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國家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使素質教育得到穩步推進,并且提升大學生在就業中的競爭力,促進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有五方面因素:制度建設、管理機構、課程體系、師資力量、實踐平臺。
關鍵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因素
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5月發布《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近年,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何實現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持續向前發展?這是值得我們不斷探究的問題。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意義
1.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穩步推進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形成學生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大學階段實施素質教育,是在完成基礎性課程教育和專業性課程教育的同時,開展創造性教育。創造性教育需要學生擁有創造性思維品質。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更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新性,這種激發的過程就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品質。創新創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就是素質教育最好的體現。
2.有利于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創新創業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精神。創新創業教育是面向全體大學生,只要有興趣,都可以接受相關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創新力。在不斷的完善、改進過程中,學生能夠認清自我,學會團結協作,提高創新能力。經過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生,在職場中一定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3.有利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在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我國經濟必將迎來發展模式的轉變。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擁有創新力,就擁有“第一生產力”。創新力從哪里來?歸根結底,還是要有創新力的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就是在解決“創新力人才”問題。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出來的擁有“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業實踐能力”的人才,即為國家社會輸送“創新力人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好,就可以為國家輸送大量的人才,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因素探究
1.制度建設——基礎因素
制度建設作為基礎因素,就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作為保障。只有制定了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制度,才能為其指明發展方向。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制度,是相關人員開展創新創業工作的依據、準則。首先具有指導性和約束性:制度對相關人員如何開展創新創業工作都有指導作用,同時也明確相關人員違背制度會受到的相應懲罰。其次具有鞭策性和激勵性:制度可以在學校各級各類宣傳平臺登出,或形成印刷品材料,必要時可以進行制度講解,鞭策和激勵高校師生。最后具有規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對實現創新創業工作程序的規范化,管理方法的科學化,起著重大作用;制度本身有程序性,為師生的學習工作提供可供遵循的原則。
2.管理機構——主體因素
管理機構是主體因素,決定創新創業教育的管理機制和管理結構。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機構是高校主抓創新創業教育的部門,負責創新創業教育具體實施開展。
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機構存在形式,個人認為要單獨成立,不與高校教學管理部門以及學生工作管理部門疊加在一起。教學管理部門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重合點是:課程設置與師資培養。學生工作管理部門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重合點是:學生參與。兩者與創新創業教育不重疊。所以我認為高校成立獨立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機構,會使創新創業工作更便捷、高效地開展。
3.課程體系——紐帶因素
學生如何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必然通過老師講授課程。所以課程體系是紐帶因素,將學生與老師聯系在一起。老師通過課程,將創新創業理念、方法等理論傳授給學生,并通過實踐課程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立,首先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向學生傳授基本理論、概念、方法,以提高學生發現、分析、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要針對不同專業,設計不同方向與內容的創業課程,培養學生用創新創業的理念學習專業課程,同時用專業知識完善創新創業思維,使兩者互相促進。再次要以專業課程為基礎,開設跨學科的選修課程:例如在經管類專業中開設“人際交往”“公關處理”等課程,在人文類專業開設“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等課程,這些跨學科的學習能夠使學生具備科學的思維方式與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最后要以實踐為目標,開設創新創業實踐課程,使學生將學到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創新創業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
4.師資力量——外力因素
古語“修行在個人”強調個人內因,但如果沒有“師傅帶路”的外力影響,個人很難找到最佳方法。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老師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建立雄厚的師資隊伍。
首先,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老師要形成教學團隊,每位老師要有擅長的教學領域。可以廣納人才,對創新創業教育充滿熱情與動力的老師都可以加入到團隊中。專業團隊除了課堂上傳授知識,在課余時間可以及時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其次,邀請社會企業中優秀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進校園,為學生帶來最新最實用的創新創業思想與理念,擔任學生的校外創業導師,引導學生更好地完成創新創業項目。第三,要適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交流學習,組織專業培訓,讓創新創業教育團隊的老師們積極參與創新創業相關的理論、案例研究,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5.實踐平臺——導向因素
創新創業教育最突出特征之一是實踐。參與到創新創業中的學生,都會以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或者參與創業項目為目標。所以實踐平臺是導向因素,為學生指引方向。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的構成方式有很多種。校內實踐平臺可以搭建仿真創業實驗室、創業孵化實訓基地或者大學生眾創空間等多元實踐平臺,增強學生創新創業的體驗,滿足學生實踐需求。同時高校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別創新創業相關大賽,以賽促學,通過比賽激發創新意識,提高創新思維,鍛煉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校外實踐平臺更多的是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實現。高校可依托本校資源,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組建校企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聘請專家擔任學生的創業導師。針對已經形成初步創新成果的個案,校企可在達成一致后提供相應資金、場地等方面的支持,助其早日實現成果轉化。
參考文獻:
[1] 紀德奎,張連生.高等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2] 睢辰萌,吳莎.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基地建設和運行管理機制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9)
[3]崔艷艷.新常態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困囿及破解途徑[J].安陽工學院學報,2020,19(5)
[4]劉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國大學教學,2014(11)
[5]王育橋.新形勢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1)
作者簡介:
陳濛(1988年8月—),男,天津人,職稱: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高校教學質量保障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