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森林 劉孟偉
摘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節省大量能源,還能減少環境污染,更便于人們出行。筆者通過對當前新能源應用技術的分析,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進行歸納整理,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提出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動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摘要: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應用分析
新能源是將新能源技術與汽車行業有機融合,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推動兩個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興產業,這也是當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兩大依托。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較快,且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完全符合我國降低碳排放量、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就當前的實施情況來說,世界各大汽車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已經起步,我國政府也相繼提出發展規劃,加大宣傳,基本完成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略布局,這些都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和助力。
一、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現狀
在新能源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誕生了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掌握了很多先進技術。從國家政策方面,新能源汽車的購車補助已經取消,轉變為補貼“電”,一些企業也轉變到了充電設施建設、充電站、充氫站等。經過多年的研發和推廣,我們取得的成績是非??上驳摹4蠹s在2015年前后,我國工業部和稅務部門聯合制定了免購置稅目錄,其中電動汽車有近1000種,并有100多種混合動力汽車。2019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比2018年增長4倍,銷售總量已經超過30萬輛。而且,近5年中,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有的技術進入世界前列。從汽車時速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與之前相比,有了較大的提升,如在一級整車新能源汽車每百公里消耗是12度電,二級整車的新能源汽車每百公里耗電16度電。總而言之,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在行業范圍內是領先的,對于汽車傳統產業來說,新能源汽車的創新能力較強。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發展的基本路線
就我國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來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來自于能源汽車技術的探索展開和發展起來的,起步相對較晚,技術也有待進一步發展,所以,研究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有關專家學者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必須在原有汽車產業的前提下進行延伸研究,且注重新能源汽車電池研究、中心控制、電機。不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跨領域影響,智能汽車理念的提出,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研究又提出了新的挑戰。因為,未來的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必然是多領域、多行業融合的。另外,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也與其商業化進程是分不開的,畢竟金融資本的投入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所以,創新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的強勁動力,科研人員必須具備創新理念,以此來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全面創新,而且一定要注意車聯網、智能汽車的理念融入其中,以更好地符合汽車行業的未來戰略。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路線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新能源汽車結構上和零部件的研究上進展迅猛,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單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創新研究每年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長。其次,新能源汽車的服務市場也呈爆發式增長,僅申報的創新成果每年呈35%以上的速度遞進。根據上述分析,新能源產業的上游產業鏈發展相對較快,而中下游產業的發展相對緩慢。第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上游產業鏈在技術創新上還有進步空間,核心技術掌握力度不足。這種創新不足的情況,為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造成了阻礙,也為技術創新指明了新的方向。第三,總而言之,在以后的技術創新中,一旦核心技術或者上游技術有所突破,那么整個汽車產業將會有實質性的進展,如此,就必須實施技術研究的開放性戰略,整合有效資源,加大技術創新,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三、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的相關對策
第一,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全面推廣。加大廣告宣傳力度,并且使用知名度較高的廣告,這樣才能夠提高消費者的關注程度。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研發公司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并且給予一定的保護。對一些創新資源進行合法的使用,不得逾越法律的約束。另外,政府部門需要調整知識產權戰略模型,這不僅可以提高工作的時效性,而且可以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
第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政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激勵作用的有利效應,能夠積極地去開發挖掘市場,制定相應的策略,擴大增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客戶,提升商品的銷售量。產品制造商可以使用批量生產的方式以降低生產成本,并可以通過政府部門的采購規模和采購結構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加大科研程度,以便能夠自主地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產品。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建立獨一無二的品牌,尤其要擁有整車和零部件的研發技術。政府部門需要發放一系列的補貼政策,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最終,才能夠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第三,加強新能源汽車企業之間的合作。有關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各個企業之間必須加強有效合作,盡快實現信息共享。比如,汽車制造商可以與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公司合作,以滿足市場以及技術的相關要求。同時,他們可以開展國際合作,最終擴大國際市場,并且能夠借鑒國外的先進的技術以及經驗。在此基礎上,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創新能力,并且不斷地拓展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領域,這樣才能夠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四、結束語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在創新研究上,是一條很艱辛的路程,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地用創新思維去改變思維模式。加大創新營銷策略、并且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努力去提升科技技術創新的能力。從而加大科研引進全球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電池、電動機以及電子控制系統的應用和發展。最終,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努力打造屬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
參考文獻:
[1]基于專利視角的遼寧省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發展態勢研究[J].劉銳.科學技術創新. 2020(24)
[2]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標準化如何發展——基于網絡構建和創新價值鏈的標準文本分析[J]. 田博文,高瀟瀟,姜伊朦.技術經濟. 2020(05)
河南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