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楠
摘要:水稻大田期要以預防病蟲害為主,加強病情排查,遵循適時治理病蟲害的原則。只有加強關注工作時的日常細節問題,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防治工作,這樣才可以減輕受害的概率,降低發病的概率以及災害的擴展速度,盡可能的減輕病蟲害對水稻生產造成的破壞,用來確保種植人員的收益,推動水稻生產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大田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
1北方大田水稻病蟲害類型
1.1二化螟
二化螟主要是在水稻分蘗期發生,主要是幼蟲鉆進稻莖,使水稻劍葉變黃,主要危害是造成水稻枯心苗。受損害的莖葉上有蟲蛀孔,孔外鉆心蟲糞便少,孔內鉆心蟲糞便多,水稻桿容易折斷。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受二化螟危害后,會使水稻出現枯孕穗,在水稻灌漿期受二化螟危害后則會出現半枯穗,秕粒增多,在大風天氣時水稻桿會容易倒折。
1.2潛葉蠅
潛葉蠅一般在北方大田水稻1a發生4代左右,主要傳播途徑是成蟲在稻田附近雜草過冬,第2年4月時成蟲開始活動。第1代幼蟲主要是在5月上旬左右開始在稻田附近雜草上繁殖并對水稻進行侵害;第2代是6月到7月繁殖和危害,之后轉化為成蟲,轉移到稻田雜草上系列第3代和第4代;9月下旬左右—10月上旬轉化成第4代或第5代越冬。潛葉蠅一般白天產卵,5—7d孵化成成蟲,孵化后的成蟲對水稻葉片進行潛食。
1.3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也是對水稻生長危害非常大的害蟲。其食性比較復雜,主要寄生在水稻上,通過水流進行傳播。稻水象甲的幼蟲對水稻危害比較大,在蛀食水稻根部的同時會使水稻叢根系變少變短,嚴重時會使水稻根系變黑腐爛,使水稻根部極易拔起。最后導致水稻根系淺,水稻水上部分生長緩慢,分蘗少,水稻植株小,穗粒數減少,產量降低。嚴重時會導致水稻停止生長,絕收。
1.4稻瘟病
稻瘟病是一種真菌病,是流行性非常廣泛危害非常大的北方水稻病害。稻瘟病極易發生在灌溉比較深的稻田或過分干旱、氮肥施用較多的稻田。稻瘟病主要在水稻生長的苗期、分蘗期和抽穗期發生。主要是寄生在水稻秋收后的稻草上過冬,第2年時再借助稻草進入水稻生長的田中進行危害。稻瘟病主要靠風傳播,也可以依靠水流、雨水和昆蟲進行傳播。當天氣轉暖,又有雨水的情況下,大量稻瘟病的病菌開始復蘇和繁殖,從田邊的稻草上轉移——水稻上進行危害。因稻瘟病對水稻產量影響特別大,所以在發現早期就要進行防治,以減小其影響。
1.5紋枯病
紋枯病主要在水稻生長的分蘗期開始發生,水稻生長后期越發嚴重,受危害的主要是接近水面的葉鞘和葉片。在紋枯病初期,病斑主要呈現橢圓形,隨著病情嚴重不斷擴大為紋狀不規則形,之后幾個病斑連接成片逐漸擴大。當病斑擴大后,水稻的葉鞘和葉片開始枯死,嚴重時會導致水稻不能抽穗和不能結實,影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給農戶帶來非常大的損失。
1.6常見蟲害
水稻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主要來自水稻螟蟲、鉆心蟲和稻飛虱的侵害。水稻螟蟲主要分為二化螟、稻縱卷葉螟以及三化螟。其中稻縱卷葉螟又叫襄葉蟲,主要水稻螟蟲的幼蟲會吐絲將稻葉縱卷起來,然后吞食水稻大面積葉面,遭侵害嚴重的稻葉一片枯白;鉆心蟲對于水稻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幼蟲會進入水稻枝干內進行取食,可造成水稻枯心、枯穗;稻飛虱一般都躲在稻田中間稻株的莖葉和葉鞘的組織內,刺吸稻莖的汁液,稻苗被害部分出現不規則的長形褐斑,嚴重時稻株基部變為黑褐色。由于莖葉組織內養分被汲取,水稻會因為養分不足而逐漸枯死,同時飛虱還能傳播水稻病毒病。
2北方大田水稻病蟲害防治策略
2.1選擇適合的水稻品種
根據北方大田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水稻品種。北方溫度低,要引進耐寒性強,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水稻品種。降低水稻發生病蟲害的幾率,要選擇長勢均衡、返青速度快、分蘗能力強的品種;要選擇經過實際檢驗并取得良好生產效果的品種,市場口碑好,銷量高的水稻品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戶的損失,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2.2做好種植前期準備工作
播種前要科學的配置育苗床土,床土環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播種后稻苗的發芽率和長勢。苗床土要使用營養土,才能培育出好的秧苗。與此同時要對水稻種子進行浸泡消毒。要科學浸種,用適量的藥劑對種子進行浸泡。每天要將種子翻動2次,對水溫也有一定標準,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36—37℃最為適宜。在種植水稻前,要找準越冬的蟲源,科學、及時地將其消滅。
2.3對大田進行合理施肥、灌溉
對于施肥而言,要求施足底肥、盡早追肥,還要依照自家地塊和水稻長勢控制施肥的比例,保證施肥的科學性。水稻要想高產,對于水分的需求十分講究,因此水源灌溉一定要控制得當,不能多澆也不能少澆,防止影響根部發育。要遵循秧苗生長發育規律,防止水大淹苗,此外,對于大田期還要遵循不串灌的原則。
2.4藥物的防治技術
應在病情的初發期進行藥物防治工作,用藥期間隔六至九天,在藥品商店夠買并配置25%—30%甲霜惡霉靈藥物800倍液,35%—40%噁霜嘧藥物1000倍液,70%—80%百菌清可藥物600倍液,或15%—25%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采用噴灑法進行防治工作。若猝倒病與立枯病混合發生時,可用71.5%—72.5%霜霉威藥物800倍液混合45%—55%福美雙可藥物800倍液噴淋,平均每苗地用混合好的藥物2—3L。
2.5做好化學防治工作
化學防治是指通過噴灑相應的化學藥物來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好這項工作需要遵循2項原則,即對癥下藥和選擇對水稻危害小的化學藥品。選擇合適的時機噴灑農藥,達到既不影響水稻生長又能消滅害蟲的目的;在農藥選擇上也要選擇對水稻危害小的化學藥品,因為水稻最終是供人類食用,只有品質不受污染的產品才能達到相應的安全食用標準。
2.6進行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物理因子和機械設備人工捕捉害蟲的防治方式。例如,用殺蟲燈誘殺害蟲。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影響環境以及水稻品質和水稻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達到消滅侵襲水稻害蟲的目的。所謂生物防治是通過培養害蟲天敵的方式對害蟲進行防治,這樣可以有效地維持食物鏈平衡。
結論
水稻產量要想得到保證就一定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治病蟲害。本文對北方大田的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要想獲得高產豐收單靠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遠遠不夠,農戶還要不斷學習,提高科學栽培水稻技術水平,才能保證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關偉。黑龍江省寧安市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北京農業,2015(6):106.
[2]鄒雪玉。水稻主要病蟲發生特點及綜合防治技術初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4(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