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拓 曹揚
摘要: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大型工程施工現場得到了廣泛應用。現階段,大部分建筑都在采用混凝土結構,其在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下會產生一定的變形、裂縫和地基沉降,從而對整體施工質量造成一定的危害。將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合理解決上述問題,提高施工質量,對建筑業的穩定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措施
引言
對于高層建筑工程而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使用不斷的提高,隨著使用范圍的擴大,造成的一系列問題也在不斷的加深,例如結構裂縫、滲漏、沉降等問題,這些問題會直接導致整個工程項目的實施無法正常進行。而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推廣,對于后澆帶技術的發展和使用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需將上述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確保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的提升。
1 后澆帶的主要作用
后澆帶技術關鍵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預埋建筑物的臨時變形縫和獨特變形縫,其與地基結構和沉降密切相關。在具體建設項目的施工中,結合實際的施工規程,對澆筑區的沉降進行預留,然后根據混凝土的填充量,消除變形縫和變形問題,完成整個建筑結構。
1.1 降低沉降差
在高層建筑實際施工過程中,澆筑工作與裙房施工通常會同時進行。因此,在實際施工中,為了杜絕沉降差現象,施工人員一般會通過后澆帶的方式隔離高層澆筑與裙房。在高層建筑施工期間,隨著樓層不斷增高,建筑經常會出現沉降現象,而沉降過程又會貫穿于整個施工期間,施工結束后需確保待沉降數量高于原來的1/2。此時,工作人員需要及時在連接處進行混凝土澆筑。由于兩個建筑施工過程的本質不同,因此對建筑主體基礎的作用力也大有不同,如此一來,連接二者的部分極易出現沉降差。為避免此類情況出現,工作人員需要利用后澆帶技術,最大限度地消除沉降差,進一步提高建筑結構承載能力及可靠程度,保證建筑高質量施工。
1.2 減少溫度收縮影響
對于建筑主體結構而言,混凝土構件質量受外界溫差浮動的影響,混凝土凝固時溫度收縮會更為嚴重,常會出現持續0.5h 甚至1.0 h 的熱脹冷縮現象。在此期間,溫度上下浮動會出現相互作用力,一旦混凝土難以承受溫差變化而產生溫度應力,就會出現裂縫,不利于穩定建筑結構。如何解決溫度應力問題是高層建筑施工的關鍵所在,而后澆帶技術通過預留混凝土構件的膨脹范圍,減少由溫度應力造成的影響,能夠高效解決該問題。
2 后澆帶的施工技術分析
2.1后澆帶材料上的選擇
后澆帶本身的質量對其將來能發揮的作用的影響非常之大,進而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也有著重大的影響,故而后澆帶的材料的選擇必須有著嚴謹的考量與完善的準備,這需要施工團隊付出足夠的重視。在材料的選取上,應首先以質量為最基本的要求,而后在考慮成本問題。在進行后澆帶的施工工程之前,應首先做好建筑主體結構中的預留縫隙的清潔工作,使后澆帶的澆灌位置保持高度的清潔度。另外,還要確保施工位置的殘留水分得到全面完整的清除。施工團隊在選擇后澆帶混凝土的材料選擇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材,重視材料的特性和長處。通常情況下,應選擇膨脹能力強,無收縮性的混凝土。在之后的具體振搗過程之中,施工團隊還需要向其中添加一定量的減水劑,以抑制其中的含水量,使混凝土的緊密型得到進一步提高。這一步驟能夠有效防范施工前后混凝土發生的膨脹與收縮效應,使得整體建筑結構的總體質量得到保證。
2.2控制斷面和澆筑時間
