護環境、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推動產業升級,而且由于其尚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這為我國趕上新一輪全球產業調整發展步伐、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提供了良好契機。此外,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為我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市場需求創造了機會。
三、中國面臨的挑戰
(一)貿易保護主義威脅我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復蘇
隨著金融危機緩解和世界經濟復蘇,國際社會在危機之初所展現的協作精神有所動搖,一些與全球化背道而馳的觀點和做法日益凸顯,有的國家口頭上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在行動上則采取反傾銷、反補貼等措施,貿易保護主義在抬頭。在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下,地區或集團的經濟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使中國的對外經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無疑給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帶來困難,也使得我國在進出口貿易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二)正面臨著新科技革命的挑戰
世界兩極格局瓦解以后,軍備競賽的作用相對下降,綜合國力的競爭提到了首位。各國都在調整國家戰略,把發展科技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各國都把科技開發作為提升綜合國力一個關鍵因素。如何選擇適應中國國情的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并使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迎接和戰勝新科技革命的挑戰,是當今時代向中國提出的新課題。
(三)正面臨著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挑戰
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按國際經濟慣例辦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合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任何國家已很難保持封閉的經濟模式,所以,中國的唯一選擇,是適應這一趨勢,爭取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也是我國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加快推進的中國,正處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長階段,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可能停止,致力于改善十幾億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不可能停止,中國經濟的主體是第二產業,這決定了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是工業,而工業生產技術欠發達,又加重了經濟的高碳特征。“高碳”特征突出的“發展排放”難以回避,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制約。怎樣既確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又不重復西方國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發展的老路,是中國面對的必答題。
四、結語
面對以上挑戰,只有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只有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才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增強綜合國力,迎接各種挑戰,盡快地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國已經翻開了新時代嶄新畫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邁出一大步。而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學習,趁著年輕努力拼一回,為偉大的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王煜,《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我們面臨的機遇、挑戰、對策》,30-32
[2]邱麗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2008(7)
遼東學院 遼寧 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