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偉
摘要:隨著我國產業升級的加快,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國家政策導向也開始向綠色發展傾斜。就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的速度來看,節能、環保成為國家發展的主流導向。在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由于汽車保有量的增加,給能源、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此,低碳經濟成為各國政府的共識。
關鍵詞:低碳經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政府間的共識,其主要是高效利用能源和環境保護,所以,新能源汽車是學界研究的重點,其主要表現就是節省能源和尾氣排放低。傳統化石能源汽車由于一氧化碳排放量較大,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也帶來了全球變暖和環境污染等重大全球問題。所以,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度正在不斷加強,而且不同國家正在完善新能源汽車技術。當然,新能源汽車也是符合我國發展戰略的。就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的影響來看,其技術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也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一、低碳經濟背景下對汽車產業提出的新挑戰
第一,低碳經濟背景下對汽車市場提出的新挑戰。傳統能源汽車主要依靠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燒為動力,但由于能源短缺導致油價連續上漲,為汽車消費增加了成本。所以,新能源汽車對未來汽車市場有很大潛力。同時,我國的國家戰略也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就消費者來說,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成本較高,定價也較高。不過,隨著技術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售價必然會大幅下降,并能很快代替傳統能源汽車。
第二,低碳經濟背景下消費市場的提出的新挑戰。低碳經濟要求降低污染,降低能耗。所以,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大幅使用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一方面,鋰電池有著巨大的優勢,完全可以實現零排放。另一方面,新材料替代傳統材料,大大降低車身重量,減少了不必要的消耗。
第三,低碳經濟背景下對出口提出的新挑戰。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各國經濟恢復速度較慢,且各國之間已經制定了國際汽車碳排放市場準入標準。如2012年歐盟對汽車二氧化碳排放要求是每公里不超過130g,2019年,美國安全法案明確拒絕對減排的國家征收低碳關稅。因此,各國從政府和法律層面對汽車排放做出了更加明確的規定。
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對策
第一,做好新能源汽車的頂層設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用快速、高速發展來形容,當然也存在技術和創新方面的一些問題,一方面國家要從頂層給與指導和規劃,根據當前發展產業發展現狀,制定中長期規劃,規劃中要重點明確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突破對象。比如,技術引進要考慮新能源汽車產業發達的國家。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給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在財政和土地方面的支持,稅收上也可以給與一定的優惠。另外,在技術創新上必須依靠人才,可以從科研院所、高校進行人才培養規劃,確保新能源汽車產業人才保障。
第二,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相關策略調整。當前,民眾對于新能源汽車還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這也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造成了阻礙。所以,必須及時調整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策略,使群眾深入認識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如,建立基層新能源引導推廣小組,到社區、鄉鎮進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從基層加強群眾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另外,還可以組織專人在一些影響較大的經典進行宣傳推廣,同時,當地政府給與一定的引導,吸引群眾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并且要從國家層面確立3-5年替代傳統能源汽車的戰略目標。
第三,加快技術的突破。新能源汽車涉及多個領域的技術,而且重點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突破,如續航、快充等,這些屬于核心技術,誰能盡快突破誰就能把握新能源技術的主動權。所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首在技術的創新。首先,創新平臺和一些機構可以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技術提供科研和資金保障,且相關成果也能更好地反哺創新平臺。其次,新能源汽車企業可以加強與科研院所、地方高校的聯系,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也可以向國外新能源汽車企業學習,引進電機、電池的相關技術,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科學引進,合理使用,盡快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發體系,以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競爭力注入更多的活力。詳細地說,新能源汽車重點技術應在電機和電控,也就是要提高電機發電量,進而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最后,在電池管理技術上,應該對其進行不斷的優化,結合太陽能發電的優勢,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廣泛應用。
第四,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應該結合一些專業型人才的優勢,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保障。針對整個產業的發展規劃,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引進方案。在進行高端技術人才引進過程中,應該加強對自動化技術、互聯網技術、新能源材料專業方面的人員引進。在管理人員方面,應該從時代發展規劃角度進行充分考慮,選擇一些綜合素養高、能夠對新技術進行合理應用的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的專家研討平臺,讓更多技術研究人員能夠參與到互動和交流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研究技術。
政府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作為一種新式的產業,必須要政府部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空間和社會環境。針對新能源汽車在制造過程中所面臨的技術性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對汽車產業進行整合。比如:鼓勵一些規模大、經濟實力強、技術實力較高的汽車發展企業進行高端技術研發。針對一些經濟發達規模較小,技術能力不足的企業,讓其開展汽車的推廣活動,讓民眾對此有著更為充分的認識。針對一些已經掌握核心科技的企業,政府部門需要為其提供人才支持、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幫助該企業形成品牌優勢,擴大市場競爭力和市場比例。
三、結束語
總體來看,在我國相關發展戰略規劃大力影響下,新能汽車的應用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為了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需要不斷提高技術研究人員的綜合素養,鼓勵更多的科研人員參與到技術研發過程中,政府部門也需要給予相關政策支持,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充足保障。
參考文獻:
[1]論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策略[J].李明雄.湖北農機化.2019(14)
[2]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對策分析[J].楊靜.時代汽車.2019(10)
河南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