在施工圖設計中,應合理防止主體工程后澆帶出現縱縫橫斷面,充分保證橫斷面設計方案與混凝土橫斷面設計的一致性。避免高層建筑結構中高層建筑的變形,預防建筑中產生直縫現象。在建筑工程中,通常采用三種后澆帶截面類型:①豎向接縫,主體工程的壁厚必須設置在較小范圍內。②結構墻面的厚度必須設置在0.3 m ~ 0.6 m 之間。③溝槽接縫,必須設置為大于0.6 m 的厚度,需要對接縫表面進行處理和清理,以提高混凝土的融合度。另外,對于現澆混凝土工程的沉降,有必要加大梳理控制的力度。一般情況下,多層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時間約為2 個月,后澆帶的施工過程將跨越這一階段。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出現沉降差的時間并不固定,而經過多年的實踐可知,主體不均勻沉降往往要早于裙樓,因此,需要在所有建筑達到完全沉降后,方能進行后澆帶澆筑。
2.3合理把握作業面寬度
對于高層住宅和高層建筑,應充分保證工程施工的平穩性和一致性,特別是現澆混凝土,必須做到一次到位,確保可靠性和穩定性。為了更好地實現總體目標,必須嚴格控制和有效布置后澆帶工程的總體工作寬度和施工工藝步驟。對于埋有預應力鋼筋的大型建筑物,往往需要在施工中進行大跨度后澆帶施工,對于這類工程,需要更加嚴格和合理的施工設計和施工質量。在這類施工中,需要保證鋼筋的密度,避免因應力的加持而出現下垂、彎曲、折斷等問題。
2.4后澆帶的垂直縫控制施工技術
建筑團隊在進行后澆帶的垂直縫施工過程中,往往要注重提高其緊實度。此時選擇使用鋼釬振搗施工裂縫,就可以對后澆帶工程的緊實度予以一定的保證了。在進行這一類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團隊需要分派專員負責沖洗的相關工作,并做好全面的檢驗核查。這一工作同時還考察了員工的責任感和工作能力。在進行后澆帶澆筑時,施工團隊還需要做好溫度控制的相關工作,工作人員要根據工程的進行程度合理化地控制好混凝土的澆筑的溫度,并且要關注到工程的工序是否保持正常,以確保施工之后后澆帶與原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結構能夠有效結合。在普遍的施工過程之中,混凝土的施工溫度以十攝氏度為最佳施工溫度,在這一溫度水平上,混凝土能夠擁有極高的膨脹和收縮特性。另外,施工團隊需要控制好后澆帶的施工時間,使其盡量保持在三天之內,以避免工期過長引起的開裂現象。
2.5對于后澆帶的保護以及保養工作
后澆帶的施工時間雖然處于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后段部分,但其后續的保護工作與保養工作同樣也需要給予很高的重視。在后澆帶的工程施工完畢以后,施工團隊要及時地做好對后澆帶的保養工作。對于后澆帶可能受到水的影響這一因素,施工方可以在后澆帶的其中一邊安裝好防水用的墻體。若施工團隊未雨綢繆,在進行后澆帶的施工時便可以將抗滲砂添加到后澆帶的兩側。這都是后澆帶的防水措施。另外,由于溫度,濕度等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后澆帶的表面保護工作也不容任何忽視。施工團隊在完成后澆帶的施工工作之后,可以在后澆帶的表面覆蓋一些保護用的材料,例如塑料薄膜(使用時應注重對其固定的工作),鐵皮蓋板等等。在做好保護工作后,施工方還需要安排專人進行后續的檢查與保養工作。
結束語
對高層建筑施工而言,后澆帶施工技術是核心技術手段,與混凝土澆筑的質量及效率息息相關。為了在施工過程中體現出后澆帶技術的實際功效,需要制定完善的解決措施,推動施工正常進行,提高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旭.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及施工注意事項[J].智能城市,2020,6(23):85-86.
[2]高成亮.房建施工中的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房地產世界,2020(23):47-49.
[3]王俊.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36):124-125.
[4]邱斌.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中的應用[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11):29-32.
[5]龔培晶.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房地產世界,2020(21):73-75.